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可能是你,可能是他,路上不遇桥上遇,碰上谁就是谁吧。一天,我从乡下回城,公共汽车快开了,风风火火跑来一男一女。女的抱孩子在前,招手高声叫:“停、停!”回头又朝拎包的丈夫:“快、快!”身子刚进车厢,门“啪”地关上,她连忙跑到窗口伸手:“包、包!”站在车下的丈夫举包松手,女的挥手:“走、走!”我身边有个空坐位,她坐下,把孩子放在腿上,喘着气。“刚才你一路怎么都说的一个字?”我向她讨教。  相似文献   

2.
为撰写《曹聚仁传》,我走访曹先生的夫人邓珂云女士的寓所。 无意中她解开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困惑。 这就是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新闻的首发者是谁? 曹聚仁先生原在上海暨南大学执教,“八·一三”凇沪抗战爆发,他放下粉笔,奔赴现场,任中央社战地特派员。住进了孙元良的第88师师部。 1937年11月11目,淞沪前线我军总撤退。曹聚仁随军撤退,次年到了武汉。 蛰居在上海租界的邓珂云,心情非常苦闷。1938年春,曹聚仁函电她去武汉。她毅然离开上海,投入  相似文献   

3.
“这是她吗?” 1985年初秋的一个早上,我在巩县宾馆的大厅里仔细打量着一位“古代女子”。她二十多岁,身着明代服装,斜靠在沙发里,脸庞清瘦而苍白,淡淡的油彩,弯弯的细眉,双目微合,安然入睡。从那脸庞,那鼻梁,我认出了,就是她!电影演员洪学敏。我也立即进入“角色”——拿出采访本。可是推推她,她翻了个身,嘴里喃喃说:“累死了。”又困然睡去。她拍《海之恋》时那样丰满,现在怎么这样消瘦?没待我问,她又被叫上车拍外景走了,直到深夜未回。这是她在电视连续剧《红娘子》中扮演红娘子,来到巩县拍外景,紧张  相似文献   

4.
在西沙,有一个仅有八百余册图书、一名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她就是“海岛图书馆”。如今,回首守卫西沙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海岛图书馆”的朝朝暮暮,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是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是她把我领进了写作的课堂,是她圆了我的军事记者梦!  相似文献   

5.
漫长的约定     
有一阵子,我老婆到外地学习,百无聊赖的我于是热衷于上网聊天,并且自己发明了叫“抢女朋友”的游戏,就是找一对在大厅里聊得正欢的男女,向那男的下战书,把他的聊友“抢”过来。她就是我抢过来的“战利品”。抢过来之后,我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我喜欢上了她。更麻烦的是我比她年长十八岁,她仅高中毕业,刚考完大学而已。  相似文献   

6.
以文会友     
去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在六版头条位置用了我写的一篇“调查与思考”的文章,题目是《一本人间难念的经——家庭“债务”》。没想到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他们对这篇文章颇有同感。其中有一封是广东省顺德县桂洲镇中学初一(三)班班长郑宝球小姑娘的来信。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激励和无比的喜悦。在信中,她感谢我这位未见面的“叔叔”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并愿“拜”我为师,学习写作。我自知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新闻迷”。几年前,我就从报纸上看到了《新闻爱好者》创刊的消息,心里一直默默地“爱恋”着她,总想得到她。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亲戚的破书堆里拣到了1988年第一期《新闻爱好者》,一看便被她吸引住了,仿佛干涸的土地遇上了甘霖,爱不释手。遗憾的是就此后再也没有见到新的她。我村距县城50里,离周口市10余里。我几乎每  相似文献   

8.
大寨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67年12月到1980年11月,我在大寨工作、生活十三年之久。 1994年春天我重返大寨采访,凤莲见我时不说“去大寨”、“来大寨”,她说:“老段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她说成是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使者,她笑出了声:“我就是做音乐,这样说也太抬举我了吧。”  相似文献   

10.
看过《小团圆》,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重看“张爱玲年表”。1948直至1954,一片空白,她没有发表任何一篇作品;下一个空白,是1955到1958;然后三年两载,偶尔一篇半篇……我一直以为这是“我将自此萎谢了”——为失爱而放弃写作。直到《小团圆》的问世,我明白了:战后,没人肯发表她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与读者     
1986年春节,大年初二。我正坐在房里看电视,老父亲走到我跟前:“阿云,有一个女同志来给你拜年。”我站起来走到小客厅,没见人,却见桌上放着一网兜苹果。“哎,怎么走了?”老父亲也颇为奇怪,“她说她是一个医生,专门从汉口跑来看你。”“是她!”我惊叫了一声,毫不迟疑地提起苹果就往楼下追,没人,又往电车站  相似文献   

