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教学需要基于知识、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进行整体设计,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验教学的设计,再到教学方法的设计,均需体现知识本身的结构特点、教师教学风格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与学习需要。本文从作者执教的《食品感官评价》课程及其实验教学出发,阐释了基于知识、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综合性强、操作要求高是它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科学设计。科学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科学精神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必须创新导入形式,开展个性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语文教学,人们只把主体性课堂教学作为终极关注,而使课堂教学得以巩固、升华和延伸的课外作业,却一如既往的那么单调乏味,令学生苦不堪言。创新教育不仅表现在阅读教学上,课外作业也应该成为学生创新的驰骋场。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学生早已习惯了的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作业的做法,而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王磊 《中国教师》2013,(Z1):245-245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数学进行问题设计:一、设计数学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1.富有情感特点教师教授的对象是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开试题等级,适当增加难度;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为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师要精心选择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堂导入方式,和学生喜欢的方式有差异,教师课堂练习目的,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存在差异。教师的课堂导入设计和课堂练习设计,应结合英语课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设计”是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参与的状态以及整个学习活动的效果,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三个特点,遵循三个原则和掌握两种途径。一、注意三个特点l.问题要“生活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一位教师在上“我们去郊游”这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时,郊游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而且学生对郊游非常感兴趣,围绕这一事例,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设计租车、乘车、买票、…  相似文献   

7.
张丹燕 《中国教师》2014,(18):58-59
<正>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继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是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建议与反应,致使课堂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现代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根据英语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小学英语教学方案。本文针  相似文献   

8.
"同课异构"就是同学科选用同一教学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独立备课,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设计,通过比较,汲取精华提高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种共识,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为依据,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实现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遵循学生主体意识原则,设计教学策略,以此达成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更要在题型的设计上突出有效性。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习题。  相似文献   

11.
理解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理解课。如学习《鹿和狼的故事》,在学生熟读课后,可设计如下习作练习,指导学生理解课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更要在题型的设计上突出有效性。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习题。  相似文献   

13.
赵斌 《教师》2010,(24):62-62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斌 《教师》2010,(21)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淑花 《课外阅读》2011,(9):210-210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拔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研究.研究教材的多.研究教师怎么设计、怎么教的多,而研究学生特点,研究学生怎么学的少。研究学生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备课、上课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与认知现状。改变只研究教师、教材、教法。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的状况。要让研究学生走进设计、课堂。让数学课堂因为研究学生而精彩。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常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实际,查找或设计许多范例运用于教学,目的是把教材的思路、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的背景下,对这一理念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是前提,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的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人格塑造方面发挥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教师应当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学生特点出发设计教学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中,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统一于教学活动以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数学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也要改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