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在著作和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相关概念,如"宣传"、"宣传工作"、"政治宣传工作"、"鼓动"、"宣传鼓动工作"、"政治鼓动工作"、"政治教育"、"宗教教育"和"理论教育"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中介、目标等方面看,这些概念已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内涵,突出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阶级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主体教育"、"个性教育"、"个体教育"、"自主学习"、"自学"等教育模式被突出高扬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层面,之后产生的问题是这些教育模式无论是塑造"主体"还是养成"个性",都没有在学生身上鲜活地找到一个准确、具体的心理载体,而显得笼统、抽象。实质上,无论是"主体教育"还是"个性教育"都是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由此,塑造、养成某种"自我"应该是这些教育模式追求的核心,这样以主动、自觉塑造自我的自我教育就必然成为了"主体教育"等教育模式的枢轴,从而就在自我教育与这些教育模式之间生出了层次不一、复杂多样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在关注重心上,这些讨论经历了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转移,而在提问方式上则从"教育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实践)"转向"教育理论如何走向实践"、从"如何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转向"教育实践者如何建构理论"。在梳理有关上述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认为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凸显"专业视野",走向"实践分析",关注"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香港高校缺乏"全人发展"教育的原因,进而论述了通识教育与"全人发展"教育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提出了香港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应对缺失的"全人发展"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两级三域四块”创业教育平台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级三域四块"创业教育平台开辟了"创建事业"和"创新业务"两个创业教育的新领域,拓展了以往只限于"创办企业"的创业领域,构建了包含"氛围板块"、"课程板块"、"体验板块"和"行动板块"在内的创业教育链条,使创业教育更完整、更系统、更深入,该创业教育平台具有研究领域宽和系统化程度高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和谐教育"理念,把握"和谐教育"原则,以及"和谐教育"课堂模式实施的举措,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春花 《文教资料》2011,(22):140-141
"对话教育"是重构师生关系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摒弃了传统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态,要求教师"蹲下来看学生",用"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对话教育"中,教师的"耐心""尊重""赏识"是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9.
"和易教育思想"来自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学记》中"善喻"的论述。它是关于促进师与生、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育思想。《学记》不仅提出了"和易教育思想",而且还描述了"和易以思"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和易教育思想"的渊源,研究和易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我们构建和易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切合"三生教育"教育方式的要求,深化了"三生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了教学效果,有助于"三生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可以成为高校"三生教育"的有效而重要的实践途径之一。考虑到"三生教育"课程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以及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性与优势,可以考虑将志愿者服务活动整合为"三生教育"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劳动化"的倾向,导致了教学的"劳动化"、学习的"劳动化"以及唯分数至上的考试评价。教育的"劳动化"误读了儿童劳动的本意,歪曲了教育的意涵。现实的教育活动应当回归教育的本意,以促进儿童的精神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开辟教育的新纪元,才能真正给人类带来助益,这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这是教育善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新型教育模式"慕课"的定义及其对高等学校教育的影响,并介绍了"慕课"教育的现状,同时对如何以"慕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列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盲区";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盲区"的主要原因;重点论述了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盲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中,苏州相城区实验中学建构了传统精神与现代教育文明相融合的"尚德教育"。在"尚德教育"中,"尚德"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生活品质,也是一种教育境界。"尚德教育"主张学校教育要"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而实现"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立德树人"目标。"尚德教育"具有遵循本心、顺应规律、勇于担当、养性励行等理念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其"生活教育"理论和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即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与时间。基于对当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超前教育"和"超载教育"现象的思考,结合"六大解放"教育思想的启示,提出幼儿教育"减负"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德育》2014,(18):F0002-F0002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于1943年。学校遵循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的教育思想,确立了"童星教育"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了学生"人人有潜能"的教育信念。围绕办学理念,学校"童真"德育顺应自然:重身教、重体验、重欣赏,对生命本真的尊重是我们奠定"童星教育"精神底色的基础信仰;学校育人环境别具匠心:楼群赋名,梯廊装饰,班级建设,彰显以"童星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童化"课程精彩纷呈:普通项目,特色项目,知名项目,锻造以"童星教育"为愿景的办学品质。学校"童心"教师队伍名师云集:中学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  相似文献   

17.
赵昉 《语文知识》2013,(4):71-72
作为舶来品的通识教育即"General Education",其中文翻译又可为"一般教育"、"总体教育"。乍一听好像与大学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但其教育理念早已在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应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旨在实现人之心灵自由的"博雅教育"(或译自由教育)是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更有甚者,我国孔子因提倡"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学习而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通识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体制规范中,淡化了专业教育,甚至远离了我们热衷的"现代文学精神"。教学实践的事实证明,单一的"知识"传输、"能力"培养、"文学性"教育,有违时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向重视公共话语意识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利用各种显性和隐性课程落实"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它的人文性特点和"生命教育"有着先天性联系,所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这要从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上课时实施的具体方法去实现。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本身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诸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问题的研究成就斐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战线的老中青学者对此进行了艰苦探索和智慧思考。尽管各种见解纷呈,但也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共识。本文结合多年来个人的独立思考,欲从六个角度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四化"争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原创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看家本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景展望等阐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