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家审美观将“真”置于第一位,“美”和“善”次之。道家理解理解的“真”倾向于事物本然的存在状态,与主观想象之“真”似乎无关。道家理解理解的“善”和“美”则是从一系列相对立的范畴中引出。道家审美观中真、善、美三个审美范畴的内涵建立在“无”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侍广芹 《双语学习》2007,(10M):90-91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存在着“假、大、空”的误区。笔者在评价的探索中发现有“真、善、美”的境地。那就是要求教师作评价时要展示率真自我,要客观公正;以“爱”为准绳来衡量学生的进与退;用艺术化的评价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道家审美观将“真”置于第一位,“美”和“善”次之。道家理解理解的“真”倾向于事物本然的存在状态,与主观想象之“真”似乎无关。道家理解理解的“善”和“美”则是从一系列相对立的范畴中引出。道家审美观中真、善、美三个审美范畴的内涵建立在“无”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存在着“假、大、空”的误区。笔者在评价的探索中发现有“真、善、美”的境地。那就是要求教师作评价时要展示率真自我。要客观公正;用艺术化的评价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存在着“假、大、空”的误区。笔者在评价的探索中发现有“真、善、美”的境地。那就是要求教师作评价时要展示率真自我,要客观公正:以“爱”为准绳来衡量学生的进与退;用艺术化的评价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青竹儿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jjyljy 课堂教学的和谐状态应该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了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也一定是基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真诚”的表达,基于教师对数学内容“友善”的呈现,有了“真”和“善”,才会有“美”?同样,学生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感知到了数学所带给他们的“美感”,获得了“善学”的方法,也一定会形成“真知”,奠定富有创造力的丰厚的数学知识底蕴。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作,本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评价活动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原则。评价是一种揭示客体“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的“真”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仍具有统一的尺度或标准。一个合理性的评价必须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把真、善、美作为价值评价的合理尺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人     
余生 《学语文》2005,(3):25-25
“人”,多么庄严而神圣的词儿!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呢?作者叙写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由。不是人”到“是人”的转弯过程,而获得了。真善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为他人活着,生活才有意义,才是真正的“人”。本文除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如“人就像一只鼎”,“真是骨骼,善是内体”等)和是不是人的前后对比写法外,最突出特点在于巧妙构思——假托初恋的失败和成功,从而讴歌真、善、美!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的思想整合。它既是人生的抒写和营造,又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力。丰子恺先生曾将真、善、美比喻为鼎的三足,缺一足鼎立不成,意指人生在世当求自身完满:真是骨骼、善是经脉、美是皮肉,这三者才能支撑起一个大写的、圆融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美学在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上,最具影响的是以蔡仪为代表的“典型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他们各有正误,而其共同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如黑格尔那样从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的统一上去考察和界定美。而美的本质与其他事物的本质的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的深层内涵总是要以某种“感性”形态“显现”出来,因此必须从其内在品格与外在形态的统一上去考察和界定。着眼于或立足于这种统一,可以考虑把美界定为: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客观事物所感性显现的出类形象或合律形式。也可以简化为: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出类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一篇文章,没有“理”就没有灵魂,而没有“情”就没有血肉。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无不抒发了美好的感情,体现了真、善、美。阅读这样的作品,就会愉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从而收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真、善、美情感渗透,使听、说、读、写在美的旋律中达到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和谐统一,使学生产生情感激动,精神愉悦,从而领悟到社会和人生的某些真理,并转化为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巨大力量。   一、读出情感   有人把范读,称之为“美读”,这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4.
情感美是优秀散文的内在要求。散文的情感美体现在散文的重要性及散文情感的“真”“、善”与“美”等方面,优美的抒情散文在情感上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人是理性的动物,能以理智的眼光反观人类自身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在人与客观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必会产生知与美、真与善的问题。知识是理智的产物,求知的过程便是追求“真”的过程。求真的过程又往往伴有善与美的问题,毕竟真、善、美在一定条件下是统一的。中西哲学在对待真、善、美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西方哲学侧重真、知的追求,中国哲学侧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不同的价值追求产生不同的社会作用,导致不同化的形成。也正是这一差异的存在使两的交流与借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一、和谐是什么 (一)和谐是美、和谐是真、和谐是善而美是艺术。真是科学,善是道德。学校是审美、创造美之所;所渭真,学校是文化之园,科学之园;善.学校是修身养性之场。这三句话是在胡志平、李琦的佳木斯市十一中学学校走廊里产生的想法。他们二位派往第十一中学到现在是十个月零十天,使那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那里多美呀!几个楼层都有班级学生的照片.有教师、教研组、校长,乃至省长的题词,这些题词与伟大人物的题词并列在一起,真可谓了不起,  相似文献   

17.
(一)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生活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真善美的活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真、善、美的“四有”人才。真善美,以真为本。“真”是三者的核心,离开了“真”,就无所谓“善”和“美”。真善美的教育,也应以“真”为本,由真而善,而美。还是陶行知说的好: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干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真而教,而学,教“真”学“真”!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文学所追求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的“大美”境界。“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学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物理是一门集科学、智慧、文化于一体的自然学科.而科学的核心是求“真”,智慧的本真是向“善”,文化的内涵是臻“美”.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隐含着和谐统一的科学美、内涵深刻的智慧美、外延丰富的文化美.追求真、善、美,挖掘科学美、感悟智慧美、品味文化美,应成为中学物理美育教学的主旋律.更是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  相似文献   

20.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著作。本文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