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田廷方是济南军区第148医院药械科的一位助理工程师,知情人都说,他长着“第三只眼睛”。在写作的这块园地卫,他硬是凭着比别人多长了一只的“新闻眼睛”,先后采写了《嫁给当兵的不吃亏》、《为了三十六年的心愿》等十余篇稿件在地方省级和军区报刊获奖。作为一名业余新闻爱好者,他勤奋求索,笔耕不辍,人们不难看出他在新闻写作成才道路上执著追求的足迹。“爬格子”的生活的确很苦,田廷方怎么也没想到在1988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居然使他这位修理技师也“玩”起了笔杆子。而这笔杆子虽轻,“活儿”匈那么沉,那样艰苦,对他又有那么大…  相似文献   

2.
报风与文风     
某青年招聘为乡通讯员后,一连发表了两篇响文:《记×××书记二三事》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技术书记》,一时成了该乡美谈的笔杆子。乡党委书记热情支持他的工作,并派他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向某报社送了土特产,联系感情。紧接着报社又给该乡发了专版.这位青年借此“东风”,又连发多篇消息。如《这里的西瓜盼客来》、《南杉喜落××乡》等子虚乌有的文章。且不说某报编辑部的作风如何,听听该乡群众如何说:“时下的报纸很会扯谎,针尖个事  相似文献   

3.
有着20多年兵龄的“老政工”韩树君主任,在政治机关工作时,就是一位在军区、后勤称得上“响当当”的“笔杆子”。自走上领导的岗位后,人们又送给他一个“人才迷”的绰号。任政治部主任几年来,他让爱的种种情愫凝聚到培育新闻人才的事业中,无愧慧眼识才的“新闻伯乐”,识出一个又一个“千里马”,被人们誉为“军营育才编辑”。三年前,韩树君从沈后政治部宣传处长的位置上来到某分部政治部任主任。上任伊始,他发现分部的报道工作虽然活跃,但见诸报端的有影响的稿件较少;报道人员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办公设备比较落后;各基层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每每提到这个坐落在鲁东半岛的大泽山,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里可与新疆吐鲁番相媲美的葡萄。于洪展,就是地处大泽山葡萄之乡某仓库的政治处主任,也是某分部有名的“笔杆子”从一名普通的干部靠“爬格子”走上今天政治处主任这个位置的于洪展,在这个坐落在山沟的仓库整整蹲了13年了,他对于大泽山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和无限的眷恋、热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每每和于主任提起这大山和坐落在大山中的仓库时,他都激情难捺。他说是大山给了他灵感,是山使他看到了自己在爬格子上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我在前三篇《论评论员的苦恼》里发了一点不算高级的牢骚(据说《河殇》一类属于高级牢骚),那三篇短文谈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归纳一下,是为评论员的主体意识的存在作一点稍微的辩护。现在可就此作个小结,这就是对所谓“笔杆子”的哲学予以彻底的否定。这是使评论员摆脱苦恼的起码条件。“两杆子”亦即“笔杆子”和“枪杆子”的说法在文革中最为流行。后者被认为是夺取政权的法宝,前者(按照对应法)该是巩固政权的宝贝。但我怀疑它可能直接脱胎于古已有之的“文治武功”的基本格局,是统治的两翼吧。笔杆子和枪杆子同列,以器具视之,为统治者所使用,其实已彻底否定了笔杆子的“主体意识”。说的形象一点,是使握笔的人变成高音喇叭、复印机,或者变成专事罗织人罪、党同伐异的帮凶。现代笔坛“四杰”:康生、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就是笔杆子们的“典范”。不过他们不是雇佣军一类小角色,而是铁幕中的党魁。  相似文献   

