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20):159-159,179
什么是"美"?美在哪里,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我们认为一些事物美另一些事物不美?为什么同一事物我观赏时认为美而他观赏时却认为不美?我们评价事物美与不美的依据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美又是否真的存在,存在的形式又是什么?本文以为,"美"是对事物存在和发现的整合。它以事物的基本存在为前提,以个人对事物的基本发现为基础,以心灵的特殊感悟为依据。美具有一定相对性,同时美还受到个人生活阅历和世界观、道德观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吃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可以分为两种: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当发现某一新鲜事物时,吃货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对于植物学博士史军而言,自己热爱的这门学问中的研究对象虽然不能直接食用,但却可以帮你“吃出生活的真滋味”.  相似文献   

3.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4.
幼儿对自然的热爱(社会品质)需要潜移默化的进行培养。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挖掘事件中的教育价值。对于随机发现的活动中教师要乐于与幼儿共同发现探讨问题,始终把欣赏的目光投向幼儿的发现,在发现中要注意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重要角色。鼓励幼儿主动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表达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接纳幼儿对喜欢事物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庆 《发明与革新》2014,(10):38-39
吃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可以分为两种: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当发现某一新鲜事物时,吃货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低段的写话教学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相似文献   

7.
只有观察并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进行思考.因为观察时着眼于表面现象,只有通过思考和联想才能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正达尔文在追溯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深有感触地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起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问题和事物。"这位发明了进化论的伟大生物科学家对兴趣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即兴趣开启了创新的大门。兴趣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学习中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加的积极上进。当一个  相似文献   

9.
吴伯梅 《知识窗》2011,(3X):72-73
<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的底蕴,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只有那些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英语看成是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激活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因此,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0.
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创作,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大设计作品观察,就带有中国色彩的作品寥寥无几和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乃至传统艺术不屑一顾的现象加以议论,从而引出文章主题“一个设计者要会去用本土语言去体现自己的思想,中国的设计作品就要有坚持‘中国设计一中国味’的原则。”虽然国门洞开,借鉴了不少西方的艺术手法,但要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虽然外来事物的渗入,但我们也要遵循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这一原则。通过“玉之韵”、“水墨灵犬”、“陈幼坚工作室LOGO”的一些成功案例,分别从文字、图形、颜色和编排四个方面上进一步阐述中国的设计作品要有中国的味道。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设计也一样,我们还不但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能体现中国思想的事物,还要在西方人的眼里去发现他们头脑中的“中国味道”,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1.拥有品位 每一个女孩都是特别的,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品位,品位并非与时尚或奢侈品挂钩,而是一个人观察事物时的态度,一个廉价的饰品只要戴出了属于它的男类,它也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品位。  相似文献   

13.
直观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对事物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直观思维是开发人们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两个经典直观思维的例子:一是地质学家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发现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二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吃海带汤时发觉口感不一样,之后他在海带里提取了谷胺酸物质,发明了今天我们做菜调味的味精。  相似文献   

14.
直观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对事物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直观思维是开发人们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两个经典直观思维的例子:一是地质学家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发现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二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吃海带汤时发觉口感不一样,之后他在海带里提取了谷胺酸物质,发明了今天我们做菜调味的味精。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在相互交往时,经常使用名片标示自己姓名和身份。而在元旦或春节前夕,人们则要互赠贺年片,以示祝贺、祝福。这两种用于社交的事物,都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且两者之间又有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或数量关系,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空间,数学的概念就是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建俊 《百科知识》2023,(15):89-90
<正>《火烧云》是小学阶段的一篇优美课文,主要向学生展示火烧云变化的整个过程,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展现了丰富的画面感,留给学生无尽的遐想,使学生对这番景象产生更浓的兴趣。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关注作者语言表达的特征和规律,在比较中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并灵活运用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感性认知和联想,让自己的语言焕发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体验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写话教学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新课标十分注重低年段学生的写话教学,它要求我们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们睁开眼睛,注视一切事物,竖起耳朵,倾听万物的声音,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理解生活的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上次我们对外星人在数数时最可能采用的进位制进行了探讨,这次我们要探讨外星人在事物分类方面与人类的差异。人类在事物分类上重血缘,辨亲疏,外星人也会这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