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矛盾的同一性及其作用,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把研究同一性的问题提到研究辩证法学说的高度。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关于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节中着重研究了同一性问题,并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307页)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再一次明确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分析同一性时,也就必然要谈到斗争性问题。必须恢复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同一性理论的本来面目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宣传和哲学教学中,对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不正确的阐述。林彪、“四人帮”更是蓄意歪曲、割裂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把同一性完全排斥在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之外,使斗争性成了矛盾双方关系的唯一属性。于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我认为,应当有这样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整个世界的事物都是矛盾的,是因矛盾而运动和发展的,而任何矛盾都包含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结合的特征,这是无条件的。凡物不会因任何条件而不包含矛盾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同国际同主义双方的矛盾同一性是由据主导地位的,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中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着眼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以有利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恩格斯专门论述过事物的同一性问题。他认为,事物在每一时刻既是它自身,又不是他自身。a=a,但同时a≠a。这就是说,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矛盾,事物才能变化和发展。列宁研究了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他认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学说。列宁把同一看成是矛盾对立双方所处的一种状态,他还没有明确把同一看成是矛盾的一种基本属  相似文献   

6.
本来没有远离现实斗争的纯哲学理论问题.哲学无非是人类在三大实践中,对其发展规律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抽象.哲学有它自身的继承关系,但最终推动它发展的根本原因总是现实斗争的要求.从古代朴素辩证法到中世纪形而上学思维形式的过渡,从形而上学陷于两难境地到德国近代哲学辩证思维的复兴,从黑格尔体系的巨大流产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都生动地说明哲学的发展同现实斗争的紧密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哲学著作无一不是反映着历史重要时刻现实斗争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中每一重大的争论,也总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分歧上找到原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它没有结束真理.一个多世纪来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中的重大争论,要求我们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避免历史的局限和僵化,推动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同一性是指的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贯通的性质.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矛盾的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矛盾双方的这种属性,在数学解题中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本文略举数例作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来,哲学界在深入研究对立统一规律时,对于矛盾的同一性是否包括矛盾的转化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应当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有的同志则说,转化不是同一性,转化的趋势和可能才是同一性。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转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范畴,它们是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矛盾的属性或运动状态的,矛盾的同一性并不包括矛盾的转化。本文试图从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什么是矛盾的转化入手,来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转化的区别,说明矛盾的同一性不包含矛盾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的问题,是一个曾经争论很久的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从而彻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容分析】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同一性。斗争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是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作为体系,起码要有三个条件:一是体系从何开始,二是如何展开,三是以什么为核心。唯物辩证法从联系开始,经过发展,最后展开为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它的实质和核心。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观点:第一、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第二、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同一又斗争;第三、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第四、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  相似文献   

12.
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本质属性。只有弄清这两重属性及其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矛盾范畴。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目前理论界的流行说法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其理由是:第一、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同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相一致。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就必然要承认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范畴与矛盾同一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和谐不是绝对的同一,它以内在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揭示和谐范畴的本质内涵,阐明和谐范畴在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倡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和谐意识,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关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讨论很多了。但是,研究矛盾同一性与斗争陆的范围究竟有多大,重点应放在哪里,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盾的斗争性,则涉及不多。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矛盾的同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吗?我们认为不是。以下,从几个角度加以说明。第一,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统一物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同一性的两种情形,是统一物中两个对立面固有的特性。没有这两个特性,就不能形成统一物。同一性的意义,正在于它是统一物存在的条件。同一性表现的是统一物稳定、平静的方面,是肯定、维护统一物的方面。在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之时和在互相转化之前的量变状态中,统一物的质的规定性并不改变。换句话说,一个事物,一个客体所以处于暂时稳定状态,主要是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因此,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客体或现象,就是从对立面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同一性? 由黑格尔提出和加以表述的辩证法的同一性,指的是具体的同一性、真实的同一性。这种具体的、真实的同一性,无非是告诉人们,每一具体事物,既是这同一事物又不完全是这同一事物,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同一是一个有差异的东西”,“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只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从黑格尔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同一性这个概念同具体事物一样,既有其肯定的一面,又有其否定的一面。其肯定的一面即事物“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这说的是事物与自身的等同性——某物就是某物,统一体就是统一体。其否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认识需要深化。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值得反思。实践表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与矛盾普遍性的绝对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对性直接相联系的。我们必须完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立统一学说的论述,深化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矛盾同一性李雨村道德观念是从人们现实生产与交换的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按一般逻辑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带来包括道德在内的全面社会进步,但在现实生活中何以产生积极与消极并现的双重效应呢?是否在经济与伦理之间真的存在着不可克...  相似文献   

19.
和谐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特别是矛盾解决方式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谐思想的提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切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意蕴,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理论维度。和谐思想的提出为我们认识矛盾特别是矛盾解决方式问题开辟又一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此学术界早已有了共识和定论,但对其辩证统一关系具体内容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分歧。文章认为,绝大多数哲学教材和论著的理解中存在前后矛盾,正确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统一针对它们的存在,二者的对立针对它们的实现,并且它们的存在与实现也是辩证统一的。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与实现及其辩证关系,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