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追星族”“超女热”等偶像崇拜行为。为了全面了解当今少年儿童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11年5月在全国开展了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情况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消息称,  相似文献   

2.
偶像崇拜,已成为时下青少年群体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从轰轰烈烈的演唱会到形形色色的国际歌迷会,到处可见热情似火的追星族,一会儿做啦啦队扯横幅,一会儿去音像店抢购偶像的专辑.累得够呛不说,还要搭上辛辛苦苦攒下的零花钱.更有甚者,少男少女们为国内外的偶像明星或喜或悲,甚至出走、自杀,这些追星族的疯狂举动让很多家长、老师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3.
校园追星族     
当前,一大批明星像阵阵强劲的旋风刮过,随着这一阵阵旋风,一个崇拜明星、追逐明星、模仿明星的特殊群体——“追星族”便应运而生。“追星族”中歌迷“发烧友”占了绝大多数,而歌迷中阵容最大的则要数中学生了。 由于中学生具有好新奇、爱模仿等心理特点,他们把自己喜爱的歌星,特别是一些港台歌星视为“青春偶像”,对歌星的崇拜程度决不亚于其他歌迷。他们从搜集歌星的照片、磁带、“档案”到模仿歌星的发型、音调、  相似文献   

4.
小小发烧友     
小小发烧友五年级的孩子,也出现了小小"追星族"、他们买港台歌星贴画,铅笔盒上,书的封面、封里,到处是影星人头仔。家访中,也常常看到学生用明星照装点自己的天地。我并没有恐慌,这是社会上追星现象在学校的正常反映。他们不同于社会狂热追星族,那些青年人崇拜歌...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三年一大“文化现象”,是追星潮涌。不过,我之看法,人们对“追星族”的界定并非科学,对“追星族”的责难也欠公允。据本人考察研究的结果,仿效歌星、歌带公布排行榜的方式,将“追星族”列排行榜如下:第一位,“冠军级”人马,是某些官员。他们不仅追星,而且捧星。追是为了捧,捧了好再追,  相似文献   

6.
偶像崇拜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现象,学界主要以批判的视角展开分析,认为偶像崇拜在价值导向等方面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然而,偶像崇拜的背后映射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诉求,偶像崇拜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因此,要厘清偶像崇拜从赋魅到祛魅、从感性到理性、从摒弃到扬弃、从制约到规约的辩证认识过程,全面认识偶像崇拜的辩证本质,从而帮助大学生拒绝“躺平”、拒斥“佛系”,充分发挥偶像崇拜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星一多,他们的姓名用字如果不规范,不统一,而是忽此忽彼,不仅会让人弄错,也给报刊编辑增加了诸多不便与烦恼。那些个成千上万的歌迷,影迷,乃至“追星族”,“发烧友”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吧。  相似文献   

8.
聂黎萍 《江苏教育》2023,(12):48-50
偶像崇拜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人对偶像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泛偶像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中小学生常常会陷入偶像崇拜的误区。班主任要理性看待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充分发挥偶像崇拜在中小学生情感发展、价值认同和追求方面的作用,挖掘偶像内在的人格品质与精神魅力,突出教育引导和榜样优化。班主任应将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偶像榜样化”和“榜样偶像化”,增强偶像的教育性和榜样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家有“古典派”和“新时代”之分,这“古典派”吗,自然是我了。“新时代”则是我给爸爸和妈妈下的定义,为什么叫古典派和新时代呢?请听我慢慢道来。我的爸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他是任贤齐、张学友的铁杆“发烧友”。无论爸爸做什么事,有多重要,只要听到他所崇拜  相似文献   

10.
流行前线     
如今这文明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是何其的精彩与丰富,什么都讲“流行”:音乐流行,追星族流行,时装流行,电影流行……有了平常日子里关于流行的观点……永远的披头士音乐,本来不但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但自有了“流行”之后,人们的眼光流行到明星的相貌与个人生活上,外在的喧宾夺主,造就了追星族的蜂拥而至。其实这个世界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偶像崇拜的世界,这与人们追求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可现在却有言道“智慧本非偶像所需”,而中国古人所谓“貌比潘安,才比子建”,把才貌完全扯开的做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列为另类,而不是别树新帜,所以中…  相似文献   

