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均先生离开我们了.噩耗传来,悲痛万分.我真不敢相信,他走得那么匆忙. 认识先生是在1990年8月的香山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主持我论文报告的正是王均先生.  相似文献   

2.
王均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仍不时地在脑海里闪现,使我心中充满对先生的无限怀念.4年前,先生已逾八十高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3.
著名文史大家、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敬爱的卞孝萱教授已于今年9月5日驾鹤西去。作为一名廿余年来受到先生关爱提携的晚辈后学,我内心充满悲痛之情。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入南京大学后,精心筹组和领导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大力推动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时至今日,已在江苏南京地区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这方面的活动与成就构成先生晚年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这里,谨摘取当年有幸结织先生以及先生创建、主持省六朝史研究会、努力推进六朝史学术研究等往事,略作回忆,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启功先生字元白,又作元伯,满族人,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文化论坛》学术顾问黄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8日晚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黄济,原名于鸿德。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21年7月20日生于山东省即墨县。1946年至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1949年华北大学教育系毕业。黄济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特别是在"文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陈伯吹先生诞辰100周年,谨以这篇小文,表达和寄托我对这位儿童文学巨擘无限深切的思念缅怀和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7.
名历史学家杨志玖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5月24日16时4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8岁。杨志玖先生生前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顾问,《历史教学》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曾任天津市第六、七、八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和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8.
李平 《现代语文》2006,(7):10-10
北京朋友来电说王均先生于8月2日不幸病逝,我甚为悲痛. 1957年2月,罗常培、王均合著<普通语音学纲要>刚一出版,我就买到一本,看后受益匪浅.1980年中国语言学会在武汉成立,王先生讲话时特别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文》2006,(7):F0002-F0002,F0003
  相似文献   

10.
深切的怀念     
敬爱的周总理啊,您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每当我幸福地回想起受到您的亲切爱抚时,悲痛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涌流,对您引起深切的怀念。那是火红的大跃进年代——一九五八年一月六日,您在百忙中亲临我们肥光小学视察。我清楚地记得:您老人家满面笑容地跨进我们三年级教室时,我们全班同学都起立  相似文献   

11.
<正>敬爱的恩师:您在地下还好吗?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呼伦贝尔市语文教研员武桂华老师的电话:"贾老师,你一定要挺住,前几天,丁培忠老师到药店买药,栽倒在地就没有起来……"我顿时惊呆了,眼泪夺眶而出……我与您相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您就是内蒙古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我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功夫在诗外》。您独具慧眼,给予了充分肯定。该论文获1992年内蒙古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深切的怀念     
扑簌簌泪水腮边挂,哀思无尽呵心如麻。奇阵歼敌智谋高。一月八日别亲人,千呼万唤没回音。草地泥泞伴冰山,风展红旗过大关。舍不得离呵舍不得分,再把总理叫几巡。征途迢迢万里长,毛主席领头呵您紧跟上扭找遍了地呵问过了天,深切的怀念要对总理谈:,’’延河流水呵情意长,您和群众拉话在土炕上;百万工农汇南昌,您高举义旗向反动派打响第一枪。桌上的饭菜凉了又热,总理呵,为革命操劳顾不上歇。井冈山簧火燃四方,革命真理胸中装。小米步枪创新天,一腔热血荐轩辕!遵义红星亮闪闪,您和毛主席肩并肩。梅园云低呵重庆雨狂,闲庭信步斗翅烟。毛主席挥手…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旗手———深切怀念吕叔湘先生陈金明我国语文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先生,留下他对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的殷切期待,于今年4月9日溘然长逝了。人们在含泪悲悼的同时,回顾他为推进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所倾注的心血,不免会想到,他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厚望...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经济学界一代宗师,第二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陈岱孙,因病于1997年7月27日上午8时1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7岁。陈岱孙教授,曾用名陈总,福建闽候人,1900年10月20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年时代1906-1915年在福州私塾读书;1915-1918年在福州鹤龄英华中学就读;1918-1920年在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毕业;1920年9月-1922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22年9月-1926年7月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并于1924年获硕士学位,1926年…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5日,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江苏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学会创始人、首任六朝史研究会会长卞孝萱教授逝世一周年,作为他的晚辈后学,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对卞先生为创建省六朝史研究会,推进江苏六朝文史研究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尽职贡献精神,作一回忆和概述,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5,(11):24-25
胡耀邦同志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90岁的生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廖一帆同志六十年代任《人民教育》编辑部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我们与他共事十一年,如今他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我们无不悲痛。但他忠恳朴实的音容笑貌,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一帆同志一贯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1917年生于广东大埔县,早年留学日本,并参加学生进步组织。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芦沟桥事变。当中国处在危急存亡之际,一帆同志为了抗日救国,他毅然从日本回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具体做日军战俘工作。他会日语,了解日本的风俗民情,做日俘的工作深切入微,收效甚大,使不少日俘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懂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23日是我们尊敬的朱正元教授的百年诞辰纪念日.作为朱老师的学生和助手,有幸能多年直接聆听他的教诲,目睹他的典范,使我受益多多,永志不忘.朱老师虽然离开我们已近1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深切地怀念他,就是要重温他的教导,认真学习他的精神和高贵品德. (一) 朱老师一生执教60多年,把毕生都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尤其对于师范教育,他更怀有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他一贯提倡要重视师范教育,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既教书又教人,并身体力行.他常说教师是十分崇高的职业,因为教师是做…  相似文献   

19.
吴天石同志和他的夫人李敬仪同志逝世已经整整二十年了。每当我想念起他们,就感到非常痛惜,有无限的怀念之情。我和天石同志相识,是一九四四年冬,在苏中公学的时候,他和我一同负责苏公宣教科的工作。当时初见面,听说他是在南通地区搞教育工作的。调来苏公前,他是苏中行署四专署的文教科长。我来到苏公工作以前,是在一师抗大九分校搞教育工作的。我们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就这样,两人之间开始建立起革命的友情。天石同志待人谦虚和蔼,喜欢喝点酒,很健谈。他讲起话来,有很浓的南通乡音,满面带着笑容,使人感到他为人真诚而朴实。他工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史研究》2005,(2):2-5
今年三月五日是我国著名无产阶级教育家、原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董纯才同志的百年诞辰。为了纪念董纯才同志,我刊约请教育界的有关同志进行笔谈,现将谈话稿予以刊发,以表示我刊对董老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