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我在内部印了《师友飞鸿》书信集,设法送了一部给其信也被收录的陆本瑞同志,没有想到竟然很快就收到他的回音,他还特地赠我他的大作《出版往事》.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其中还夹有我20多年前给他的一封短信的复印件!以他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老同志,能够一直保留我的信,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并且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731"亲历记     
曹振亚 《传媒》2001,(6):49-51
我长期在企业工作,闲暇热爱写作,多年的新闻采访与撰稿培养了我的新闻敏感。 1989年盛夏,在一次业余采访中,我写出《一个为用户着想的电气修理部》一稿,被市县报纸刊发后,原文主人公——吕万山老人拉着我的手,用恳诚的话语说:“小伙  相似文献   

3.
2009年元旦,我远赴东三省,采访了十一运冰雪项目的比赛,见证了全 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诞生.在原驰蜡象的莲花山滑雪场,看着金镶宝石的"璇宝",我止不住慨叹:"全运会,来了!"不过,没想到的足,进入6月后,我奉命走到了幕后,担任了"无名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我带着"世博会"的采访任务在美国底特律采访北美车展.然而,海地大地震的消息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地震发生48小时后,我已然踏上了前往海地的航班.那时的我不知道在那里我可以向谁求助,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落脚,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遭遇新闻中说的治安事件,心里只想着太子港.又过了一个48小时,夜幕中,我作为上海第一家媒体记者,进入了海地.从"世博会"到"太子港",我接受到的是被连降几级的落差,可是,就在这个克服千辛万难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这份感悟和经历,实在难得.  相似文献   

5.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为了摘去头上那道可恨的'金箍'(按:指'右派'帽子),我也得像孙悟空那样,事事顺着唐僧;而我面前的'唐僧'就多了……我都得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显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今天,我动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当时我人格和灵魂的扭曲,还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6.
杜华赋 《新闻三昧》2006,(10):45-46
《广旺能源报》创刊40周年,而我在报社就干了20年。有人问我:“20年来,你究竟培养了多少人?”对于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仔细去想过。1985年7月30日,我接到调《广旺矿工报》(现改为《广旺能源报》)工作的通知。当天下午,我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编辑部。报社领导安排我做副刊编辑,并将厚厚的一叠稿件交给我。第二天,我在翻阅来稿时,发现一位姓邓的掘进工的稿件特别多,虽然这位青工小说、诗歌、散文样样都写,但数量和质量却差异很大。没过几天,我便来到小邓所在的单位。我在矿宣传科长的带领下,在采掘职工的集体宿舍找到了小邓。因为上夜班,他…  相似文献   

7.
峻青 《档案与史学》2007,(10):18-26
一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我非常钦敬的挚友——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教授.他有一件戏剧性的死而复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86年10月. 天高气爽.我来到我的故乡胶东半岛,参加烟台艺术节.正当我沉浸在亲切而迷人的艺术享受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文怀沙教授逝世了.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语文在我国当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却并未水涨船高,反而有所降低。我把这叫做“错位”。 我在1951年考入大学中文系时,收到的“录取通知”中写道,学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我当时认为这是理所  相似文献   

9.
人一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职业选择与兴趣爱好相吻合,我喜爱新闻摄影,从一名基层摄影通讯员走到了河南日报记者这个工作岗位.因此,我天天都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业,跑遍了河南全省所有的县市和许多边远地方的乡村,每年在基层采访的时间在250天左右,见报照片在400幅以上,连续多年发稿量在报社内名列前茅.新闻摄影是我的生命,是我全部人生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从"逼上梁山"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图书馆工作,我是“半路出家”。大学毕业经过没完没了的农村锻炼,当了十四年文化局的业务干部之后,被“逼”进了图书馆这道门槛,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回首这十六年的工作历程,我心中仿佛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感慨万千!1 逼上梁山1985年的一天,天水市文化局长左峰找我去谈话,他告诉我,派我去市图书馆当副馆长,征求我的意见。当时我一下子懵了。我在市文化局群众文化科工作,搞的是群众文化,对市图书馆的人和事并不陌生,但安排我去那里工作,我却一万个不愿意。原因有两点:第一、从国家机关,文化主管部门到下属事业单位去…  相似文献   

11.
在期刊研究方面,张伯海先生是我的坚实引导者,影响至深的当属第一课.那是1991年深秋,他在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任上,我在河南郑州谋饭.有一次,我陪同有关领导到署里办事,他留我在他办公室单独谈了一会儿.所谈其他内容都忘了,但那句"期刊是要死的"是永远记得的.他语调轻缓、舒徐,于我则无异于晴天响雷.  相似文献   

12.
一个"谜"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袋跳跳糖,我心想:跳跳糖会是什么味道呢?好不好吃?我正想着,爸爸对我说:“快吃啊。”我拿起剪刀把袋子剪开,把跳跳糖放进嘴里。真有趣,跳跳糖在我嘴里乱蹦乱跳,弄得我上牙床痒痒的。这时有两粒跳跳糖碰到了一起,“嘣”的一响,两粒糖都从我嘴里蹦了出来。我吃完跳跳糖,心想:跳跳糖这么奇妙,糖果厂的叔叔阿姨们是怎么造出来的呢?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揭开这个谜。一个谜$巩义市孝南小学@李嘉龙  相似文献   

13.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长在大山里,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父母为了我能考个师范学校,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在80年代,我一个农家娃点着煤油灯昼夜苦读,终于以5门课4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15.
我热爱   我痛恨   我离开 应该说,进入媒体行业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事之一。 我是1996年6月被招聘到陕西一家报纸 Q 报的。这张报纸,给我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使我感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真切的酸甜苦辣种种滋味。 初到 Q报时,我在文艺部当了一年多的副刊编辑。尽管编辑  相似文献   

16.
所谓短册,是指过去日本人用来写和歌或俳句等的一种窄长条厚纸。两年前,我在日本进修时,常听说“短册”这个词,但开始时我不知道短册在出版界为何物。有一天,我与讲谈社的一位部长一起到池袋的一家书店参观,发现陈列在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里都夹有一张细长的厚纸。当我询问那位部长为何所有书里都要夹上一张这样的纸条时,他告诉我说,“这就是短册”。接着他向我详细地介绍了短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读关于"逃亡"的故事,德奥(小说主人公)就让我读到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那是我从前不曾想象过的世界,纵使我在小时候就曾立志要到非洲做无国界志愿者,但当时我实在太无知了,尽管或许如德奥所说,有时无知是一种幸福——我虽然曾在摄影课上看过关于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照片,但是却没有勇气去了解这段历史或者亲历报道,倘若如此我似乎就可以少一分心酸。可以说,这个故事的明线是"逃亡  相似文献   

18.
庄电一 《今传媒》2007,(2):54-55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至今,我在新华社从事军事报道已7年.在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报道,在某些领域的报道已经成为重复性劳动之后,所谓的"七年之痒",似乎也让我有了些许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随季节迁徙的"燕子" 作为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总,张文总是随时随地保持着新生文人所特有的激情与善感,"威海是一座候鸟的城市,我喜欢这里的阳光和沙滩,但我讨厌这里冬天的寒风和潮湿,我要离开这里到一个温暖热闹的地方过冬,夏天时再回来."在张文的住所--一所150平米的海景房,从窗口向外望去,就能看到大海和沙滩,冬日午后的阳光悠闲地撒在洁白的海浪上,闪烁着粼粼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