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卿 《华章》2012,(25)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何磊 《华章》2011,(11)
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较大.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水平,但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待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只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并且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本文对郑州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参赛准备期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提出了注意力集中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培养自信心的训练三种方法,旨在为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竞技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较大.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水平,心理训练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待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运动不仅是一项复杂多变而且是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想要在紧张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战术水平,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培养的。因此,对影响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议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乒乓球大国,乒乓球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高,各县市、学校间经常举行乒乓球比赛,针对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训练问题,对校内初中生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问题进行探究. 影响乒乓球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很多,综合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待训练的态度、运动员智力水平等几个方面.客观方面有:训练的环境、训练的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同时在比赛过程中,相关的器材、时间、观众、场地等也都会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1届世乒赛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录像的观看,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各种特长技战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加以总结发现:当代乒乓球运动发展方向主要突出的制胜因素为速度,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进攻意识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敏 《考试周刊》2011,(74):142-143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比赛的特点出发,针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心理紧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出适宜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调整心理紧张的方法。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越来越多,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的实施方案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本文列举一些,为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热爱乒乓球运动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是一项速度快、变化多的隔网对抗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战术,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十一分赛制实施以后,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日趋缩小.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拥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本文从心理状态内涵着手,分析十一分赛制实施后运动员心理状态变化的特点及心理状态具有的一般特征,讨论形成良好心理状态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以便在比赛中更好的调控心理状态,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优劣表现,在比赛关键的时候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关键分和一局球的胜负影响很大,许多有潜质的运动员都是因为心理上的因素,影响了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对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战术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则是战术训练的核心环节,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不少人往往忽视战术意识方面的训练,造成许多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相脱节.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副选班学生必须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战术意识的训练.本文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副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乒乓球专副选班学生的战术意识训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专副选班学生的乒乓球战术意识,对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15.
篮球比赛中准确的罚球是比赛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比赛最后的关键时刻,要求篮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罚球失误的原因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与运动员在罚球时产生心理障碍有重要的关系。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对篮球运动员罚球时产生的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的心理能力训练,提高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罚球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6.
孙会静  刘晓玲 《教师》2022,(1):15-17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职学生取得技能大赛优良成绩的重要保障,而心理素质训练是确保选手在比赛中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前提.文章就心理素质训练可以起到使中职学生减轻赛前的心理压力、提高比赛中的自信心、缓解比赛中的焦虑情绪、化解赛后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等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中职学校存在的对技能大赛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作用认识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飞跃发展,运动员要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拳击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水平越高,比赛就越激烈.在双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伯仲难分的时候,往往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心理素质是拳击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浅谈心理训练在田径比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径比赛中,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应广泛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心理过程施加影响,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做好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每一个队员的技术要求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团体比赛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新旧团体赛的比赛形式在性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也体现不出参赛队每位队员的重要作用,也以主力队员为主的比赛方式。所以在比赛中体现出不公平的一面,尤其是基层的比赛。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比赛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平时打得不错.但比赛发挥不出水平。究其原因,比赛获胜的因素除了技术之外,就是心理因素了.没有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面对比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在压力面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比赛结果。本文拟就乒乓球运动员焦虑分类、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