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此"敬业"     
近日媒体有报道说,5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将于5月15日预产的演员王菲和丈夫李亚鹏在自家门口的餐馆用餐完毕,正要返回汽车时,意外被守候在附近的一帮媒体娱记"逮"住(他们也是忙里偷闲刚刚吃完午饭回来).这伙人对着王菲隆起的肚子一气儿猛拍,在"长枪短炮"疯狂拍摄下,王菲和李亚鹏一路小跑,迅速钻进车内扬长而去.后面的四辆汽车仍然穷追不舍,场面可谓"险象环生".据说,这些记者已经在王菲、李亚鹏的住家附近等候了近20天,一直苦寻不着王菲的踪迹,今天"撞"上王菲可算是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生了,生了,王菲终于生了!”这是28日很多媒体的抢眼新闻。在传了无数次王菲生产的假消息之后,5月27日下午1点左右,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王菲终于剖腹产下一名体重4公斤的女婴,目前母女均安。(5月28日《信息时报》)几乎所有听到王菲生下小孩消息的人,都会长长松上一口气,因为这场“明星生子”媒体大战几乎长达1个月,仅从5月15日到26日,短短一周多时间,王菲就被传生了8次,4次男的4次女的,媒体娱记们每天上班的第一句话已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王菲生了吗”。而事情的真相,却让众多媒体记者等到近乎抓狂,已不堪重负。这边厢娱记们马不停蹄…  相似文献   

3.
吴雅兰 《新闻知识》2006,(10):16-18
最近,关于王菲生“兔唇婴”一事更是被娱记和网站炒得沸沸扬扬,相关网页文章数以万计。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还专门就此作了一期媒体人道德与良知的节目。在今年3月26日央视的《实话实说》中,节目围绕着“明星隐私权和媒体报道权”的话题展开讨论,嘉宾李亚鹏大倒苦水,一吐两年多来他和王菲的私生活不断受到媒体报道和外界打扰的“切肤之痛”。在节目的最后,现场记者表示等两个月以后王菲生产时,肯定会有一场新闻大战。李亚鹏平静地表示:“我们商量过了,到时王菲将在家中生小孩。为了防记者,我们只能这样做。”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于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娱乐新闻采访、报道失范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采访娱乐记者,请他们畅谈娱记们得意的策划、采访手段。这次节目中,与会者预言关于王菲生孩子报道,娱记的竞争将白热化。果然,5月间王菲持临产前续遭遇众多香港、内地记者的围堵采访;她的前夫、摇滚歌手窦唯因报纸对他的侮辱性的报道怒而烧了报社门口的汽车。我国娱乐记者的无理性行为和他们对娱乐新闻的认识偏差,达到了又一个“顶峰”。面对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形,新闻学界不约而同地在学术会议、学术刊物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研讨。2006年6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媒介经济方向的61位研究生就此做了一次…  相似文献   

5.
吴瑛 《新闻记者》2006,(8):49-51
今年5月的娱乐圈异常热闹,王菲在分娩前十天就被传产下双胞胎,接着在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娱乐“狙击战”中,两岸三地娱记在王菲“分娩地图”的指引下协同作战,王菲和家人被24小时围追堵截。虽然秘密辗转多家医院,但仍被记者拍下病房照片,甚至被逼从“殡仪通道”离开医院。与此同时,窦唯正以王菲前夫的身份频频亮相各大娱乐版面,最终不堪重负大闹某报社并烧坏汽车,而娱乐新闻再次赢得热炒窦唯“精神问题”之契机,将新一轮炒作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5月10日名摇滚歌星窦唯因对《新京报》刊发的《丁武奉劝窦唯去看心理医生》、《窦唯否认骂李亚鹏,李亚鹏将暂时全休陪伴王菲生产》两篇报道不满,前往新京报理论,要求见采写该报道的记,认为该报道有失真的地方,因报社的解释不能让其满意,窦唯砸坏了该报社一位负责人的电脑键盘托,并砸了该间办公室的玻璃,还用水泼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7.
7月24日,新浪网新闻主页上传一视频新闻:《实拍李亚鹏曼谷机场殴打记者》。视频说明称,昨日下午,在曼谷机场守候一周左右的媒体记者得知王菲夫妇一行已抵达机场,便埋伏在各个角落,眼看李亚鹏推着手推车带着家人出关,记者们立刻冲向前去一阵狂拍。然而,当一名香港记者将镜头对准了抱在李亚鹏妈妈手中的小李嫣时,李亚鹏终于忍无可忍了,  相似文献   