11.
“追星热”忧思录王承先“追星族”、“发烧友”这两个词自去年起,在不少报刊和杂志上反复出现,使用频率很高。笔者查阅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汉语新词词典》,却遗憾地没有找到这两词的条目,只好惊叹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和国人创造新词的本领。为论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发表具名文章,列举追星族冠军及以下排名。谓第一位的冠军属某些“捧星”的追星族官员;第二位是企业老板经理群;第三位是传媒人员;第四位是“大款”,第五位才轮到无知青少年。评论家曰:这颇合于运动的发展规律,叫做:官员倡导,企业赞助,舆论鼓吹,骨干带头,群众响应。可谓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3.
王宁 《班主任》2023,(1):60-63
<正>追星是偶像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偶像崇拜是人类产生于远古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心理、文化现象。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到近代社会的伟人崇拜,偶像崇拜的类型和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偶像崇拜现象在人类社会的代际间不断传递、轮回,从来不曾消失过。随着影视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影视歌明星成为大众仰视和追逐崇拜的对象。近年来,随着一些综艺节目的兴起,资本也乐于开展一些“造星”活动,形成一种影视歌明星+粉丝的“饭圈文化”。这种“饭圈文化”近些年有低龄化趋势,许多中小学生卷入其中,有些不健康的“饭圈文化”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也需要对学生追星行为予以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不会在喧嚣的盲从中迷失自我。那么,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盲目追星到理性选择偶像崇拜对象,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呢?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一些新闻媒体由于受利益驱动,过分渲染一些演艺界的“星们”、“腕们”,似乎他们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宣传的内容也无所不包,大到“星们”、“腕们”的婚姻状况,小到饮食起居,兴趣嗜好,可谓全方位、多侧面、煞费心机,而对那些真正称得上中华民族“脊梁”的科学家们的科技业绩,却惜墨如金,致使我国许多在世界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且响当当的科学家,在我国却鲜为人知,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堪忧。现今在青少年中出现的“追星族”现象就是误导之一。许多中学生谈起“四大天王”、“紫薇”、“小燕子”来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5.
黄正平 《江苏教育》2023,(12):60-62
<正>偶像崇拜会对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积极意义在于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提升人生境界;但过犹不及,如果学生偶像崇拜过度,甚至达到痴迷、狂热状态,则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做到“贵在理解,重在引导”。一、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贵在理解所谓偶像崇拜,就是指人们对追捧、喜爱、欣赏的人物或形象产生欣赏、钦佩、爱慕、迷恋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6.
追星这种现象 ,对于我们初中同学 ,是再熟悉不过了。近年来 ,追星已成青少年的一种时尚 ,一种潮流。在我们的校园中 ,也刮起了一股追星“流行风”。“追星族”正是这流行风的代表。“追星族”的一举一动 ,不会引起人们的赞叹 ,只会被人们当做笑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追星族""超女热"等偶像崇拜行为。为了全面了解当今少年儿童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11年5月在全国开展了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情况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消息称,历时近一年完成的"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报告"显示:少年儿童最崇拜的偶像是歌星(37.0%)、影星(20.5%)、体坛明星(10.3%)。而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英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等均为3%左右,科学家只有2.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的生理渐趋成熟,开始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自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话:选编这个栏目决不是鼓励大家去盲目“追星”,而是希望从这两篇“追星”的文章中去领略一下如何追星。扬中中学严华银老师为《巴乔——风采依旧》写的简评可谓精辟,完全可作为“追星宝典”。希望对“追星族”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偶像崇拜,既不同于历史上的宗教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也不同于建国以来的道德模范崇拜、领袖人物偶像崇拜,而是以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明星崇拜”(pop worship)或“名人崇拜”(celebrity worship)。这种崇拜现象看起来感性大于理性、娱乐性大于人生价值体验、消极大于积极,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人因极度追捧明星而出现行为异常、心理变态、人格异常的现象,从而引起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担心。  相似文献   

20.
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尤为明显,它是一种特殊群体中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