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虽然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日本文学关系特别密切,不能不涉猎日本文学,但对日本文学的了解并不全面、系统,更不用说深刻了。最近,为了参加在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召开的“昭和文学再检讨学术讨论会一,我查阅了中国(缺台湾省)1926年至1945年8月二百多种期刊②,这里作一简单介绍。从时间上说,在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前,我国的各种文学期刊或多或少地发表过译介日本文学的文字;而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除当时在中国的鹿地亘等个别作家的作品外,基本上停止了译介。就刊物而论,进步倾向的…  相似文献   

2.
苦苦寻求光明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是日本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战后经济危机中产生,在争论中发展,在侵华战争体制下解体。它代表了日本当时文学发展的需要,它的灿烂光辉极大地激励了人民追求美好、光明的生活。并为日本现代文学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转换,意味着现代文学与思想的一次转型。本文从无产阶级文学观念的兴起与鲁迅诸观念的差异以及他一贯的独特思维方式——对“伪士”的批判两方面入手,探析他对无产阶级文学的批评与认同,阐明鲁迅思想转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学的根源、中日学的比较(传统、功用、化背景、态度等)阐述了日本学的超政治性,使我们能够通过日本学来更好的了解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5.
从日本文学的根源、中日文学的比较(传统、功用、文化背景、态度等)阐述了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使我们能够通过日本文学来更好的了解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6.
张广海 《中文自学指导》2011,(3):97-101,118
鲁迅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解曾受到了托洛茨基的深刻影响,托氏的理论被鲁迅一度奉若权威;但鲁迅阶级文学论述的关键内容,经历了与托氏的决裂才最终获得。这一决裂标志性地发生在鲁迅写作于1928年8月10日与11日的两篇文章之中,鲁迅在文中反驳了托氏,表达了对普遍阶级性的认同。经过此一决裂,鲁迅克服了托洛茨基“影响的焦虑”,获得了自身的阶级文学观。但在决裂的背后,二人理论的内在逻辑仍有着相当的一致。这主要由于鲁迅认为他需要处理的是“当面”“袭来”的问题,而托洛茨基只是“提出”“将来”的问题。二人理论的分歧彰显了阶级文学理论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73):26-27
儒学自传入日本以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日本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但是日本没有完全吸收儒家思想,而是随着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以中国儒学为基础的日本化儒学。本文考察儒学文学观在日本的传承和流变,旨在为儒学日本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视为汉学视域中"同源同质"的存在、"日本教育"的同义词,到作为治化风俗的异域资源,在观念未大变前提下的导入、近代学术转型期学科分类的粗成,再到教育领域照猫画虎的得失权衡中的进出,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知识界、教育体制中的境遇始终是在与汉文学、西方文学同异高下的对比中被规定、被决定的.国人本有"日本文化乃直译之文化"的成见,日人对汉学之尊崇又强化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两者叠加,决定了"日本文学"的位相与命运.尽管如此,近代学术、教育转型期间关于何为"日本文学"、可否/如何进入教育的纷争与尝试,仍为中国日本文学教育的逐渐成型,积累了思想资源和制度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万物有灵论的文化大语境下,日本文学孕育出的妖怪形象独树一帜。日本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形象表现出善恶美丑二重性、女性化突出以及怨怼形象众多三大特征。日本妖怪具有人情人性,这往往成为日本妖怪悲剧命运的根源,妖怪也从而成为人的镜像。不同时期的妖怪形象折射出的始终是日本人唯美细腻与凶狠好斗并存的矛盾民族心理,妖怪形象是日本文化中现世与彼岸、自我与他者关系最诗意的浓缩。  相似文献   

10.
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中国的女性文学到90年代由于空前的作品数量和广泛深刻的影响才正式被文学史所接受.与此同时女性文学也由于“身体写作”和片面否定男性而被限制了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批评理论却并未对女性文学进行客观的批判,而是带着某些偏见,这就使得本来就举步艰难的女性文学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女性被定义为“他者”和僵化的“二元对立”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系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重大文学现象。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包含了三个阶段即20年代的革命文学、30年代的左冀文学、40年代的工农兵文学。这三个阶段的文学,尤其是左冀文学,被不同政治倾向与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叙述着。缕析纷繁充满是非恩怨的历史叙述,对于建构新的研究文本与推进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阳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1月至1930年5月,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和《拓荒者》这五个刊物。通过这些刊物,太阳社刊载了很多关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作品、译文和锋芒毕露的论争文字,初步展现了革命文艺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所取得的实绩。太阳社创办的刊物为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艺界的文学活动乃至阶级斗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进而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繁盛提供了重要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的近代巨变造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新变;中国近代文学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新变;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新变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近代新变;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近代文学都有过渡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对《圣经》语言、形象、结构等的借鉴,是中国现代文学受基督教影响的开端。但此借鉴主要是修辞性的,滤掉了它们在《圣经》中本有的意义。在思想内容上,现代文学对基督宗教的回应大体有两条进路。一是人类中心论的,即或者将之道德化,或者从民族和社会历史角度对之加以批判;二是上帝中心论的,对基督教表现出一定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这堪称基督教文学。这两条进路贯穿于中国文学近百年的历程。同西方相比,中国基督教文学目前还不成熟,因其或者直接宣信式地张扬某种教义(如冰心的“爱”),或者从信仰立场出发外在地对生活做出某种评判(如北村),还未能真正进入基督教信仰在人灵魂和精神深处所引发的紧张与激荡。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接受史的研究实际上早就开始了,但是,关于这一课题的理论应用、基本原则、一般方法等等问题,至今还很混乱。20世纪80年代初期接受美学被引进中国后,大致经历了理论介绍、尝试运用、理论的中国化、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这样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基本上属于纯理论的范畴,第四个阶段才是接受美学具体运用的时期,也是接受美学现实的价值所在。因此,现在必须就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英国文学课程应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并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在英国文学教学中适当嵌入中国文化内容,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英国文学内涵,又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培养出具有大我民族情感和世界意识的人才,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学生学习日本文学课程感到困难。将影视作品引入课程教学,发挥影视视觉效果的直观性、观赏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日本民族文化信息和审美意识。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保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影视辅助手段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日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是一场论争主题与内在动机完全失衡、阶级改造冲动远胜过语言理论建设、思想史意义与文学史意义并存的语言运动,其内在动机在于打造新的革命主体,重建与新的革命形势相适应的阶级秩序。这一阶级秩序重建工作有两个聚焦点:一是突出无产阶级在大众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解决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二是在大众化运动中改造小资产阶级,解决新的革命形势下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问题。从阶级秩序重建这一问题切入,可以解读出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革命史、思想史、中共党史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二五纲要中,国家对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传承创新的目标,但是作为对中国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环节——大学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较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价值选择模糊;教程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目标不能与时俱进.为此,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即旨在树立明确的核心价值;自主探索符合时代的教材;建设合理的机制予以保证,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能够肩负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民族在文化领域全面复兴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着重于从其著作探讨明治时期的方方面面,国内的研究也多倾向于其与日本的关系。中日学术界都指出,在诗歌创作上,黄遵宪明显受明治汉诗的影响,而忽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及传统文化对其杂事诗创作的内在作用。《日本杂事诗》虽是旅日的产物,但黄遵宪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刻体验。使其旅日诗歌不时出现中国风物,传统诗词意象和创作手法则贯穿其中。此外,黄遵宪心怀家国.受杜甫诗史书写精神的影响.其诗多以时局、变法和兵防为内容。而这也是日本杂事诗多书写乡土风物和祖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