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审美心理要素,可以启发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更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语文教育应该发挥它促进人性真、善、美品质形成的功能;青少年在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是出自人类本身自然特性的冲动;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语文教材中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三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第一条中指出,要初步养成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相同条目中指出,要使学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并在选修课程3(旅游地理)的标准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出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出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的活动建议。地理审美情趣教学较以前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应加以研究。养成以及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其教学理论与支持主要有三方面,即教师要知道地理景观构成原理、掌握地理景观审美… 相似文献
5.
6.
7.
8.
美术课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教师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审美情趣”的教学均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要求和活动建议。除了利用好地理教学资源、知道地理景观构成原理,掌握地理景观的审美体系外,地理教师理解地理景观的审美心理,对提高学生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十分有利。本文就此做一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周卫红 《中学英语之友(高一版)》201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健康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必备的课题,教学中可以通过感、读、 相似文献
11.
吴晓棠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1):49-52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格必须通过有目的的审美活动来实现,而审美心理的后天获得性,显示了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语教育自然而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119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多氛围启发想象,感知美的画面;多角度体会情感,领悟美的意境;多形式品析词句,把握美的语言;启发探求理趣,理解美的哲理;多策略链接拓展,积淀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14.
15.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使情操、品格受到感染、熏陶的过程,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过程。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必然性,并探讨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18.
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方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越来越跟不时代的步伐,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早日适应新课改,不转换教育教学观念,结果只能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理念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应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内驱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创设音乐情境,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的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王碧峰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4,(3):8-9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网络与读图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阅读采取了快捷的态度。时常在传播媒体上见到、听到“眼球文化”这个词,就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快餐文化,它正是网络、读图时代的文化现象。所谓的“眼球文化”,其实就是强调对视觉形成强烈冲击力但无须动用人们的思维与想像的一种快捷手段。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