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意于佳”是书法创作的基本方式,“无意于佳”是书法创作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在书法创作上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两者无法分开,没有“有意于佳”,书法创作无规律可循,没有“无意于佳”无法涵盖另书法这门特殊艺术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张宇白 《函授教育》2001,(4):106-107
谈到书法创作,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细究起来“传统”可分解为两个意思:一是“书法的传统”,另一是“传统的书法”。两者显然是两码事。大家在许多问题上的争论,都与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把两种意思混淆有关。我们就分别从这两个概念说起。  相似文献   

3.
在中晚唐时期的书法界,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僧人,特别是禅僧中一大批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并且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偏爱草书。本文着重分析中、晚唐禅宗与禅僧书法的形成、禅僧书法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中晚唐时期的书法界,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僧人,特别是禅僧中一大批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并且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偏爱草书。本文着重分析中、晚唐禅宗与禅僧书法的形成、禅僧书法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最近,部分书法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如何从临帖过渡到创作这一现实问题,本人结合历代书法家的创作经验,并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书法教学和书法创作的一点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粗略地谈一谈这个问题。 临帖到了一定阶段,可与创作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用笔、结字与整帖作品的把握能力,还能增强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自觉性。 通过临帖,我们对某种具体技法比较熟练掌握之后,自己便会有意无意地根据文字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作品,这种独立从事完成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劳动就是书法创作。 书法创作,除了掌握用笔、结字等技巧之外,还必须懂得章法、格式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书法形象的基本特征,书法意象是生命的意象,是书家人格化的象征,书法创作中的意象思维是指导书法创作者进行创作的重要思维形式,意象思维在书法欣赏过程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清德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1):111-114,118
书法创作行为及书法风格的形成是由书家审美趣味决定的,从创作到风格语言确立这一过程中,书家时时面临审美选择取舍,影响书家审美趣味及创作指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时代风尚,地域文化图,物质因缘,利益驱动,从众心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有意于佳"是书法创作的基本方式,"无意于佳"是书法创作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在书法创作上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两者无法分开,没有"有意于佳",书法创作无规律可循,没有"无意于佳"无法涵盖另书法这门特殊艺术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由来及其独立的性格以及“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之于书法的意义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最主要的开创者——陈振濂先生为构建“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所做的艰苦探制.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了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独特优势,是迄今为止关于学院派书法创作研究较早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岳杨光辉 《时代教育》2006,(12):179-179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先后传人日本、朝鲜等国。它是依附着中国汉字,既要依循它造型的特点去书写,又可通过其艺术构思,调动其艺术手法去创作。作为书法作品,当以神采为主,形质次之。正如《文字论》日:“深识书者,惟又见神采,不见其形”。这就是书法最大的特点,书法也可把它抽象,以点、线的交融去发挥,去表达,融人自己情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书法创作观念的更新,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意境更为深远,书法创作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同步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书法教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如同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一样,书法教育也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创作水平提高了,反过来又要求欣赏水平有新的提高.不断的循环往复,就要求书法教学在每个阶段都有新的内容,以适应欣赏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书法创作作为近现代书法理论中出现的概念,从字面含义来看,它由"创"与"作"两个方面构成。所谓"创",有"首创""独创"之义;所谓"作"则有"操作""书写"等解释。因此,笼统地讲,书法创作是指书法创作者生产、制造独特书法作品的活动过程。而在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并没有"创作"这一概念,古人更多的使用"书""写"或"作字"来指称今人所谓的"书法创作"行为。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昭示着古今不同的书法立场与追求。传统书法理论更多使用"书写"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中国书法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在过去,书法只是作为学问修养的一种表现,如今的书法艺术已经被社会公认为一门纯艺术。从过去的书斋文化走向展厅文化,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书法成为一种"竞技"项目。文章围绕着"展厅书法创作"这一主题,对当今书法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思考。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经历了由书写到书法再到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书法创作的意义尤为重要。文章就从书法创作的特点、方法和准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书为心学——论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作主体的心理因素对书法创作有重要影响。根据对书法创作活动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我们可以将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归结为五大方面:动机关乎书法创作的乖合,情绪酿就书法创作的气韵,思维提升书法创作的效能,气质影响书法创作的风格,价值观奠基书法创作的品质。关注书法艺术创作心理,有利于我们创造出更符合科学规律和历史检验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书法与绘画自古就有的特殊的亲缘关系、书法和绘画中那共通的特异的笔墨意境、以及书法作为一种特别的创作元素直接参与绘画创作三方面,来探讨书法对绘画自古以来所产生的微妙影响和独特表现力,来感知书法对绘画创作中美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书法的创作思想、艺术表现手法受楚辞影响,在神韵上与楚辞相契合,其艺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现代书法作者可通过研究楚辞,汲取其精髓,以丰富现代书法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创作是书法艺术的最高阶段,它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自成面目。文章就如何实现书法学习的创新,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人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传统流派,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文化价值。然而,在当代书法创作中,古代文人书法的元素和风格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当代书法创作中存在的古代文人书法缺失现象,提出加强古代文人书法传承和融合、增强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教育和文化自觉等解决方法。同时,分析当代书法艺术家采用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以及如何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书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求现代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着眼于长远的观点,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内涵,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书法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