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祠庙的造像□段玉明中国祠庙造像与中国民间信仰的散漫不规一样,也是散漫不规的。这种散漫不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造像有无并不确定;第二,造像形制决不统一。佛教和道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偶像崇拜宗教。所以,在佛寺和道观里,造像是缺之不可的。即使是在呵佛骂祖...  相似文献   

2.
巴中是川北门户之一,是中原由米仓道入蜀的必经之处,是四川摩崖石刻造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研究四川石窟的源流问题,必须从巴中摩崖造像入手.巴中的摩崖石刻造像始凿于隋,盛唐达到鼎盛,唐天宝以后逐渐衰落.其造像风格和造像内容多由中原经米仓道传入,与同是川北门户的广元地区石窟有较大的不同,对四川腹地的摩崖石刻造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敏 《中华文化论坛》2003,3(4):131-134
传曾为释迦牟尼授记的锭光佛,其造像在犍陀罗地区和中国早期石刻造像中偶有所见之外,在四川地区可谓闻所未闻。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中,有此唯一像龛,其服饰、手印均有别于其他佛像之艺术手法,本拟就其造像特色,兼及锭光佛造像的时代、题材内容及相关问题作初步考略。  相似文献   

4.
当下,祖师爷信仰鲜活的存在于民间武术之中。民间武术祖师爷信仰跟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心理有密切关系。民间武术祖师爷信仰彰显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它为民间武术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的功用。对民间武术祖师信仰的社会与精神价值进行充分发掘,对原有的逻辑形成超越,可以为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传统之创造转化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在滇蜀地区有着广泛的考古分布,这些考古材料显示了汉代滇蜀地区与缅甸、天竺的佛教信仰及艺术传播之间存在联系。笔者认为,早在汉代之前,西南交通的滇缅道就已经存在,具有相当古老的历史。随着一世纪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造像开始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并逐渐通过滇缅道传播到滇蜀地区,与当地的早期道教和神仙术信仰融合。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滇蜀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出现最早,长江中下游后来出现的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应是通过西南滇缅道间接传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石窟造像是中国佛教造像中显得特别辉煌壮观的一枝奇花。中国石窟,早期(南北朝)可以山西云冈石窟为代表;中期(隋唐)可以河南龙门石窟为代表;晚期(五代、两宋)可以四川大足石刻为代表。这就是所谓中国“鼎足而立”的三大石窟。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东距重庆市160余公里,西距成都市270余公里。县境内保存着大量的唐宋石窟造像。因它在表现形式上以摩岩为主,还有石窟和圆雕等多种形式,敌人们习惯把它统称“大足石刻”。现存造像最早的是唐永激、乾封年jbl(公元650——668年)的尖山子造像,但以南宋造像最多,约占总量的80…  相似文献   

7.
独具特色的大足石刻艺术□陈国生重庆大足石刻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石刻群,始于初唐,经中、晚唐,前、后蜀盛于两宋,延续于明、清,保存了以佛教为主的宗教石刻100多处,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共有造像1030个龛窟,6万余尊,其中宋代造像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
略谈宝顶山摩崖造像的哲学、伦理思想郭相颖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一处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上。建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约为1179年至1249年)。它是由出生大足米粮里的南宋高僧赵智凤,以毕生精力主持营建的一座...  相似文献   

