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概念的再考察段中桥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社会形态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有种种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弄清这一概念含义的关键在于区分开马克思著作中“社会形态”与“社会形式”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以及“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两个...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的演变“成人教育”这一概念严格说在我国是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初步形成的,至今这一概念仍处在过渡状态。它的含义,有时是模糊不清的,且往往产生“概念替代”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是由“工农教育”这一概念演变而来。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工农  相似文献   

3.
“语文味”这一概念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也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体现。关于这一概念的含义、意义等已经有不少人做了论述,本文将从辩证的思维角度来浅析“语文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正> “经验”是毛泽东著作中使用较多的概念之一。过去有学者论及。本文认为对这一概念很有必要进行再认识,以便达到对这一概念含义的正确理解,进而为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一些基本思想开拓逻辑思路。 经验的含义与特点 首先要搞清楚毛泽东是怎样理解经验的。对“经验”这一概念,毛泽东在其著作  相似文献   

5.
相对剥夺感有两个不同的维度:横向相对剥夺感和纵向相对剥夺感,但以往有关相对剥夺感的文献所涉及的基本上只是“横向相对剥夺感”。本文在对退休老人有关医疗保障体制转型的体验进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相对剥夺感”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含义进行了说明,意图在于加深对“相对剥夺感”这一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价值”这一概念是关于意义问题的最一般的范畴,作为关于世界存在的意义的性状说明,在基本含义上人们有着共同普遍的承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价值在实际的学科定义上,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不同的思维起点,通常造成对“价值”这一概念在具体理解和使用上存在着分歧.从一般的分歧来看,人类历史以来就形成了两大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提出了“适合”这一概念,并论述了“适合”的含义、特征、过程、标准,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中“适合”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类意识”的形成和内涵 1.“全球问题” “类意识”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全球问题”的出现密切相关。“全球问题”这个概念,是由罗马俱乐部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问题”一词在各种语境中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但这一词汇的广泛使用并没有使得“全球问题”这一概念得以清晰,恰恰相反,它的含义越来越让人难以确切地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薛天福 《中国教师》2009,(Z1):279-280
本文首先对"热力学能"这一概念的讲述方法做了介绍,然后进一步提出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这一概念的做法,即区别"热"字不同含义、纠正错误认识及通过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讲述深化其含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校制度”这个概念可以被消解,它指的就是一种教育制度安排。叫不叫“现代学校制度”关系不大。因为“现代”的含义不具有时间意义;“学校制度”也不仅仅是指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还包括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这里的“学校制度”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鉴于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本文也接纳和使用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劳动”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劳动”概念切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必要的,也是方便有效的。但是“劳动”在马克思不同的文本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仅仅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就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中性的,另一种则是包含固有的消极规定在自身之内的,对于这一点应有所辨别,这对于我们合理使用马克思的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均衡发展含义的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源起自我国。国外学界并没有使用这一概念.而是将其内涵纳入到了“教育公平”当中。  相似文献   

13.
“Learning to be”出自《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其真实含义,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石中英先生认为比较准确的译法是“学会成为完人”。但如何界定“完人”这一概念,尤其是具有中国时代内涵的“完人”概念,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借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中的重要论述来探讨“完人”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广泛吸收域内外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语对域内外各民族语言更是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积极引进外来词,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词汇量.一、对西域语词的吸收公元前一三九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后两汉与西域的交流日渐频繁,.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亚文化大量涌入汉土.汉人所谓“西域”有几种不同的范围概念.然最广义的西域,则是《汉书·西域传》所述的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上形成了一股“西域热”。在这股浪潮冲击下,我国学术界及有关领导颇有感触,意识到了西域学(或曰丝绸之路学)已经成为国际“显学”。在这门“显学”中,西域文学及其研究,合当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西域文学的主要东道国,我们是否把西域文学的研究置于显著地位了呢?窃以为尚且未也。即如西域文学的范围该有多大,有哪些基本特点,它在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文学中占有何种地位等等,连这些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基本一致的意见。本文试图略陈孤陋,以期得到各族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变体”这一概念在音位学、社会语言学以及熟语、网络语言、辞格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它所指称的具体含义与我们对“变体”的一般性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即并不都包含“变异”这一因素,尤其音位学、社会语言学和熟语研究中所谓的“变体”与“变异”无关而更接近于“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会话含义”
  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何谓“会话含义”,那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下的“隐含意义”。
  “会话含义”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起初,他关注的是能够使交际双方顺利有效完成交际任务的一些基本准则,这便是他在1975年提出的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后来他发现,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出于某种原因往往会故意违反“合作准则”,这时,交际另一方在假定对方不是故意破坏交际进程的情况下,便会猜测推导对方“字面意义”下与交际相关的“隐含意义”,这种“隐含意义”便是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陈振明马克思恩格斯是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人,“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特征和作用?这一直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  相似文献   

20.
13 7 “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 :在“曲线的方程”这一概念中 ,主要的词是“方程” ,前面三个字“曲线的” ,是用来限制“方程”的含义的 ,说明这类方程不能是随意的方程 (例如不能是x y z =0这样的平面方程 ) ,而只能是表示“曲线”的方程 .因此 ,“曲线的方程”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图形所满足的数量关系 .反过来 ,“方程的曲线”这一概念中 ,主要的词是“曲线” ,前面三个字“方程的” ,用来限制“曲线”的含义 ,说明这类曲线只能是有“方程”的曲线 (有的曲线没有方程 ,例如对于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