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邓宏忠 《高中生》2009,(20):11-11
点题的具体做法是:一要不断出现点题词句,命题作文主要点标题或主题,话题作文主要点话题或主题,材料作文主要点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或主题。文中点题、扣题字眼出现的次数宜多(也不能过多)不宜少,以给阅卷老师带来强  相似文献   

2.
孙茹英 《高中生》2012,(24):4-5
正考生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点题,就能大大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因此,考场作文点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考生作文时要特别注重运用点题之笔:①不断出现文题词语(命题作文紧扣标题、话题作文紧扣话题、材料作文紧扣主题),告诉阅卷老师"我的作文没有偏题"。②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何谓关键处或醒目处?标题本身自然是,开头、结尾肯定不能忘,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段尾分别点题。是议论文的,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时,要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相似文献   

3.
邓宏忠 《高中生》2009,(10):11-11
点题的具体做法是:一要不断出现点题词句,命题作文主要点标题或主题,话题作文主要点话题或主题.材料作文主要点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或主题。文中点题、扣题字眼出现的次数宜多(也不能过多)不宜少,以给阅卷老师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二要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标题、开头、结尾等)点题。是议论文的,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之时.可以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相似文献   

4.
拟题目是学生将自己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考、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也是展示自已个性风采的一次机会,也是给阅卷老师第一眼所到之处能否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给话题作文拟个好题目是很重要的,是话题作文写作的第一步骤。  相似文献   

5.
考生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点题,就能大大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因此,考场作文点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单独命题,作文实行网上阅卷,这给我们的考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网上阅卷除了文面之外,还存在着快速阅卷的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取悦于阅卷老师,抓住阅卷老师的心,是考生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是由很多“点”组合的,如果能使这些“眼睛”亮起来,考生的作文就会大放光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亮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角度要“可眼”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是很宽泛的,但是考生如果对话题泛泛而谈,往往会像“政治家的眼睛,大而无当”。《围(城》)因此,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力求“一针见血”。如…  相似文献   

7.
拟题目是学生将自己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考、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也是展示自己个性风采的一次机会,也是给阅卷老师第一眼所到之处能否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给话题作文拟个好题目是很重要的,是话题作文写作的第一步骤。首先、确立拟题思路,结合文体特点巧拟题。拟题前学生要先认真看懂话题作文给的提示文字(一般会用优美并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创设一个情景或者提供几个角度,从感性或理性认识中引发我们对自己经历体验、见闻感受进行联想想象…  相似文献   

8.
在考场上写好应试作文,并要在评卷老师较有限的阅卷时间里得到一个高分,点题是十分必要的,但又要点得恰到好处,不露痕迹。笔者认为考生在写作时不如采用“五处点题法”。下面用一则话题作文的实例,来展示“五处点题法”的技巧。作文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阅读正文的强烈愿望和兴趣,特别是现在中考作文大都是给你一个话题,让你围绕话题进行作文,这时拟一个新颖别致的好题目,不仅给文章增色,而且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此,给文章拟定一个好的标题非常重要。我们要重视话题作文的拟题,需做到“三要”:  相似文献   

10.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海棠本不引人注目,但是因为有红红的花蕾就吸引了大家的眼光。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尤其是中考作文,想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文章中心是否切题,就需要你在作文中恰当地点题。我多年参加中考阅卷工作,发现很多同学的文章立意不错,但是缺少前后的点题,让人感到文章与题目或话题联系不紧密,这  相似文献   

11.
张爱巧 《现代语文》2009,(6):156-157
话题作文是近儿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直采用的作文测试形式。“自拟题目”则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文的内容,把“产品”推销给阅卷老师,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应该拟一个生动贴切的标题,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一亮,让他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其实,这句话也有形无形地反映着考生对考场作文评分的一些看法和“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究竟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令自己和阅卷老师都  相似文献   

13.
作文的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后人常谓文中点题之句为“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属主观题,其评分不同于客观题,阅卷老师的主观印象也是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因素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取悦阅卷老师的办法,以供参考。一、一见钟情法拟一个漂亮的标题,巧用文章题记,写好文章开头,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一)拟出漂亮的标题高考作文往往要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尤其是话题作文。标题好就如人有一个好面容,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的感受。如:《还地球一张俊俏的脸》,就借助话题“脸”来命  相似文献   

15.
蔡姝君 《文教资料》2007,(4):117-118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如同一双美丽、灵动的眼睛,它能迅速激起阅卷老师的好奇心,使阅卷老师怦然心动;同时,好的标题还能为作者提供一个便于写作的明确的支点。所以,“题好一半文”,要写好作文,拟题是关键的一步,而运用引用法给作文拟题,不仅能增加文章的文采,还能激发起阅卷老师丰富而又美好的联想,赢得阅卷老师的“一见钟情”。唐诗、宋词、元曲,俗语、成语、格言,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无以伦比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巧妙地“拿来”为话题作文拟题,既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又能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章…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其实,这句话也有形无形地反映着考生对考场作文评分的一些看法和“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究竟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令自己和阅卷老师都满意的作文呢?我相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可以用绚丽多姿的语言感染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翻一翻近几年的中考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阅卷老师总是偏好有创新有特色的文章。正因为这一点,考场作文如何力求一个“新”字,粘住老师的眼睛,拨动老师的心弦,至关重要。我们可从结构、语言几个方面努力,对考场作文进行创新“包装”。一、结构的“包装”在文章结构上避俗求新,精心“包装”,给文章披上一件迷人的外衣,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是考场作文的关键。而创新的结构总让作文从众多的考卷中脱颖而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考场作文结构形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包装”:1、题记。在作文的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摘引一段简洁…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这句话对考场作文来说,考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那么,这种“认可”从何而来?这个“良好的印象”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显然,等到作文写完之后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为时已晚。高考是神圣的,也是残酷的。一篇高考作文的成败对学生语文成绩影响极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作文备考。在作文备考中,要努力打造自己作文的个性亮点,要考虑到批阅作文人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那么你的作文如何做到取悦于阅卷人,让评卷人“暗点头”呢?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文章比做人,那么内容就是血肉,结构就是骨架,而主题则是文章的灵魂。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作文的训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面对着波谲云诡的考场作文,考生如何以“先声夺人之势”.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引领阅卷老师的思维,夺取语文的“半壁江山”呢?显示鲜明的作文主题则是达到这一途径的“关键之中尤为关键”者。  相似文献   

20.
作文在语文中考中占分比重较人,是中考的重头戏。但有些考生在是考作文中却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发现,这些作文往往存在一些“硬伤”。关于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的第一印象。近年中考很多省市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