9.
四川安岳大般若洞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刻造像是历史的产物,不乏代表性.其洞顶的奇异字"人人"全国罕见,具有唯一性,堪称传达儒释道三教合一内涵的独特符号.因此,解析这些造像的构成关系和揭示其文化背景,破译"人人"这个奇异字,有助于对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小强 《寻根》2007,(6):76-78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沿袭着丝绸之路的文明,吸收了华夏文化众多因素之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石刻造像,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特色屹立于石窟寺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1.
温州民间神祇信仰众多,史上处于国家主流意识控制的边缘地带、浓厚的图腾和信仰传统、移民性的历史传统、功利性的文化传统是造成温州民间神祇信仰众多的主要原因。蕴含在神祇信仰下的民众意识有:对自然的依赖意识、慎终追远的宗法意识、报恩意识、孝悌道德伦理意识、因果意识、优良官宦需求意识、美好人格追求意识等。民间神祇信仰在市民社会生活中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又有某些消极作用。民间神祇信仰呈现出良俗将仍处于强势地位、民间神祇信仰中的文化意蕴会得到进一步彰显、部分民间神祇信仰活动迷信色彩会更加浓厚、功利性特征必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新的信仰内容和形式会不断出现的态势。要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观音菩萨,又作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取"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之意,乃四大菩萨之一,颇得民众崇敬供奉。因此,在传播佛教文化中,民间对观音的崇敬、追捧远在其他佛教神祗之上。而观音的造像从印度舶来后,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并开始逐步演化,其宗教形象也开始添入了中国元素。尤其至宋、元时期,其造像特色完全融汇于陶瓷工艺作品中,以至于宋元制瓷工艺,以近乎于"沉静雅素"的特征而遐名,在中国陶瓷史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本文试以分析首都博物馆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观音造像作品为例,来阐释宋元青白瓷观音造像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徐义强 《寻根》2006,(4):58-61
“王爷信仰”是闽南和台湾最为独特的习俗。王爷信仰在闽、台地区十分普遍,并且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台湾,设庙祀神最多的是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居第二位的就是“王爷”。王爷是地方性、乡土性的神,通过探求王爷信仰的源流,可以看出闽台文化和民间信仰双向互动交流的图景,王爷信仰的传播与反向传播的互动,彰显出了闽台文化同源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间信仰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信仰传统,本文利用方志资料,对清代温州府境内的民间信仰分为天下通祀、地方祀典及祀典之外的民间信仰三类进行概括、介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间信仰与国家祀典的关系,指出清朝政权通过吸收部分民间信仰进入祀典对百姓进行教化,而民间信仰又尽量迎合国家祀典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刘俊起 《寻根》2005,(1):28-34
本文试图通过对盘古山盘古神格建构过程的追溯,对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地方文人与政府三种社会力量对民间信仰的不同态度及其互动进行分析,进而审视大传统、国家权力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天地和合,万物共生,“和合”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追求和平、和谐、和睦的精神,在此影响下“和合神”信仰在民间诞生。“和合神”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受到广泛的尊崇,其家族庞大:一是宋时信仰广泛的万回;二是僧人寒山、拾得;三是信仰范围较小的“和合神”,如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和丈夫冯宝,《和合宝卷》中的路遥和马力;四是神话传说或道教文献中的“和合神将”。其信仰内涵也随着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有家人团圆、姻缘美满、发财利市等方面。至雍正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和合神”受到官方认可,定于一尊。这四类“和合神”身份虽复杂多样,但都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来回转换,最后由民间神祇上升为官方正神。  相似文献   

17.
闽王信仰也就是对以王审知为主的固始籍入闽群体的信仰,是流行于福建、台湾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学界已有的相关成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对王审知等人的入闽、开闽史实的复原性研究;二是将闽王信仰作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宗教信仰性评析。以闽王信仰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郑剑顺、冯志华的《闽王王审知的民间崇拜》,杨浩存的《略议闽王信仰的现实意义》,周建昌的《试论王审知的神化》,吴诗池、李秀治的《从“南陈北薛”悬案谈起——兼谈薛岭龙源宫祀王审知之谜》(均载何乃川主编,厦门薛岭龙源宫管理委员会、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编:《厦门龙源宫开闽王信仰研究文集》,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在视角上,没有过多地探讨闽王信仰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闽王信仰进行阐述,以探求其在豫闽台三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探 《华夏文化》2010,(1):45-47
<正>信仰体现了个体对生命最高价值的追求。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中国民间信仰在农村根基深厚,影响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间信仰环境的宽松,在广大农村民间信仰成为非常活跃的现象,呈现出繁荣的趋势。因而,关注民间信仰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和谐,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乐山看佛     
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逾千年而不衰,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卓越的成就,广大密集的分布而著称于世。中国仅千佛洞、千佛塔、千佛岩、万佛堂、万佛崖、万佛石窟就达37处之多。四川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绵延长达半里以上,全崖石刻佛像多达1万7千余尊,令人遗憾的是,因修公路造像被毁过半,现仅存7千余尊;古都洛阳龙门山有万佛洞,洞内南北两壁刻有1万5千余尊佛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穴53个,造像多达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的达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敦煌莫高窟南大佛高26米,北大佛高33米,…  相似文献   

20.
白族不但是一个善于营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艺术创新的民族。在大理几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白族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崇圣寺三塔、剑川石窟石刻造像、南诏铁柱、《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