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名被试儿童每人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结果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两颗软糖。  相似文献   

2.
刘天旭  蔡秀山 《现代语文》2006,(11):119-120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200名幼儿园孩童召集起来,一人发给一块糖,并向所有的孩子许诺:如果在1小时内能够不吃掉手中的糖,1小时后,将发给那些将手中糖块保留下来的孩子一个人5块糖果。实验过程中,一部分孩子因受不住糖果袭来的阵阵香味的诱惑而吃掉了手中的糖,另一部分孩子因为那5块糖的诱惑,而将手中的糖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实验结束后,这群同样的孩童手里有了不同的结果:一边是两手空空,一边是喜捧糖果。  相似文献   

3.
左秀芳 《河北教育》2005,(21):32-34
“寒雪”(网名)已经几天没有回家了,尽管他知道,妈妈一定急的要命,并且会天天以泪洗面,但是他却故意让他们也尝尝“痛苦的滋味”,为的是报复剪断网线、禁止他上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文》2005,(8):19-19
这是一个寂静的午后。苹果花的香味,弥漫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镇小学的校园里。其中一个班的8个学生,被老师带到了校长旁边的一间很大的空房里。玻璃窗明晃晃的耀眼,鸟儿,飞过的痕迹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正当学生们强按住内心的好奇,凝神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时,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寂静的午后,苹果花的香味弥漫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学校园里。其中一个班的八名学生,被老师带到了校长室旁的一间很大的空房子里。玻璃窗明晃晃的,十分耀眼,就连鸟儿飞过的痕迹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正当学生们抑制住内心强烈的好奇,凝神等待将要发生的一切时,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相似文献   

6.
营养健康篇 宝宝天生喜欢甜蜜的味道,甜蜜的味道到底好不好?宝宝到底要不要吃糖?营养健康专家的为您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7.
蒯威 《教育文汇》2013,(22):29-29
这天早上,我在教室外走廊上跟身边孩子交谈的时候,小迪走到我面前,满脸忐忑地说:“老师,昨天我把钢笔借给同桌小杰忘记要回来,回家写作业时,只好用爸爸的钢笔……”说着,她把手里的习字册递到我面前。我打开一看,字很工整,只是笔画粗细不一,还有多处涂改、重描的痕迹。我知道了,她爸爸的钢笔该是美工笔、签字笔一类,这对一个刚学写钢笔字的孩子来说,实在不大适用。  相似文献   

8.
王伟瀚小朋友写的题材很特别,写的是吃糖果给自己带来的甜蜜与痛苦,并在甜蜜与痛苦中品味了人生。 糖果是不少孩子所喜爱的,这位小作者就是其中一位。他写自己吃糖果到了上瘾的地步,几乎是没有糖果无法过日子,直至发展到了背着家长偷偷地吃,最后“牙被蛀虫咬了一个又一个洞”而痛苦不堪,幸好治疗及时,牙齿才得到挽救。  相似文献   

9.
郑海玲 《教师》2014,(28):17-17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孩子随处都可以接触到网络游戏,在很多孩子的生活中,网络游戏已经代替户外游戏、玩具和电视节目,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就是上网玩游戏。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痛,甚至束手无策。本文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来探讨如何让孩子自觉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  相似文献   

10.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作为被试的4岁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研究人员进一步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精神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在上到中学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而只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的继续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涛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自我迟延满足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重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梁好 《班主任》2010,(6):57-57
一位老师批评了一个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说:“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老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我说吧,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我糖果呢!”  相似文献   

12.
卷糖果     
马晓佳 《山东教育》2008,(10):37-37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不久,对幼儿园的各种常规都在逐渐适应中,能够安静入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午睡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在床上滚来滚去,还有几个小声抽泣着想妈妈,让人一刻也不得安宁。我灵机一动,神秘地说:“谁想变成糖果啊?”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3.
孩子看电视,多少才算合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新媒体时刻都在更新换代。孩子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的确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我们都知道,电视既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同时也充斥着各种负面内容。听之任之的话,孩子必然会整天沉溺于电视。另外,网络、有线电视(提供了几百个频道,有些纯属成人节目)、电子游戏等,有时带着暴力画面,这就需要我们严格审查,禁止孩子接触不适合他们年龄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内衣店里周遥遥正在教女孩子怎么正确地穿胸衣.远远地.那个男生看着她。女孩子买下内衣走了.他还是看着她。  相似文献   

15.
神奇的糖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肯定是略知一二的。我们不得不佩服行知先生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我也发现"糖果"类的东西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的孩子来说,的确具有超越糖果本身意义的神奇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晓 《今日教育》2007,(10):37-38
到儿童保健科门诊来的家长,往往会问到孩子说话的问题。宝宝说舌是不是正常啊?怎样能够让宝宝说得更好呢?这些是妈妈们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儿童保健大夫关注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丁丹小镇所有的孩子此时正站在巫婆丁丹皮的红色小屋前,接受丁丹皮的魔法考试。 说是考试,其实只是一场游戏。 丁丹皮给了每个孩子一粒紫色的糖果。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糖果,而是一颖魔法糖果。  相似文献   

18.
梁黎 《家庭教育》2007,(11S):44-45
近十年来,儿童糖尿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来临之际。我们希望父母们能对儿童糖尿病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有所了解,让孩子健康成长,远离糖尿病的危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糖果与文学     
张传明  倪金 《现代语文》2007,(2):120-120
昔日的先锋派作家余华在十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兄弟》的上部里写到大白兔奶糖带给两个孩子的巨大幸福,他们把米饭放进嘴里和奶糖一起细嚼慢咽,感到口水和糖一样甜,和奶油一样香。那天晚上,李光头的母亲和宋钢的父亲度过了一个喧哗的新婚之夜,而由此变成了“兄弟”的两个孩子却捧着糖纸躺在床上闻着残留的奶香,准备在梦里和大白兔奶糖相遇。  相似文献   

20.
李镇西简介,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获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系"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4年9月,被成都市公众评选为"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主要著作有:《爱心与教育》、《心灵与诗》、《做最好的家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