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预言是实现《左传》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同时,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题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提供了技法经验等。  相似文献   

2.
<绿林英雄罗宾汉>是英国作家罗丝玛丽·萨克利夫于1950年创作的一部处女作,它直接取材于<罗宾汉谣曲>,是一部展示英国中世纪以罗宾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的赞歌.这部小说的价值已逐步为世界人民所发现.文章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绿林英雄罗宾汉>一文.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普遍认为<鹿鼎记>是一部反武侠小说,并因此而认为<鹿鼎记>是一部脱离了通俗小说范畴的小说.事实上,<鹿鼎记>没有脱离通俗小说的范畴,它是一部体现了市民意识、市民文化精神的小说,是市民意识形态最为经典的表现,所以笔者认为它是一部市民文化神话.  相似文献   

5.
<不落的明月>是前苏联20世纪20年代问世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刚刚出版便备受关注,引起轰动,屡遭责难.小说的作者皮利尼亚克曾是那个时代一度独领风骚的作家,其创作的众多小说不同凡响,但<不落的明月>以及<荒年>、<红木>等作品也给作者带来了厄运.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7.
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世情小说开山之作的<金瓶梅>,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诞生于封建末世的这部作品,汲取前代小说之精华开创后代世情小说之先河,尤其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金瓶梅>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以一个家庭的兴衰为整个社会的缩影,融女性悲剧和商贾发迹历程于一体.其丰富的内容与高超的表现手法的确值得今人去揣摩探究.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平话>是说书艺人讲说三国故事的底本,它在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版,因此,罗贯中如果创作<三国演义>应当借鉴此书.但从<平话>的内容看,三国故事在元末明初还不够成熟,罗贯中不能从中借鉴到什么东西.所以,他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长篇小说和小说理论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杰作来.<三国演义>应当是宋元至明中叶的说书艺人们世代累积不断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9.
新发现的清初小说<姑妄言>,是一部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上均有创新的章回小说,是介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又一部世情小说杰作,是集中国古代小说性描写之大成的奇书.本文仅就<姑妄言>的思想内容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叙事模式的定型及其对小说叙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春秋>、<左传>到<史记>,中国历史叙事模式渐已定型,并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中国叙事传统中,其结构方式、时间模式、视角形态成为小说叙事的元模式.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荒原意象是鲁迅先生苦痛和孤独在小说中的投影.从根本上说,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荒原意象正是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的真实体验.作者类似于灵魂拷问式的焦灼感,通过<呐喊>、<彷徨>的荒原意象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学者型诗人马德俊的创作历程、诗集<神秘的玫瑰园>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风格,认为马德俊的叙事长诗<穆斯林的彩虹>是一部回族文化史诗,<神秘的玫瑰园>意蕴深刻,内容丰富,手法新颖多样,风格独异鲜明,堪为新时期诗苑中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3.
朱冬 《文教资料》2006,(3):35-36
<左传>是中国早期叙事文学的典范,对我国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客观叙述和限知视角两个方面对其叙事角度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白鹿原>这一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为切入点,针对当下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方法和可读性两方面剖析了<白鹿原>成功的原因及它给当下小说创作提供的启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不象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方法.相反,它所追求的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典型化,以及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不仅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而且正好可以弥补当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现实主义必须自我发展,放开艺术视野,博采各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回应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中的霍女与西班牙作家卡·索洛沙诺<塞维利亚的石貂女>中的鲁菲拉是两个颇具共性又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本文对她们的共性及个性进行了梳理,并从二位作家身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他们创作这两篇小说的动机及方法入手,分别挖掘了这两个人物形象共性及个性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蒋丽萍、程俊英的长篇小说<女生·妇人>脱胎于庐隐的<海滨故人>,但又不同于该小说.<女生·妇人>忠实了<海滨故人>的基本精神,做到人物、情节与环境、时代背景的真实性的统一,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强于<海滨故人>,具有很强的解读意义.  相似文献   

17.
&lt;左传&gt;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家杰作,晋杜预注的&lt;左传&gt;可谓功不可没,然杜注千虑一失也在所难免.本文运用训诂学、考据学的方法举二三例以证之.一“夷射姑旋焉“中的“旋“是“小便“吗?二“僖公十五年……秦穆姬属贾君焉……晋侯于贾君……“.贾君为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滥觞--唐代敦煌话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唐代的五部敦煌话本<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静能诗>、<秋胡变文>、<唐太宗入冥记>为例,具体从创作流派、创作题材、创作艺术、创作思想内容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敦煌话本作为通俗小说之源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郭曹两人的同名历史剧<王昭君>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作者不同的现代意识,进一步发掘了潜藏在两部历史剧创作中的文化悖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默多克的小说<大海啊,大海>为主要文本,来了解其关于"善的理念"的伦理道德哲学,通过分析<大海啊,大海>及其主人公查尔斯人物形象,得出人物臆想与关注是对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