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9月,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花园小学全校教师和学生一起迎来了国家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对课改,我们不能观望,不能等待。”这是花园人牢固树立的一个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花园人从蹒跚起步到飞奔逾越,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制定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只有纲要,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也没有经过培训上岗的现成师资,但它给予了学校和教师很大的自由度。我们注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联系,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术运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定了本学校综合…  相似文献   

2.
朱梅芳 《海南教育》2014,(22):78-78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其特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成为一门学生乐于参与的新课程。各个学校设立的课程都是不同的,是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全新的课程。我校“太湖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有着学校校本课程的本土性、独特性与自主性。面对这门新的课程,我们应该如何去开实施呢?如何让这门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3.
智慧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础,美雅是享受品质生活的保证。“智”与“美”的结合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思想核心。新课改理念下课程资源的整合实践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江苏省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从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起步,逐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学校社团建设活动型校本课程,并积极向部分学科教学渗透,开发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既保证国家课程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根据综合实践的这一特征,我们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十分注重校本主题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学校确定了亲近自然、了解自我、观察社会、追寻文化四个领域作为校本开发的主题。在学校进行的“家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教育导刊》2008,(8):F0003-F0003
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通过“行政推动、舆论拉动、课题带动、校本行动”,确立了“活动目标的课标化、活动内容的系统化、活动形式的单元化、活动评价的多元化”课程建设目标,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各学科结合学校文化,开发了具有学科特点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如:初一级“我看学校文化”的主题活动、初二级“生活中数学问题探秘”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活动探究所带来的乐趣。这两个主题活动在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了与会专家、800多位同行的高度评价,并于2008年6月9目的《番禺日报》专刊介绍。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内容打破年级,横跨学科,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文化,并在长江边建设了以“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地球村”,初步形成了综合化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手笔就是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结构,改国家“一刀切”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足”互为补充。但由于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课和学生自主选择,学分要求不高,更主要是不被计入各种考试,所以这一“足”成了短脚。有人戏称,如果说新课程改革新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校本课程是“弱势群体”,那独立于国家课程之外的校本课程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8.
围绕“手到、心到、发现、创造”八字办学宗旨,我们深入开展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课题研究,同时构建了体现学校这一办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就是面吧、石巴、木吧、纸吧、粉笔吧(以卜简称“五吧”)校本结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通过新颖、独特、有趣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开辟了一条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的渠道,不仅提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前所未有,这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从理论上基本认识了“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从实践上开展了积极探索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学校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管理工作上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已经向我们走来,“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课程形态,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和关联性最高,实施时涉及的课程最为宽泛的一种”,由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难点,更是一个绚丽的“亮点”。我们农村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上虽然有着办学条件差,教学软硬件不足,信息闭塞的劣势,但也有农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上优势,那…  相似文献   

11.
野菜变奏曲     
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校为本,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关注教师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评估了社区、学校资源、师生需要后,决定将校本课程先开设起来,在实践中再完善。我们将校本课程定位为“创新与传统”,这不是狭义的发明创造活动,而是拓展的、开放的,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校根据这个大的主体又设置了创造思维训练、泥塑、读经典、人文素养、心理健康、小课题与小科技等综合实践活动。现以“野菜变奏曲”实践活动为例来详细说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初步调查知野菜我们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这次实…  相似文献   

12.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1.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问题.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地避免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透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建构“立足三个岗位、弘扬四种精神、争做五好学生”为宗旨的校本德育课程,并设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教育场馆,在学生获得多元生活实践体验中,推动“生活·实践”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内容的双向对象化,在互为转化中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精神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一、“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的性质“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在我校整体课程设置中具有独立价值和功能。课程关注女生自身生活,培养女生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女性的品质,在兰州女子职校总的培养目标下,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这将促进理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学习自主化。从“女生与女性意识”的培养目标来界定,本课程应该是以品质教育为目标的综合活动课程。二、“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内容1.目标。课程总的目标是培养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走“常态化”之路。透过现状,我们不难找到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有内在因素。四大领域有机整合及综合实践与地方(校本课程)问整合度不高、指导教学的专业化问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指导方面等成为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育科学》2006,(11):F0002-F00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无教材、无专业教师、无课程标准的“三无”局面,肥城市教学研究室以开展校本教研为抓手,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科实验,多科受益”的巨大效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趟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更能关注学生个体,帮助其建立与社会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的实施往往依靠主题牵引与推进。数字创作是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基于数字创作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主题教学基本步骤是:引导学生设计作品—得到初步解决策略(积累素材)—完善解决方案(技能操习)—践行解决过程(作品展评)—优化解决成效,提升综合素养,其教学模型如图1。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始于真实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一所偏僻的山区农村初级中学,地处浙江省安吉县最西部,距离县城约35公里,交通十分不便。然而,近几年来,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成功出版了《古树名木》校本教材。由于教材源于学生“古树名木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级课程开发和管理给学校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是艰难的。实验区的教师们审慎地去触摸她,感受她;努力地去了解她,把握她;积极地走近她、驾驭她。大家热烈地议论着:在这一新领域中,教师应该做什么?面对着无数个难题如何跨越她?实验区的学校设计了“我健美、我快乐、我成长”、“我与学校和家庭”、“小鬼当家”、“传统与现代”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主题,这里每一个课题的确立都渗透了学校教师们的苦苦思考。本刊记者深入到实验区,策划了“国家级实验区校本课程开发专辑”。透过“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会”,我们看到了课程开发是如何选择活动主体的、是如何激发学校教育活力的、是如何体现其独特的课程价值的;崔允氵郭、傅建明两位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的点评在为我们阐述开发新课程的技术和理念的同时,也指出了具体操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课程故事”中,我们不但切实感受了教师获得专业自由的欣喜及学校、教师在课程重建中的发展和成长,而且认识到:学生在课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个人对课程的见解及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另外还有实验区校本课程的评价、来自台湾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及国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见“广采博览”栏目)。校本课程的动态和生成性,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创造。希望通过这个专辑,能对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