6.
“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出名堂来。”这是武警南昌市支队报道员谢正侠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一信条,他在新闻路上绝处逢生、开花结果。1996年,谢正侠带着对绿色的憧憬圆了孩提时的橄榄梦。新兵生活的苦与乐、酸与甜激起了他强烈的写作欲望。于是,他悄悄拿起笔,将警营多姿多彩的生活“编织”起来,投向报社。一篇、二篇、几十篇……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面对“屡投屡败”,他开始心灰意冷,感觉自己理想比天高,命却比纸薄,感觉笔杆子比枪杆子“沉”。苦闷、烦恼、忧郁中,政委王金根得知谢正侠因不能发表稿件而情绪低落时,特意为他送来《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7.
江西某县公安局新闻报道组组长李如良因业绩突出,连续3年被公安部荣记个人三等功,被授予为江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上饶市“学雷锋标兵”。只因抵制局里某领导违法乱纪的行为,遭到这位领导的打击迫害,经历了地狱般的噩梦。就在他精神几近崩溃时,爱情、亲情和社会良知组成的人间真情大爱向他涌来,震撼了中央高层。李如良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戴“罪”穿警服的人。“笔杆子”在“双规”中遍体鳞伤2003年春节过后,江西某县公安局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局办公室副主任兼报道组组长李如良像往常一样带着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说,他是一支“笔杆子”。18年来,他的工作虽在不时地变化,但他执著勤奋地笔耕没有改变,理论文章、调查报告,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500多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在于他执著笔耕的志向。1976年,他入伍来到部队后,尽管任务重,条件差,却始终坚持认真学习,不丢报道这一行。入伍第一年,他利用休息时间写了反映连队生活的稿件100多篇,年底只见了一篇。第二年,连队执行国防施工,他白天参加施工,晚上坚持在煤油灯下写稿到深夜。这年,他写的稿件在《前卫报》见了7篇。为此,他荣立了三等功,后来调到连部当了文书。营领…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0日后的几天,中国大地沉浸在无比欢乐中。人们含着热泪四处高呼:八年抗战胜利了!可是,在载歌载舞的延安,毛泽东却处于高度紧张中。他是欢乐中带着愤怒,喜悦中怀着忧虑。他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废寝忘食,一面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布一道道收复失地的命令;一面撰写一篇篇新闻评论,驳斥蒋介石的无理要求。可以说,他是在继续用他那高超的“枪杆子”和“笔杆子”两手,迎接新的战斗。事情要从8月10日傍晚讲起。这天,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第四天;苏联对日宣战,分四路向我东北地区挺进的第二天。正在密切注视战局发展的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又一次走进新华社收报台的窑洞。刚进门,就听到值班主任冲着收报机喊道:“快来看,这是啥?”吴文焘急忙走过去,只见抄报纸带上有一连串由路透社发出的英文“急电”字样。对于这个信号,大家习惯地称之为“十万火急”。报务员虽不懂英文,但一见到它就知道下面有重要消息。随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写报道时,战友们纷纷向我祝福,都夸我是个“笔杆子”。可我自己心知肚明,用“笔杆子”来形容我,确实有些高看我了。我仅仅是喜欢在业余时间“爬爬格子”而已,大报小报翻个遍也很难寻到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郭光进是一位农民通讯员,前年一年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发表作品百余篇。捧回证书12个,被邓州市新闻科命名为“特别能战斗的通讯员”。这些证书,既证明了他的荣誉,也向人们展示了他刻苦采写的足迹。光进只念过初中,原在新疆某部队服役。自从  相似文献   

12.
某炮兵旅政治部主任吴红兵当主任两年多来,从本部向上级机关输送了11名搞报道出身的“笔杆子”,可他手下仍人才济济,请看他的生“才”之道。“就地取才,精心培养”,是吴王任的生“才”之道。战士时天存因“写作基础一般”,一直没能进报道组。吴主任主任后,通过和小时接触,发现他虽然写作基础差,但有潜力可挖。就把他调进了报道组,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写作经验传授给他。有一次部队抢险救灾,吴主任不顾关节炎,站在没膝的水望,边给小时打伞“保驾”,边给他讲抓拍等技巧,使他受到了一次实地锻炼,拍下了许多难得的镜头。当夜…  相似文献   