8.
7月24日,新浪网新闻主页上传一视频新闻:《实拍李亚鹏曼谷机场殴打记者》。视频说明称,昨日下午,在曼谷机场守候一周左右的媒体记者得知王菲夫妇一行已抵达机场,便埋伏在各个角落,眼看李亚鹏推着手推车带着家人出关,记者们立刻冲向前去一阵狂拍。然而,当一名香港记者将镜头对准了抱在李亚鹏妈妈手中的小李嫣时,李亚鹏终于忍无可忍了,  相似文献   

9.
“生了,生了,王菲终于生了!”这是28日很多媒体的抢眼新闻。在传了无数次王菲生产的假消息之后,5月27日下午1点左右,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王菲终于剖腹产下一名体重4公斤的女婴,目前母女均安。(5月28日《信息时报》)  相似文献   

10.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6,(11):80-80
因为前妻王菲的再婚和临近生子,窦唯的私生活再度被娱记们爆炒,终于有了其冲击报社、怒烧汽车等一系列过激行为,而窦唯的被拘留又使更多的媒体找到了兴奋点。这有点像是荷马史诗中的场面:希腊的众神在狂欢,他们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用鲜花和美酒打发自我快乐的时光。只不过,透过  相似文献   

11.
日前,号称“万年红”的百变天后王菲暂别夫君李亚鹏,携带刚出生才2个月的女儿李嫣只身赴美。有媒体爆料,王菲女儿天生兔唇,是到美国做整形手术的。立马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兹事意义重大,引得各路准备怀孕和正在怀孕的准妈妈们一阵恐慌。别着急,“漂亮女人”第一时间与云南整形界权威专家“治疗兔唇第一人”展开了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贾甲 《今传媒》2006,(9):47
人们把背地里乱说闲话,惹是生非,损人利己之人比喻为“长舌妇”。最近不少媒体对王菲与李亚鹏夫妇生了个“兔唇”女儿一事大加炒作:这家报纸说菲女不是兔唇,那家报纸却说菲女兔唇;这本杂志说菲女兔唇治疗花了几十万元,那本杂志却说就不该到国外去治;这个网站分析兔唇由王菲不良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0日下午,音乐人窦唯因对相关报道不满,大闹《新京报》,怒砸电脑并放火烧车。这种极端的反抗方式再次引爆了明星与“娱记”、媒体之间的“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14.
谢焕权 《青年记者》2005,(10):63-63
傅彪病逝无疑是大陆娱乐界的一个重大新闻,媒体定当关注报道,娱记们定当“不惜一切代价”争取独家新闻。8月30日日下午,傅彪家属委托武警总医院副院长郑静晨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发布会,向媒体正式公布傅彪的具体死因。这已经基本满足了媒体报道的需要,可是在这样一个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娱记们却显得那么“贪婪”,进而使其采访活动又显得那么的恐怖:  相似文献   

15.
《大观周刊》2006,(45):16-16
李亚鹏21日以“嫣然天使基金会主席”身份接受专访,坦言自己对“永远不让女儿唇颚裂消息曝光”的想法考虑了很久,但他想女儿的未来,才突然惊醒,与妻子王菲做出决定:“我突然觉得,这也不是办法,若有一天女儿问我:‘为何把我藏在那?’怎么办?”李亚鹏说,他真的没办法回答这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29):72-72
霍尔金娜当了漂亮妈妈;李宇春“超级女声”人气王;齐达内10年来“最伟大球员”;王菲 李亚鹏总算结婚了。  相似文献   

