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本文拟就《马关条约》给中国近代航运业造成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中日甲午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屈服于日本的武力胁迫,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马关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开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中国设厂等,由此而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相似文献   

3.
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笔者遇到过这样一道选择题: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学生都选择了c.主要依据是《马关条约》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内容.答案给出的也是C.可见该题的出题意图就是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
1894年日本为推行其独霸中国的战略,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1895年中国战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契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高潮到来了,并由此展开了对中国的争夺,进而引起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动。一1895年4月17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第四款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伍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后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伍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第二款规定:“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告终。关于中国在此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历来是认为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所导致;又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之成为国人唾骂的卖国贼。而历史事实是否如此,本拟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最终形成,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新兴资本国家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国家的沉重一次打击,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半殖民度半封建的社会和经济带来影响巨大,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过程,也动摇了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对中国国运的走势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7.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11月8日,由于“三国干涉还辽”,中日两国又签订《交还辽东半岛条约》及《议定书》。1896年7月27日,中日两国再签《通商行船条约》。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马、辛条约签订前后的天津经济和天津银行业的兴起及发展一、《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签订前后的天津经济《马关条约》前外国侵略者由于没有取得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利,因此,所办的工厂主要是为其商品输出服务的一些规模不大、资本不多的小型厂。《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获得  相似文献   

9.
第七章 重点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895年4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一、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二、赔偿丑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三、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相似文献   

10.
由于清政府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腐败的清朝政府向日本屈膝求和,于1895年4月11日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一水相隔,唇齿相依,当割台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族人民群情激奋,痛斥卖国贼,反对割地。台湾人民对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反对更为强烈,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台北民众“鸣锣罢市”,愤怒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台中、台南一带人民发出了“桑梓之地,义与存亡”的誓言。就在台湾人民积极准备抗战时,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悲愤抗议,不顾台湾人民的死活,竟电告当时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因签订了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百年来一直被斥为汉奸、卖国贼。本文认为,从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一贯妥协退让的政策和马关谈判中李鸿章的表现及中日双方的态度来看,签订《马关条约》卖国求和的主要罪责在清政府,而不应由李鸿章一个人来承担。  相似文献   

13.
《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并有重要影响的报刊,对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情况以及条约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这些报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学术界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对《马关条约》的认识和《申报》的舆论价值取向,深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思路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要求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科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之间因果相连,《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则是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后果,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一个诱因。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5.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3,(10):20-21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国际方面,关于《马关条约》的纷争,主要集中在割让辽东半岛的问题上。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政府就正式向法、德两国政府建议:三国联合“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为什么“干涉”?日本为什么“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呢?俄国是一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工业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同英美等列强竞争,企图通过进一步扩大领土的办法来弥补经济力量的不足。列宁指出:俄国“军事力量上的垄断权,对…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1895年4月,中日签署了《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就在《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沙俄得知日本割占了其早已视为“势力范围”的辽东半岛,便正式邀请法、德两国,共同对日进行干涉。  相似文献   

17.
一八九四年,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一八九五年迫使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签定了割让台湾、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万万两等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空前严重的浩劫,从此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帝国  相似文献   

18.
1895年4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从此,台湾便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人民如火如荼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亦随即展开.  相似文献   

19.
第七章 中日战争思考题 1、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略) 2、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895年4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二)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三)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四)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存。(五)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体现在几场重要战争的发生和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