12.
智者严文井     
如果说,严文井同志是从他的“冰心大姐”那里得到启迪,学会了玩七巧板的话,那么,我就是从文井同志那里学着玩七巧板了———虽然我不是他的好学生。1991年春节,文井同志从冰心那里得到她抄录的三首录龚自珍的诗句集成的绝句,“在再三玩味之后,引起不少震动”。于是他写信给冰心请她“把所有同类‘少作’都抄给我”。他又认定:“谢集实乃谢作,自珍原句变成了冰心风味……后学者势必要下一番功夫,才能真正领会其中味也。”还说,“这不仅是为了研究谢,同时也是为了研究那个‘五四’”。后来,我和《当代》编辑部的同仁加上古典部的林东海,在3月1…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她说成是联系东西方化的使.她笑出了声:“我就是做音乐.这样说也太抬举我了吧。”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夕,我见到百花社的老编辑董令生,她送给我几本由她编的艺术类图书,其中有一本《中国民间纸马艺术史话》,作者是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先生。她告诉我,王老自从2003年被诊断出得了肺癌,写作编书更加勤奋,平均每年都要出版三四本书。“这老爷子简直就是拼命啊!”她感叹着,“不过,最终还是没斗过癌症,去年10月过世了,可惜啊!”我闻言,  相似文献   

15.
早晨 《今传媒》2004,(6):39
那么多的金黄小麦,袒露在北国燥热的酷暑中,就是漫漫一院子。当阳光退去,我吸溜着新麦面做的长面条,面条芳香,劲道又很足。我看到金黄的小麦堆起来,“就像一座小山一样”,我问我的妈妈:“这么多小麦,这有几石啊?”“五石!”我的妈妈赤着脚,我看到她脚丫上沾满了带着小麦芳香的尘土,她正在给麦堆上面盖帆布,以免雨水突然淋湿它们,她推了一下我的头说:“够我们吃到明年了!”这就是我对1982年的印象。我的记忆就是从1982年的那一堆小麦开始的,从此,我们很少吃那些包谷面做的窝窝头了。人的记忆如果和肠胃无关,是很难持久的。那天对着金黄的小麦吃面条时,我不可能想到1982年的另一个问题。当然,解放前夕,上海街头的市民也不可能想到,1982年的中国人会逃难一般冲进一辆公共汽车。如果我认识那辆公共汽车,我会告诉它:二十年后,吃面条的小男孩混在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中间,瞄准斑马线冲过去——他们害怕汽车,马路和街道已经是汽车的天下……一个人的交通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肠胃和两条腿的问题,中国人对“交通的记忆”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拥挤。拥挤着冒着战火去逃命的人,拥挤着大发国难财的人,拥挤着被关进牛棚的人,拥挤着去当红卫兵的人,拥挤着上山下乡的人...  相似文献   

16.
巍巍学者风范──悼尊棋师金常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后半生有幸,在15年百科全书之行中,同时遇到三位可敬的老师.而且亦师亦友。他们就是姜椿芳、萧军和刘尊棋。严格说,他们都不是我的授业师,而是我敦品立身的老师。我向姜椿芳学习的是他的锲而不舍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17.
钦鸿 《出版史料》2006,(2):19-21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毕生写日记的为数并不多,谢冰莹就是其中之一。她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写日记,一直记到去世之前,中间没有一天间断,积聚起来的日记本,不计由种种原因而丢失的,到1969年就已经有了满满一箱子,延续到她的晚年,更不知有多少了。谢冰莹的这种“有恒”精神,她的这一笔丰硕的精神财富,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了。据谢冰莹回忆,她早年所以写起日记来,是出于一时的突发灵感。有一天她在临睡时,忽然想到要将一天做过的事情记下来,于是就开始了写日记。写着写着,她觉得“日记,是我的秘密,也是我的心声,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多么自由”。从此,她…  相似文献   

18.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太阳升起一竿高了,他还在“爬格子”。“别写了,吃饭吧!真是的,星期天也不得好过!”她说,“我上班了,别忘了给我要支肤轻松。”她走了。他一坐就是一晌。她下班一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饭菜原封不动,顿时怒从心中升起,问:“药呢!”“药……”他这才恍然大悟,说:“噢,忘了,下午给你拿去。”他怕吵起来影响不好,就压低嗓门说:“下午一定给你拿药,一定。你先休息,今天中午我做  相似文献   

20.
今年清明上坟时 ,我对太婆讲的第一句话是 :“太婆 ,我给那个您叫‘正大’的节目组投稿了 ,我把您的故事告诉他们了。”太婆本是住在乡下浒墅关的 ,在她80岁生日那天 ,被接到城里住。从那时她才知道城里有电视 ,而她第一次看的节目就是《正大综艺》。那是周日下午4点的复播 ,她在看的时候将4点钟吃点心的时间也忘了 ,而且还不许别人同她讲话。以后的每周日下午4点钟 ,太婆总会用拐杖在地上敲敲 ,来引起我们的注意 ,然后轻轻地说 :“囡囡 ,帮我开开电视 ,我要看‘正大’了。”于是就又是一动不动地在电视前坐一个半小时。随着年岁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