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在奔赴善恶大决战战场的路上,自封的救世主大卫·科雷什将他的信徒引向了妄想狂、暴力和性虐待的生活。因追随大卫·科雷什而断送了性命的是些什么样的人?悲伤不已的亲人们纷纷讲述他们的丈夫、妻子和儿女受自封的救世主蛊惑的经过。  相似文献   

2.
威廉·华滋华斯被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但是,这位在宗教和道德上极为严肃的女王并不知道华滋华斯有过一次爱情背叛,否则,她是绝不会授予他这个崇高的荣誉的。华滋华斯年轻时曾热恋过一个名叫安内特·瓦隆的姑娘,并私下有了一个女儿。他的家族担心这件事会影响他的声誉,便将它小心隐讳起来,达一个多世纪之久。一直到了第一次大战,这段隐情才被人泄露出来。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乔治·哈珀教授正在巴黎一家医院疗养。在着手准备又一部华滋华斯的传记时,他忽然  相似文献   

3.
974年,勃列日涅夫已经68岁,他经常因过度疲劳而产生神经衰弱。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与克里姆林宫医院一位漂亮的女护士“邂逅相遇”并且“倾心相爱”了,这段姻缘对勃列日涅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勃列日涅夫的妻子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勃列日涅娃一直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基本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因此他自然需要别的“女人”来填补空缺。于是一位漂亮的、会唱歌的女护士出现了。她原本是一个有夫之妇,丈夫是一位空军大尉,同勃列日涅夫亲近使他们获得了不少特权,包括在苏共中央的一栋公寓里拥有一套三居室的住宅,以及其他物质上的便利条件。这…  相似文献   

4.
最近,职业小说家兼教育顾问梅格·霍奇金·利伯特和她的父亲在纽约城召开了一次叫做“家庭间流传的往事”座谈会。为数不多的成年与会者大多互不相识。她说:“在收集家庭传闻时最简单易行的是从你自己开始。”她让与会者传阅了一张写有各种问题的单子,并让他们两人一组互相交谈。屋子里的人们立刻活跃起来,讲着有关他们的姓氏、姨姥姥玛吉、爷爷的怀表等故事。最后,利伯特让大家静一静。“有人自愿讲点儿他记得的事吗?”她问道。有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站起来,有点忸怩不安地开讲了。“我出生在爱沙尼亚,”她说,“这件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福斯特是一部权威的伊丽莎白·勃朗宁传记的作者。她的这部初为人知的长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伊丽莎白·勃朗宁的女佣人。在伊丽莎白与罗伯特·勃朗宁秘密结婚前,她护理了病魔缠身的女诗人达两年之久,随后又同这对私奔的夫妇逃往国外。这就是“威尔逊”的故事,一切事情都是通过她的双眼反映的。有关威尔逊的一切情况,我们只能通过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的书信可以了解到;而福斯特以她那丰富的想象大大充实了这一故事。这是一个美妙的主意,作品也写得近乎完美,但小说的篇幅过长,结构显得有些松散。这部小说具有英国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6.
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的最南端,州府墨尔本是全澳洲最具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特色的都市.穿过市中心,便是圣·基尔达大街,大街的一侧排列着圆形的墨尔本音乐厅、塔式大剧院和长方形的州美术馆,另一侧是被绿荫环抱的西德尼·麦尔露天表演场.这4个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构成了澳大利亚的著名艺术殿堂——维多利亚艺术中心.  相似文献   

7.
他们俩于1912年秋相邂逅,他四十六岁,已婚,已是一个独树一帜的著名多产作家;她十九岁,未婚,默默无闻。十年后他们的同居关系结束时,有三个人受到了难以估计的,或者说是无法补偿的损害,但这并非由于缺乏对问题的解决。在赫·乔·韦尔斯生前,责备他的情妇丽贝卡·韦斯特忘恩负义。至于她呢,把自己刻画成一个受害的“另一个妇女”,不得不以有限的一点收入将他们的私生子安东尼·韦斯特抚养成人。现在,安东尼已六十九岁,也来介入了这场纠纷。这已不是第一次了。1955年安东尼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继承》一书中已描述了他早年不愉快的生  相似文献   

8.
英国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以男女之间的关系作为他的创作主题。他认为在他那个时代,这种关系是极不正常的。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出生于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是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矿工的儿子。他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奇观》里,哈维·佩卡尔和乔伊丝·布拉布纳的第一次约会很浪漫,像热锅上的油炸玉米肉饼一样咝咝作响。他是克利夫兰一个意气消沉、矮胖的档案管理员,正在以他与世人难以相处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一套连环漫画系列丛书。而她,是一个来自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神经过敏的怪女子,自我诊断有抑郁症。他们第一次在公共汽车站见面时,哈维(保罗·贾马蒂饰)宣称他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他已经做了输精管切除术。但乔伊丝回答:她的家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再生疾病。他们俩真是天生的一对。在用过一次十分讲究但不合胃口的午餐之后,乔伊丝匆匆忙…  相似文献   

