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2.
杨敏 《快乐阅读》2013,(10):104-10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是要以学生的成长与发挥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是语文改革的一种新理念。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谷素彩 《学周刊C版》2011,(3):175-17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因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欢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毫无积极性可言,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望而生畏,学习兴趣低下.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把权力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明确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李文 《成才之路》2011,(21):85-8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以读促思,感悟文本蕴涵的思想内涵,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叶谋庆 《考试周刊》2011,(31):51-5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娟 《成才之路》2011,(28):33-33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心理学家指出:决定儿童能否在学校成功地进行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儿童学习积极性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杨娟 《成才之路》2012,(35):71-72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新课标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2.
邓雨宁 《现代语文》2013,(10):85-87
语文课堂的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痼疾,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尹小燕 《现代语文》2009,(11):74-7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才能在课党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5.
林素华 《考试周刊》2011,(91):48-49
"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特别是处于条件落后的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在教师不停地讲授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阅读,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注重自主阅读的方法引导和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培养自能读书的好习惯,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有很大的帮助。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摸索,摸索出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现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姝姝 《考试周刊》2009,(41):57-59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课堂之外。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延伸方法。文章针对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9.
张桂霞 《考试周刊》2012,(14):67-6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数学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个体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