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莲是国人自古以来一再吟咏的题材。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更是把对莲的歌颂推到了极致。作为理学开山之祖的周敦颐为何对莲如此厚爱?笔者认为应当从周敦颐的主观思想世界和莲的客观事物特点这两个方面来探究,从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正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花之君子"。在莲的许多优良品质中,莲光小学提炼出了"莲"最主要的品质——洁、雅、直、通、清、美,这六个关键词又分别对应六种教育品质和六个习惯。(见下表)我们根据"莲"的六个维度的品质,明确提出学校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秀外慧中、身心两健的现代小君子。党中央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3.
梁远才 《湖南教育》2007,(10):37-37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历久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现了爱君子之德的主旨,言简意丰。本文章法极为严密,首段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接下来分别说到“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第二段开头又进一层,依次赋予“菊”、“牡丹”、“莲”不同的象征意义。结尾再以“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表明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历久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现了爱君子之德的主旨,言简意丰。本文章法极为严密,首段“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接下来分别说“到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第2段开头又进一层,依次赋予“菊“”、牡丹”、“莲”不同的象征意义。结尾再“以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表明不同的人生态度。写文章是要注意前后照应的。但《爱莲说》第1、2段开头都按照“菊—牡丹—莲”的顺序安排,而结尾却将牡丹放在后面,变化为“…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当堂背诵. 2.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略作者高洁的情怀.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中莲的形象,理解作者心目中君子应具有的优良品质. 2.难点: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牡丹之爱”的不同,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引言:同学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大家都很熟悉吧!荷花、荷叶,也可以叫莲花、莲叶.但是莲蓬、莲子、莲藕为什么不叫荷蓬、荷子、荷藕呢?由此可见,莲与荷在有些时候是不能通用的.“莲”是对这一整个的生命体的称谓,而“荷”则不是.在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笔下,莲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体,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爱莲说》,走进莲所体现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爱莲说》刘璞把咏物和寄志,把物、情、理熔为一炉是《爱莲说》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本篇所咏之物是莲,当然离不开莲的习性特点,但若是仅仅停留在咏物上,即停留在对莲的外貌的描绘上而没有感情的寄托,那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其妙,也算不上好作品。《爱莲说》之所以能高于一般咏物之作恐怕就在于把咏物与寄志,即把物、情、理熔铸一体,并且做到了妙手天成,天衣无缝。在文中作者除了准确地描绘了莲的外貌和品格外,还运用暗喻手法以喻人,表达了人的品格和操守。这个暗喻运用得实在好。显得那么贴切自然,一点没有牵强生  相似文献   

7.
荷文化探幽     
荷花又名“莲花”、“芙蕖”、“水华”、“水兰”、“泽芝”、“水芙蓉”等,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花卉。其实荷花在中国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而是中国文化的情结,它沉淀着深厚的民族意识的文化底蕴。一、荷花与名士文人荷花的花期为6月至8月,故夏季有“荷月、莲月”之美称。古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观莲节”,并把这一天定为荷花的生日。在我国,自古就有植莲、赏莲的习俗。远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就在太胡之滨的离宫修筑玩花池,专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而设。从《诗经·郑风》中“隰有荷花”到近代诗人、文学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莲…  相似文献   

8.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家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似文献   

9.
爱莲说     
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似文献   

10.
爱莲说     
<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特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似文献   

11.
陈谦的小说《莲露》以莲露为叙写对象,通过对祖母和母亲的回忆,展现了女性解放中所遭受的来自于男权社会以及自己的阻力.同时,小说采用三线交叉、倒叙及插叙手法,巧妙运用“莲露”这一意象,营造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12.
莲叶之启迪     
①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骚人墨客争相吟咏。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众口相传,金主完颜亮闻之,顿生“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念,可见其魅力非同小可。②诗歌和绘画中以莲为题材的,不胜枚举。③莲浑身是宝:花可赏,叶有多用,子及藕可  相似文献   

13.
崔复生的红色长篇小说《血染的芳草》是一部典型的成长主题小说。作者在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莲莲、马嫂、珠珠、满满等一大批女性形象,着力表现了莲莲不断感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精神状态,展现了主人公莲莲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个弱女子成长为一名革命英雄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小说文本自足的精神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不仅有革命女性在苦难中的精神成长史,而且也歌颂了民间社会的生之力,同时也折射了一个民族在血与火的淬砺中所迸发出来的韧性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周 敦 颐 以 一 篇 《 爱 莲 说 》 名冠 天 下 , 传 诵 古 今 。 作 者 托 物 言志 , 借 花 喻 人 , 借 对 “ 莲 之 爱 ”歌 颂 了 君 子 “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 濯清 莲 而 不 妖 ” 的 气 节 , 表 明 了 自己 不 慕 名 利 、 洁 身 自 好 的 生 活 态度 。 并 以 “ 菊 之 爱 ” 做 衬 托 , 对消 极 避 世 持 以 否 定 ; 以 “ 牡 丹 之爱 ” 做 衬 托 , 对 追 名 逐 利 加 以 讥讽 , 从 而 突 出 了 爱 莲 者 的 君 子 气节 , 高 尚 情 操 。 然 而 , 松 竹 梅 兰 ,桃 李 诸 花 , 都 各 具 特 色 , 各 有 千秋 。 人 们 也 对 各 种 …  相似文献   

15.
一莲幽梦     
以莲作为倾诉之物之时,此莲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朵莲了。把一朵莲写得如此钟爱而忧伤,必定有作者生命的秘密——于是一朵莲成他的借代之物:只是后悔,没有成为一颗星星在遥远的地方,执著地守候;只是伤心,没能成为一池流水为一朵莲而彷徨……年轻的心谁没有过疼痛的忧伤呢?所幸的是它化为文字的流溢而舒放了。诗的灵秀与情思,是不是永远是年轻学子们的特权?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悲剧环境的刻画:无处不在的红灯笼,史前时间和孤独的陈府,悲剧场景的轮回,符号化的男权,从而描绘了颂莲所生活的悲剧的外部客观环境,用环境烘托出颂莲命运的悲剧性。此外,导演还赋予了颂莲悲剧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身份,成功塑造了颂莲这一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17.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咏莲之旬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公此言可谓将莲之高洁、清雅等品质道尽。我认为用莲来形容教师更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物欲横流社会中.能保持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5件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剪纸成品,是麹氏高昌王时期随葬的民间宗教用品,分别是对鹿、对猴、莲纹、莲蝶纹、莲轮纹团花剪纸。通过对这几幅剪纸纹样及其文化内涵的分析,推断出中国剪纸的发祥地有可能是陇中地区。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5件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剪纸成品,是麹氏高昌王时期随葬的民间宗教用品,分别是对鹿、对猴、莲纹、莲蝶纹、莲轮纹团花剪纸。通过对这几幅剪纸纹样及其文化内涵的分析,推断出中国剪纸的发祥地有可能是陇中地区。  相似文献   

20.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