10.
威廉·布莱克有一颗天真的童心,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神奇色彩;他头脑中美妙的奇思异梦比他周围世界里的任何东西更为真实。廉·布莱克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之一。他在孩提时代就开始唱歌,直至他临死时仍在用笔歌唱。这倒并非说命运特别厚待他。如果说他必须适应哪一个时代或哪一个国度的话,那他绝对不适合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英国。  相似文献   

11.
雪冬 《世界文化》2004,(5):31-33
塔妮·玛丽娅·奥古斯塔·库特切拉从幼年开始就与年迈的养母过着寂寞的生活。她很想知道自己原来家庭的情况。通过偷听养母与别人的谈话,她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她的父亲,卡尔·库特切拉,在与他的第一位妻子乘坐马车时,因事故而导致妻子被水淹死。心情悲痛的库特切拉将10个星期大的儿子送给一个远亲抚养,孤身一人去了国外。几年后,他一返回维也纳就来到亡妻的墓前悼念。正是在此处,他和一位与自己的亡妻看上去十分相像的漂亮女子相遇。他们俩很快就结为了伉俪。卡尔的第二任妻子奥古斯塔1905年1月25日在乘坐到维也纳的火车上生了女儿玛丽…  相似文献   

12.
没有乔治·亨利·刘易斯也就不会有乔治·艾略特。1851年他们初次相见时,艾略特还没打算成为一个小说家,刘易斯鼓励她进行尝试,她便用他的名字作为自己笔名的一部分。她本名叫玛丽安·埃文斯,只是一位普通的32岁的老处女,出身于农村清教徒家庭而且自视清高;刘易斯则是个勇敢激进的报刊撰稿人,并以鼓吹无神论和两性自由离合  相似文献   

13.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陆家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于1832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敦,是康科德先验论哲学家和教育家布朗森。奥尔科特的女儿。她和三个姊妹在贫困中度过了幼年时代,但她们却有一些这样的人作为朋友,甚至家庭教师,像亨利·大卫·梭罗①、拉...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15.
文婷 《世界文化》2003,(5):29-30
6月21日,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新书———《哈利·波特》第5集《哈利·波特与凤凰令》正式上市。就在新书正式上市的前一天,罗琳接受了《泰晤士报》记者安妮·特纳曼的采访,袒露隔了3年《哈利·波特》第5集终于上市的喜悦,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带给她的幸福感觉。关于成名:“我不为名声和金钱写作”这些天,罗琳完完全全是个快乐的女人,这可以从她的脸上看出来。她在自己家里接受了采访,抱着她的小儿子———大卫,那是一个圆滚滚的小家伙。在书架上,放着罗琳另外一些“宝贝”﹄———《哈利·波特与凤凰令》。针对第5集,罗琳说:“那真是个‘…  相似文献   

16.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17.
曹夫 《世界文化》2002,(5):30-32
在很多人看来,魔术不过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高级杂耍,一个背后剂满秘密的把戏。然而,大卫·科波菲尔却以他的神奇和高超的表演,改变了魔术的概念和内涵,使其变得更加艺术化,像音乐、舞蹈、戏剧一样充满着感染力。不管是穿越万夫莫开的长城,还是隐遁高人雄伟的自由女神,或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从地球的这端变到另一端,还是从高达华氏2000度的烈火以及时速140公里的强风中穿过,大卫的魔术总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且又疯狂,你永远都猜不到他是如何毫无破绽地做到这些事情的。  相似文献   

18.
审校者说明—— 《在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和教士——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一文,写的是大卫·克罗克 特·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 1884—1962)在中国四川的人类学活动以及他作为教 士的某些活动情况。美国人葛维汉虽然是教士,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学术方面。他于1911年 来华,1913年抵川,直到1948年从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退休返国.其间除短期回国述职和 进修之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38年,而其中36年是在四川度过的。其间曾任华西协和大 学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兼文化人…  相似文献   

19.
安东尼·特罗洛普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小说家之一。他认为,圣诞节是举家欢庆的节日,他的小说经常以此为题材。他最近的传记作家理查德·马伦作了如下描述。  相似文献   

20.
可怜的克拉丽莎被贪婪和淫荡所害,度过了悲惨的一生。她的柔情被历代读者嘲笑、斥责。但最后,电视确认塞缪尔·理查森的书信体小说的女主人,并非死得徒然。数年前,当英国广播公司戏剧部决定将塞缪尔·理查森(1689—1761)的名著《克拉丽莎》改编成电视剧时,他们肯定,克拉丽莎的名字不会在一般观众中引起震动。在新的大卫·科波菲尔和新的简·爱会引起一片欢呼的地方,新的克拉丽莎只会让人耸耸肩膀,打个哈欠,漠然走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