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戈 《新闻传播》2009,(11):84-84
在唱响“以人为本”主题的今天。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有责任、能力和义务积极致力于人文关怀.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形成正确的新闻价值观。而在这一过程中。写作是新闻成败的关键.缺乏人文关怀的叙事,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报道效果.成为新闻传播的一大障碍。新闻工作者应从题材选择、事件叙述、语言措辞三方面入手加强新闻写作人文关怀.形成良好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唐维涓 《中国记者》2015,(4):104-105
法治新闻是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施行和涉及法律法规事务的新闻,其中以案件报道居多。在一般的法治新闻中,刚性的、客观的、冷硬的报道较多,怎样适当软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论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媒体的追捧,尤其是在媒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民生新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不容忽视,诸如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规避这些问题,怎样才能使民生新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至于背离了民生这个大方向,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就是新闻传播的题中之义,而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发展。同样,在现阶段的新闻摄影领域,通过影像表达出人本精神的内涵信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新的镜头聚焦点。本文通过对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其根源的分析,对如何完善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月平 《新闻导刊》2006,(3):53-53
5月8日,重庆某报头版《一口吞 绞肉机误把手指儿当烤鱼》,是一条既不符合新闻事实,更缺乏人文关怀的标题。  相似文献   

6.
金秋 《新闻世界》2011,(8):22-23
环境新闻报道只有加入人文关怀的元素,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媒体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使用价值,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得以加强。本文试通过指出当下我国环境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几个突出的误区表现,针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就新闻媒体“人文关怀”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以及社会公平的鼓吹;二是“受众本位”的回归。所谓“回归”就是按新闻规律,还受众主体位置,尊重受众、了解受众、帮助受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8.
褚蔓 《新闻世界》2013,(10):142-143
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保护和尊重,也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不过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或者打着人文关怀的名义,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伤害。究其原因,在于过分注重眼球经济,加上从业人员本身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9.
10.
11.
俞君 《视听纵横》2005,(1):80-80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电视媒体对经济新闻报道内容的拓展、报道形式的创新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但由于电视媒体本身的局限,在面对经济活动中的抽象数字,电视相对平面媒体而言,有点力不从心,“以数字说数字”,以经济论经济的现象,使得受众难以接受。怎么让电视经济新闻更好得为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语言的趋从性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读者服务语言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了读服务语言人关怀的重要性,以及在服务中从有声语言到体态语言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舆论引导能否有效,与媒体的公信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我们如何规范社会新闻写作,讲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便成为编采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所以编采人员要研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雅与俗的关系“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美、文雅脱俗的语言风格。穆青曾主张新闻可以用诗话、…  相似文献   

17.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8月推出后迅速成为继微博之后各大媒体纷纷抢占的新阵地。为了让受众"一见钟情",媒体在新闻标题上大做文章,新闻标题的语言呈现出紧贴时代脉搏、标点符号"所指"意义凸显、故事化的叙事方式、降低阅读成本、彰显接近性等特点。这一方面丰富了新闻语言,促进了新闻语言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语言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媒体、相关部门和受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宋艺 《新闻世界》2011,(6):30-31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没有了人文关怀的传播将会失去其内在的精髓,只会成为死板、空洞的信息组合。但在追求报道新奇理念的催动下,在媒体——这个公众信息传播的平台上,人文关怀的报道精神正在逐渐被歪解和曲用,甚至遭到滥用。本文试从媒体人文关怀的误区表现入手,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如此才能获得公信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新闻传播意识形态性的社会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传统新闻传播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和方式面临挑战.社会由人组成,而人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理念的转换,将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