13.
“眼泪酿成香醇理进岁月的页岩越深味越浓烈信笺里长满庄稼羞涩地等待收割自己种的自己收获”谁能想到这样优美的诗篇竟出自一个老兵之手。他,就是被誉为‘做主诗人”的济南军区某海防团志愿兵周长东。1991年,某海防团修理所志愿兵周长东握惯焊枪、改雄的手开始在业余时间拿起笔杆子写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走上了~条诗歌创作的道路。几年来,他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诗作311篇,出版了诗集《田光血羽》,被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吸收为会员。还是在中学时,周长乐就从一部《高山下的花环》中读出了军人的分量。1986年,周长东带着作“梁…  相似文献   

14.
1977年,单佐满穿上军装没过多久,一位干事到他所在新兵连选挑“笔杆子”,问他新闻由哪三部分组成。他回答:“导语、主体和结尾。”后花了一天时间采写篇消息算是干事对他的考核,结果合格,单佐满成了师宣传科报道组的一员。不到一个月,他采写的通讯《喜看红四台,又创新成绩》在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头版头条加按语刊出。这一年,他共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60余篇。“我是从黄土地走来的农民儿子,父亲给予我忠厚、真诚、助人为乐的品性是我一生的精神源泉”。也正像他说的,无论当排长还是干事,单佐满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对新闻…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王淑和在正阳县县直机关机构改革中经组织批准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当时他年满55周岁。他参加工作30多年,长期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和文秘工作,曾在县以上新闻媒体发表数千篇稿件,是正阳县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作为一名老新闻兵,退休后如何发挥自己的这些特长,为人民、为社  相似文献   

16.
当年,焦裕禄为治理兰考栽下的第一棵泡桐,随着年轮的扩展已长成参天大树,被兰考人称为“焦桐”。我这篇文中的主人公“栗家五兄弟”就成长在这棵树下。他们致力于党的新闻事业,尝尽了辛酸苦辣终有收获:五年来,他们采写的新闻稿件被中央和省市报刊、电台采用1800多篇,并被县、市新闻单位连年评为先进、优秀通讯员。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多少年来,这句话激励着无数奋发有为的青年,同样也鼓舞着老大栗志启。他脱下“国防绿”回到家乡后被分配到县机械厂工作,厂领导得知他在部队是个“笔杆子”,就把采写新闻的任务交给了他。从此以  相似文献   

17.
一位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干事向我诉苦,说他两个月内。先后给编辑部投了十几篇稿件,而且打了不下于10个要求“照顾”的电话,没想到连一篇稿都没发表。随后.他又给编辑寄去一些特产,没过多久被退回来,稿件还是一篇没刊用。  相似文献   

18.
信里的江南     
因撰写《蒋经国传》而遇难的江南,即刘宜良先生,其人我从肤浅了解到比较熟悉,都缘于摇笔杆子的兴奋,摇笔杆子需要用心采访,用心积累。没有见过江南的我,慢慢地,竞让他挤进进我私人的“想念名单”之中。  相似文献   

19.
恐怕很少有哪个“笔杆子”能够这样牛气冲天:他敢于派员追到北京将央视记者的录像带夺走,敢于对“找茬”的检察官大发雷霆,能够快刀断乱麻将所有的新闻危机事件一一摆平……他就是令海南新闻界敬畏的“新闻强人”鹿松林。前不久,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百万巨贪鹿松林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尘埃落定之际,许多人困惑不解:在官场和新闻界呼风唤雨的原海南电视台台长、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鹿松林,怎么可能中箭落马?2006年3月20日,记者飞抵海口深入采访,首次揭开了这位腐败新闻官的神秘面纱——锋芒毕露:“笔杆子”修炼…  相似文献   

20.
他本是一名小学教员,可为报效祖国,他应征入伍了,握了19年枪杆子。到地方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写稿,握起了笔杆子,这一“握”,整整10年过去了。有人风趣地说:“你这是标准的二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