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元晓 《出版参考》2007,(7S):19-19
时尚类期刊在我国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中国期刊市场上最耀眼的亮点。尤其是一些国际知名刊物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ELLE、时尚系列、瑞丽系列等,此类杂志一面市就以新颖的面貌、前卫的理念、精美的内容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敲开了中国期刊市场原本紧闭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从“办刊热”到“改版热”—— 期刊市场步入全面调整期 期刊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是记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从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流变中,不难看出社会进步的历史轨迹。 近两年,不少专家、期刊界同行和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新时期的中国期刊之路。北京一家青年期刊的主编谈到,就期刊整体市场而言,1980年至1985年是期刊的第一个发展期,各种刊物如雨后春笋,发行量有升无减,青年刊物尤其红火;1986年至1988年是期刊的第一个调整期,只有少数新刊问世,期刊整体趋势呈下滑状态,许多“杂志大家”纷纷落马;1989年至1992年为期刊的第二个发展期,新创  相似文献   

3.
何霞 《今传媒》2003,(6):40-42
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女性期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环顾报摊,各类女性杂志琳琅满目,女性期刊市场空前繁荣。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女性期刊70余家。进入新世纪,国内的老牌女性期刊、近年来新创办的新型女性期刊以及与国外传媒集团合作出版的女性期刊之间,掀起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阵地抢夺战”。一位期刊界的资深人士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期刊卖产品,90年代期刊卖广告,新世纪期刊卖品牌。①品牌竞争已成为现代期刊竞争的焦点,女性期  相似文献   

4.
马藜 《编辑之友》2010,(3):28-31
报刊界一直有男人读报,女人看刊的说法。在期刊发展史上,女性杂志一直扮演着期刊改革弄潮儿的角色。一本时尚的女性杂志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首先在它的封面,封面是杂志的脸面,是杂志表达自己身份、吸引潜在读者的外在形象;当然,也是研究者的一个视点。  相似文献   

5.
览景榭     
《中国编辑》2004,(5):96-96
●当今国际期刊发展的十大态势 孔章圣在《今传媒》2004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国际期刊联盟总裁库姆菲尔德先生在畅谈当今国际期刊发展时谈了“十大态势”:①期刊业随着各国经济的跃进而腾飞。②网络业的兴起只会促进期刊市场的发展。③女性在期刊界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0%的杂志读者是女性,相对于男  相似文献   

6.
读至上,内容为王,是期刊市场竞争法则。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特别关注》杂志,置身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读定位,创新编辑理念,传播幸福哲学,展现和谐魅力,赢得了读的喜爱,短短6年时间,杂志期发量就突破200万份。期刊界将其誉为“黑马”,因为,当今中国9468种杂志中,只有两三种杂志达到了这一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时尚类期刊在我国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中国期刊市场上最耀眼的亮点.尤其是一些国际知名刊物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ELLE、时尚系列、瑞丽系列等,此类杂志一面市就以新颖的面貌、前卫的理念、精美的内容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敲开了中国期刊市场原本紧闭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重庆期刊界正处在一个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这是我们的主流和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这些年来,我市期刊界始终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严把政治方向关,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我市和全国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这要充分肯定。第二,通过直辖以来8年多的发展,我市期刊界已经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期刊。《中国药房》、《改革》、《世界儿童》、《党员文摘》、《探索》、《现代法学》、《微型计算机》、《中国南方果树》、《第三军医大学报》等9家获国家期刊奖,集中代表了重庆期刊界的办刊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此外,还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冲击力的期刊。如《商界》,它的广告额、发行量、直销率、覆盖率占全国财经类期刊之首,杂志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也有了新进展。《课堂内外》杂志三刊的期发量已经突破一百万册,  相似文献   

9.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10.
龙源期刊网是中国目前较大的期刊数字化销售网站之一,目前汇集有国内期刊超过3000余种,由自治区妇联主管主办的《伴侣》杂志自2005年加入其中,在龙源期刊网的点击排行至2011年,已经连续7年排名在前100名。在女性分类项目的点击甚至进入前10名。作为边疆地区的一家女性刊物,在期刊市场激烈  相似文献   

11.
期刊市场"粉红潮"现象剖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建波 《青年记者》2006,(17):60-61
近年来,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阴盛阳衰”的现象,以女性为读者对象的刊物在市场上表现得日趋活跃,在这些女性期刊中,一批高码洋的时尚刊广告收入较为丰厚;而更多的是以精美的内容、低廉的价格赢得较大的发行量,期刊界的这一“粉红潮”现象值得关注。2003年以来,期刊市场  相似文献   

