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逸"是中国古代美学中一个独特而又蕴涵复杂审美旨趣的范畴,它从一个普通的语词发展到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美学范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演化过程."逸"代表了中华民族寄情山水的高远韵致和对不凝滞于外物的道德品格的追求,更是中国士人的一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2.
"逸"和"趣"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的范畴之一,二者共同形成的合体范畴"逸趣"成为古代诗人休闲文化的一种独特追求和审美品格。从朝堂之上、山林田园、江湖之所,处处可见古代诗人雅士的美学踪迹。"逸趣"合用,成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重要艺术表现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古代文艺的创作和鉴赏。  相似文献   

3.
以李白的歌行体诗篇为例,探究其诗歌“雄”“逸”的审美特征。“雄”的审美范畴主要是从李白歌行体的内容、句式、意象及营造的神仙境等进行分析,“逸”的审美范畴则从诗歌抒发的流畅自然和透彻真实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李白诗歌“雄逸”之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逸”是中国古代美学中一个独特而又蕴涵复杂审美旨趣的范畴,它从一个普通的语词发展到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美学范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演化过程。“逸”代表了中华民族寄情山水的高远韵致和对不凝滞于外物的道德品格的追求,更是中国士人的一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5.
"逸"作为审美范畴由唐代提出,但真正将其发挥到极致的,是历史上的宋元时期。"逸"在宋代的"神逸之争"中因文人画的出现而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元代四大家又将高扬主体情志之"逸"的内涵发展到了极致,可见宋元美学对"逸"的推崇。"逸"的升腾标志着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对理学的思想统治是一种异己的、破坏性的力量。但对"逸"过度推崇,以贬损、否定客体来高扬主体,以与客观现实相背谬、相抗衡来舒张自我主观世界,则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和影响,甚至将"逸"引向狂怪、幽僻的歧路。  相似文献   

6.
倪瓒一生虽无关于画学的理论专著问世,但偶见于其诗文、画跋中那只言片语"逸"的言说,加之萧疏简淡、独创性灵的"高逸"画风,却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风范.文章梳理倪瓒绘画中"逸气""逸笔""逸格"之间的关系脉络,蠡测其"逸"诸因素之间的内蕴关联.  相似文献   

7.
<正>"逸笔"的提出见于元代倪云林的题画。题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者也。"这段话语成了文人画自我标榜的法典。"逸"很早就是中国艺术评论中的一种标准,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就将评画标准定为"能、妙、神、逸"四种。何为"逸"?他举了王墨的例子,说王墨醉醒之后"即以墨泼,或  相似文献   

8.
墨戏画属文人画范畴.在创作主体这一方面来说,最突出的便是游戏态度;画家以随机触遇的感兴为创作动因,而不事先构思,惨淡经营;墨戏画力求摆脱既成的"格法"程式,不求形似,逸笔草草,重在创造新颖奇特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9.
“逸”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逸”是一种人生态度与艺术审美的自由创造,而“逸”在中国画的形式审美取向上则主要体现在于对程式化的画法之逸出或超越,脱略规矩方圆,超越一般的艺术表现程式,进入一种审美创造上的自由天地。“逸”虽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画的至高品格和绘画美学的一种境界追求,但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思想变迁,“逸”的审美批评话语在各个时代中的美学内涵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或侧重,具有一种历史性衍化迁替的话语特征。同时,“逸”的表征形态不是惟一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重新梳理研究的,厘清这种审美思想衍化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规律,对于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唐代人们的审美文化意识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对形式美的大张其帜之后,达到了形意融合、一片天然化机的“神”的层位,而到了宋代,超越甚至否定形似,重在表现主体脱略凡庸、高远淡泊之情怀的“逸”则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及至元人则将高扬主体情志之“逸”的内涵发展到了极致。本文揭示了唐宋之际由“神”到“逸”的审美文化意识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长安信托—鸿逸1号2013年以103.32%的收益高居年度私募收益率排行的榜眼。与排名靠前的泽熙等业界知名的私募相比,鸿逸几乎没什么名气,公司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张云逸甚至称之为"草根选手"。但这并不妨碍鸿逸取得佳绩,也正是在毫无压力的放松心态下,鸿逸于2013年打了一场翻身仗。对于2014年市场走势,张云逸表示"肯定有行情",他看好一季度的春季行情,他同时表示消费、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而中国绘画中的"写意",尤其是"大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画法由来已久,它是一种观念,经过思维、思想过程和沉淀,在中国艺术大范畴中具有普遍意义。元倪瓒所谓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表胸中逸气"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即我们追求的"大写意"。清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齐白石则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15.
逸的精神是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逸品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在魏晋时期,逸的精神表现得最为充分,它是个体的超逸精神,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完全自由豁达的精神境界,以自然为尚、以简为尚,最终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宇宙诗境。逸品作为书画品评的标准最早出现在李嗣真的《书后品》中,之后历代的书画家对其有过不少的评论,时代不同,逸品的地位和意义也有所差别,但逸的基本精神是没有变的,那就是崇尚自然,提倡个体的超逸精神,反对成法的束缚。历史发展到今天,逸的精神和表现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它依然是书画家们的最高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逸航,男,5岁。聪明可爱的他常常会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和举动,让人感动之余顿生欣慰之感。这不,逸航又有了"卖书"的念头。一、起因晚饭后,一家人坐在沙发上收看电视《感动中国》,逸航也津津有味地看着。看完香港慈善家李嘉诚的事迹,小逸航腾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感慨"地说:"我要挣很多钱!"  相似文献   

17.
《诗经·小雅·车攻》记周王狩猎于甫田泽,曰"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说者皆读"失"如字,失之。今案"失"当读为"佚"。上古失读审母质部,快读喻母质部,审喻旁纽,质部叠韵,二字音近相通。《公羊传减公二年"佚获也",释文曰"一本作失"。《尚书·盘庚》"惟予一人有佚罚",伪孔传曰"佚,失也"。佚、逸通用,《说文·部》曰"逸,失也"。旧谓马之奔突不驭曰"扶(逸)"。《国语·晋语》"马逸不能止",韦昭注曰"逸,奔也"。《苟子·哀公》"其马将失",杨惊注曰:"失读为逸,奔也。《家语》作马将佚也。"诗曰"不失(佚)其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了现代汉语"体"范畴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体"范畴研究表现出的趋势和特点,同时也指出了现代汉语"体"范畴的研究中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旨在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研究理清脉络.  相似文献   

19.
探讨《文心雕龙·才略》"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的深层内涵。通过分析六家对这段话的不同理解,综合作者在其他篇目中的观点,以及钟嵘、黄侃及罗宗强等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出一个较为新颖的观点:"景纯艳逸,足冠中兴"的"艳逸"既是对郭璞诗赋作品思想獉獉上的简要概括,也是对其诗赋艺术獉獉成就的高度提炼。  相似文献   

20.
逸少的《兰亭集序》以其珍贵的书法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流传百世,那一次兰亭集会,更让世人慢慢品懂王逸少人格中透露出的书法气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也逐渐让我们读懂了东晋风骨的魅力和时代的无奈之感。本文将从逸少情入手,明会稽之"乐",析忽来之"痛",解千古之"悲"。从兰亭到逸少风骨,读懂风雅背后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