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与我国改革发展梯度推进相联系,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就近城镇化的过渡性阶段,就近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同时推进而以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阶段,就近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而以就近城镇化为主导的阶段。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和我国改革开放从东部地区率先开始,尔后逐步向中西部梯度推进相关。中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东部流动,东部的城镇化速度明显超过中西部。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必然导致城乡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城乡区域差别的扩大,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就近城镇化有利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缩小城乡差别,这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从异地城镇化为主导向就近城镇化为主导转变。县城是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城镇化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县城城镇化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海南政府行为存在城镇化规划缺乏系统性、城镇化管理缺乏协调性、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制定系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的新型化城镇建设管理体系、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促进海南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粗放式城镇化严重影响了城镇本身的质量和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也严重影响了湖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继中央政府提出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促进绿色城镇化建设以来,湖南各地积极响应,长沙、株洲、邵阳等地在城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英美等先发国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城镇化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给湖南的城镇化建设以启示。实现湖南绿色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配套绿色城镇化的相关法规,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等。  相似文献   

4.
政府管的过多、治的过深,是我国城镇化历史上的一大特点,政府的过多干预使得我国的城镇化陷入了窘境:发展不均衡、土地城镇化过快、大兴造城运动、市民化受阻,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持续。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重于速度,政府要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来建设我国的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再构的过程,政府需对自身职能进行准确的定位,由原来的"主导"向"引导"转变,重点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按照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标准重塑政府职能,从人、地、业、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善政府职能,推进城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1):74-80
经分析安徽省近十年来在人口、经济及土地城镇化方面的统计数据,发现:安徽省人口城镇化进度不快、质量不高,农民工数量较多、流量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较慢,城镇产业集聚与配套效果不明显,城市经济发展对人口的承载力不强,土地城镇化后的经济效益尚未显现。为此建议:通过实施就近就地城镇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分担机制等推进人口城镇化;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产城融合以及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来推进经济城镇化;通过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及农村土地顺畅流转等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农民的市民化意愿。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涵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一个舶来品,“城镇化”一词更符合中国国情。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从实质上看,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城镇化既是物质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明前进的动力。中国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发展进程、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规律、发展规模、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章在对西部城镇化发展概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发展质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以现实之路。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现象,城市功能不足,城镇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因此,只有符合内蒙古实际的、有针对性的以市场推动为主,经营城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碉堡式”发展等,才是内蒙古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青海互助县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互助县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重速度、轻质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隐性城镇化”和“准城镇化”,依赖土地程度过高,未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要通过培育支柱产业,推动土地改革等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走出一条落后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固原市的城镇化建设在定位上应该考虑严重滞后和落后的经济状况对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阻碍因素,在布局上做到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措施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使固原市的城镇化建设走上稳步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动共促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孤立地研究城市化或是城市现代化的献很多,但对两的关系研究还很不够.本从新的视拓展了城市化的内涵,揭示了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互动共促关系,指出两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六个方面,选取了33个因子,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马鞍山、合肥城镇化水平较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甚匹配;安徽省各市人口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赣南乡村聚落城镇化的现状是水平低、发展快、困难多、压力大、质量差。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聚落规划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水平低和政策制度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科学开展城镇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移民、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改革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他们对城市体现出较多的认同感和更强的归属感,渴望融入城市。但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制度、经济、文化和个人等诸多因素上的挑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多管齐下,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城市化水平曾长期在10%上下波动,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市城镇人口呈加速增长趋势。遵义市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城镇非农产业发展迅速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但是,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总量缩减、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三方面。为保证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加快经济发展,研究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城镇化水平的正确认识,是制定区域城市群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中原城市群与国内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通过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以此得到对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的正确认识。最后用量化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在对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区域城市化的角度对河南省提出的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值法从城镇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方面测度20世纪9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运用ESDA空间测度模型对江苏省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但南北差异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县域尺度城镇化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城镇化相似县域单元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态势,并且空间集聚的程度总体不断增强;县域城镇化热点区空间结构主要以苏州一无锡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并且不断向宁镇扬地区演化。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方法分析了非农产业与中国城市化的关系,认为受农村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地区的片面重工化战略的影响,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进程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实现工业化、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逐步消除来自工业化战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