17.
被诅咒时相爱,受祝福时分开,这似乎是娱乐圈颠扑不破的婚恋定律。周五晚上,北京大雾氤氲,人们正在车流中郁闷着,突然之间,王菲离婚的微博微信,就铺天盖地而来。当日,王菲这条微博,一个半小时被转29万多次;李亚鹏的离婚声明,50分钟被转9万多次。没多久,一张疑似王菲李亚鹏在乌鲁木齐办理离婚手续的照片曝光。李亚鹏是乌鲁木齐人,两人的结婚证是在新疆办的,离婚亦要飞赴乌市。照片上两个人分开坐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2):13-22
<正>艺人王菲和李亚鹏离婚,此事一出便迅即刺激了媒体的兴奋神经,甚至有娱乐记者不顾当事人的安危,在高速公路上飙车,最终将王菲的车辆逼停。这种为了挖"独家新闻",不顾采访对象人身安全的做法引起了社会争议。腾讯娱乐在独家新闻中如此报道:"23:58腾讯娱乐的车,一路紧紧跟随王菲乘坐的座驾,驶上机场高速,王菲乘坐的保姆车车速并没有太快,遇到红灯也正常停车,当腾讯娱乐的车开到和丰田车并排时,可以拍到一些车内的图片,虽然非常不清晰,但已经可以肯定王菲就在车内。""00:10王菲乘坐的保姆车驶出机场高速,腾讯娱乐迅速将王菲的车截停在了桥下,王菲的车只得停在原地。记者下车拍摄到了王菲在  相似文献   

19.
一些演艺界人士,呼吁媒体重视娱乐报道的导向,说媒体对少数明星的报道,热衷于官司、婚恋、突发事件、绯闻、个人隐私及其他小道消息,是不严肃的,影响很坏,希望媒体不要只顾商业利益,牺牲自己的品格和道义责任。他们的意见十分中肯。如此胡写乱报,是媒体和“娱记”的耻辱。人们为什么斥责某些媒体和“娱记”的贱呢?就因为他们老围着一些下三烂的事打转转。连娱乐界有识之士,都看不起他们。说到底,这不止是商业利益问题,更是一个精神追求问题。但是演艺界和新闻媒体,有时就像两个巴掌,缺了一个是拍不响的。媒体的低俗,演艺界有识之士已经批评了;演艺界热衷于自炒的现象,也许很多人还认为理所当然。比如关于什么导演和演员性交易之类的故事,真真假记者,当然也称得上绯闻,往往就是他们“内部”造出来供给媒体的,为的是热炒演员和将要上演的剧目。又比如一位导演宣称,将推出一部什么与性有关的“大胆”电影了──其实内容一点儿也不“大胆”。这与专门逐臭的“娱记”可以说一拍即合,事儿炒出来以后,两者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娱记”们有时也挺有“品位”,他们不光能“毁”人,吹捧起某个演员来更是不遗余力,用最高级的形容词还嫌不过瘾,还要超高级,力透纸背。而从被炒者一方来说...  相似文献   

20.
“娱记”这个词,似乎带点儿黄色幽默的味道。一说这个词,新闻圈里的人都别有会心。好在“娱记”们都是跟得上潮流的人,心胸开阔,不在意这种“黄帽子”,有时还自己给自己戴上自嘲,也是一乐。 “娱记”们都很辛苦,因为得四处奔走去“追星”,不追星们跑,就没抢眼的新闻。“娱记’”们可以说是职业追星族,有了新闻圈里的职业追星族,才有那些沸沸扬扬乃至五迷三道的业余追星族.如此.报纸、电视不但多了读者和观众,娱乐界也旺了人气和财气。所以,歌星、影星和“娱记”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娱记”会不吝笔墨宣扬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