12.
黄枫 《今传媒》2005,(10S):70-73
在经历了几年的“沉寂”以后,2004年,中国期刊市场好像突然迎来了春天。特别是男性杂志的异军突起,让期刊市场再次狼烟四起。  相似文献   

13.
回音     
《档案与史学》2013,(11):M0002-M0002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金鑫:在武汉举行的2013首届中国期刊博览会上,上海期刊界以“精彩的期刊.精彩的生活”为主题整体亮相,上海元素的展馆设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档案春秋》编辑部的小伙子在销售区的边上摆上一张小桌子,全年的《档案春秋》刚放上桌.便有读者上前询问.两箱杂志一会儿便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14.
女性期刊是指以女性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期刊。女性期刊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区别在于是否把少女杂志列入女性期刊之中。国外少女杂志(teenage girl magazine)和女性期刊(women magazine)有不同的归类,不过针对国内的具体情况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大部分学者都把少女杂志归入女性期刊来研究,本文的女性期刊也遵循这一学术惯例。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我国期刊业面临的问题作为出版业中的一部分,中国加入WTO对期刊业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期刊以其周期短、内容新的独有的特点,一直为广大读者所钟爱。然而在中国现阶段,期刊业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和正视。1.发行渠道不够活跃,管理手段粗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杂志年总发行量就已经达到25亿册,10余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改变,然而杂志的发行却始终跟不上这种变化的步伐,总发行量始终没有质的飞跃,在25亿册左右徘徊不前。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杂志发行市场中各…  相似文献   

16.
于平安 《出版参考》2007,(5X):36-36
法国人爱看书更爱看杂志。法国期刊研究所2007年3月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阅读期刊最多的是法国人,2006年,法国期刊研究所以170杂志对24万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2%的法国人平均每月阅读一种杂志158.9%法国人每天都看一种杂志。法国全国有57种杂志,每种的读者都超过2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期刊业中时尚类杂志可谓风光无限,2000年起中国期刊广告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3年中国杂志广告经营额达到24.38亿元,相比2002年15.21亿元而言增长率达60.29%,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体的增速,而时尚类杂志在2004年1~10月共刊登广告16.81亿元,占杂志广告市场总量的比例也接近40%.以<时尚>系列和<瑞丽>系列为首的版权合作式女性时尚杂志则始终占据广告营业额排行的前列,根据<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研究(2001)>中的2001年中国期刊广告20强排名可以看到<时尚-伊人>(上半月)以1.206671亿元位居榜首,而<瑞丽服饰美容>以3618.499万元位居第14位,但以其与2000年同比增长219.65%的速度,堪称年度广告量涨幅最快的期刊,可见女性时尚类期刊市场空间和发掘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台湾现有期刊4982种,其中属于零售的518种占11%,非零售的4464种占89%。就其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2175万人口而言,这近5000种杂志使台湾无可置疑地成为“全世界杂志发行密度最高的地方”。其期刊品种的密集程度,种群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复杂性,中西期刊文化交汇的典型性等期刊生态特征决定了台湾是中国期刊文化的宝岛。欧美日的期刊集团纷纷进驻台湾,将其视如进军并拓展亚洲华文期刊市场的先期试验基地。大陆期刊界理当予以足够的理性关注。 1998年,笔者随大陆期刊协会访问团考察台湾期刊,即对其中文期刊上琳琅满目的英文刊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近现代以来深受欧美日文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青年留学欧美日本,留学或游学欧美日之风在当今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期刊市场竞争激烈,新生杂志纷纷抢滩市场,与此同时,部分杂志选择顺应新的时代环境重装上阵,以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老牌高端杂志《人物》为代表的杂志转制后成为2012年期刊市场的亮点.本文从价值取向、报道内容、营销模式等方面分析杂志的改版转型,借此探究杂志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经济类期刊的前身,大多为国家和省市经济管理机关所办的指导工作类行业期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国策,随之崛起了一批经济类期刊,从国家到省、市,层层办起了工作指导性期刊。这类刊物,经费由主管机关拨,编制由政府批,内容主要刊登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领导讲话、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等,发行主要靠行政摊派,不讲成本,不计盈亏,完全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经济类期刊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类期刊也和其他类期刊一样,纷纷探索走向市场的路子,慢慢呈现出三种趋势。1.率先淡化行政色彩,成为经济类期刊走市场的领跑者。这类期刊社的性质多为事业单位,运作模式有很重的行政色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主动淡化行政色彩,分化转型,走向市场。如《南风窗》、《销售与市场》、《商界》等。《销售与市场》原名为《集体工业经济》,是河南省轻工厅所办的一本杂志,1994年改版,定位于大型营销实战期刊,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完全走向市场,目前刊物发行量15万份,年广告收入近千万元。在全国经济类期刊中颇有影响。《商界》原是重庆市体改委的一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