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马克条约是阿富汗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使阿富汗丧失其领土和外交主权,成为英国的附庸。并触发英国和俄国在阿富汗的激烈角逐,加速了阿富汗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香港、澳门后与回归前均不是国际法主体,它们作为地方实体享有的部分缔约权来自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授权,中国政府的这一做法,与国际法学理论和国际实践相一致。至于国际条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情况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1.1对文本内容的浅尝辄止。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这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导致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教: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没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而不顾及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有的长文短教,大刀阔斧,肆意删节,以我为是;  相似文献   

4.
深化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所以,能否摆正教师的位置对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学习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则会使社会实践类课程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丧失课程的严肃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丧失课程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5.
学生发问权的丧失反映了当前对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中的一种顾虑,也反映了如何去体现“教学相长”真正意义的问题。学生放弃发问权显然会丧失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不平等条约签订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集中表现为挑衅中国领水主权。面对这种非法挑衅,当时的清正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实施强制引水制度,牢牢控制引水主权。严格管理湾泊的洋船。商船、兵船必须湾泊于指定地点,并接受严格管束。对外国船员行使完全的刑事管辖权。拒绝列强染指海上缉捕权。正是由于清政府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在武力和封舱的威慑下,西方列强的挑衅活动不得不有所收敛,条约前时代的中国领水主权也因此而大体上保持了完整。当然,这种完整随时都受到威胁。嘉道年问,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夕,列强挑衅中国领水主权的活动日益增多,预示着对中国领水主权大规模侵犯的时代即将到来。鸦片战争的爆发就是一个标志。自此之后,中国领水主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论文具体探讨教学观念转变后大学文学史教学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并就“史”与作家作品的关系、关于经典文本的确定、文本的解读与细读、教与学之互动等问题,提出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学如何走向开放的一些看法与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工智能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化策略:教师应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既要重视育人本质,也要树立人机协同发展理念;针对语文阅读文本的不同类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注重人人互动,辅以人机互动,实现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文本的互动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作者促膝谈心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关键是如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0.
强化高校章程对政府举办者权义的规制,对促进良性互动政校关系建立,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与扩大,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十分重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政府举办者权义章程规制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从章程文本实证分析来看,虽然部分公立高校章程对政府举办者权义关系规制,但规制普遍存在行政化倾向明显、权利义务内容不完整、争议解决机制缺位、法律责任机制缺失等问题.我国公立高校章程应以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基本目标,采取有效对策完善文本规定,以完善政府举办者权义章程规制,夯实和谐政校关系建设制度保障,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领水主权构成了严格限制,表现在经济、政治与军事三个方面。经济方面主要是指沿岸贸易权与内河航行权的攫夺;政治方面则表现为租借条约、租界条约、不割让协定等对领水主权的限制;军事方面,列强租借水域布置军事设施和外国军舰自由航行中国领水,大沽至山海关不设防规定是领水主权限制的重要表现。总之,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意味着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朝边务纠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间岛"领有权问题,即对越境朝鲜人垦居之图们江以北的领土所有权问题;二是由此引发的中朝疆界划分问题。中朝两国"间岛问题"纠纷的近代后果是中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间岛协约)。中日在"间岛问题"的交涉中,虽说中国保住了东北边疆主权,但付出了"东三省五案"等沉重的权益代价。  相似文献   

14.
关于海盗罪及海盗行为的界定存在众多国际公约,这些公约并不相同,各有偏重,规定不够全面,并拥有不同的签约国。联合国1816号决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海盗行为的限定,完善了众多公约关于公海外海域打击海盗授权的问题,但因其可能与主权原则有所冲突而受到众多质疑。界定不统一、没有相关的专门性公约以及与主权原则的冲突,这些都给国际合作打击海盗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15.
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山东问题成为“悬案”。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在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中、日双方最终签订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收回山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美、英两国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局面,半殖民地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6.
全球一体化的强势发展,使国家主权理论面临困境,将国际海洋法中创制的“主权权利”引入国家主权理论,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权权利是国家主权在国际交往与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主张国家主权、实现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应当深刻理解主权权利与国家主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主权权利在主权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国家主权理论走出困境,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国家主权观提出了挑战。对国家的领土主权、政治主权、经济主权以及信息文化安全造成了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主权问题的国际政治斗争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作为二战期间苏日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使苏日双方得以避免两线作战。但从苏日双方签约的动机、谈判的中心议题乃至条约的内容看,都是围绕着中国问题而展开的。《苏日中立条约》是日苏双方牺牲中国利益、干涉中国主权而达成的交易,而且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远东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权与主权之统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已较多论及.主要是针对西方学术界“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观点展开,这为两权关系在实践中的正确对待打下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中仍然出现的频繁的侵犯主权、践踏人权的现象说明二者统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较好贯彻。本文以它们的统一为题,通过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对人权观形成的影响作比较,重申要客观、辩证地理解二者的统一,着重从促进这一思想的实际贯彻及其可操作性来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国内实践已具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习惯性做法,但无论是接受程序还是适用方式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为此,必须对《缔结条约程序法》进行修改,并建立“自动执行条约”和“非自动执行条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