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城市生活状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一个"有流动无迁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态有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农民工不能完整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不能顺利融入城市社会,不能完成城市家庭的资本积累,这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所以,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一、课标要求本节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本章内容讨论城市和城市化问题,第一节是基础知识,介绍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点"分析城市与其它地理事物及城市与城市间的关系问题,第三节深入城市内部,从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课时主要介绍不同规模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教材从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到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异,再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最终到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分析,从理论到实践,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 ,世界城市化及进程。2 指导学生通过资料 (文、图 )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观点培养 ,培养迁移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3 通过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教学方法 :阅读、分析、应用、探索。教学工具 :多媒体平台。教学过程如下 :引入课题 :(展现“原始人类”图 )我们曾这样生活 :茹毛饮血 ,刀耕火种 (展现“牛耕图”) ,我们也曾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展现“城市景观”图 ) ,今日世界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已有城市化研究普遍缺失教育尺度,或者关注教育问题的视角是经济学视角,遵循的是"经济逻辑",为单向式、割裂式和等级式思维。我们需要在城市化发展中渗透教育尺度和教育眼光,具体表现为三种意识(教育意识、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两种思维方式(逆向式思维和关系式思维)以及内含了教育要求的评价标准。在通过教育尺度构建"教育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创建和发展"城市教育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21):118-119
<正>知识迁移能力就是用一个或一类知识影响另一个或另一类知识,甚至影响另几类知识,它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仅靠学生的自主体会是难以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中"气压带和风带"一节为例,探讨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根据"社区"的概念分析,一般可以概括为这四个特征: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关系、社会情感、社会互动。"城市社区"是在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伦理意蕴的新型实体。城市社区的形成,是人们从"熟人社会"迁移到"陌生人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附于乡土社会的伦理关系、伦理规则、伦理秩序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一系列变化在社会过渡时期必然会引发道德情感疏远、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等伦理问题,针对这些伦理问题相应地构建"城市社区"的伦理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同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编选也显现出弱化乡村的城乡价值取向。以人教版初中《语文》(2009版)(1-6册)中的选文编排为例,对比分析《语文》(2009版)中城市与乡村题材的入选数量、内容设置等,透析《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严重的乡村文化危机,即城市文化对乡村文明形成的严重"挤压",它将导致城市对乡村的征服和乡村对城市的依附。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城市化 何谓城市化,关于城市化这个词,因不同的研究领域,或同一研究领域的不同人员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不同学科,侧重城市化的不同侧面。经济学家强调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认为“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社会学家以社群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的密度、深度、广度作为研究城市的对象,因而认为:城市化是指人际关系的改变,具体说,城市化过程就是社群网的广度不断扩大,密度日益降低,人际关系逐渐趋向专门化与单一化的过程。 人类文化学注重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过渡,认为“城市化并非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或城镇,而应该是指社会中城市与非城市地区之间的来往和相互联系的日益增多的这种进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可见、学术界至今对城市化解释尚不统一。地理学非常重视人类活动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和地域扩散过程,无疑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1.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发展从城市诞生之日就开始,并且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持续下去.城市发展不一定就是城市化,它的内涵比城市化要宽泛得多.城市化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开始比城市起源要晚,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正如吉斯特和费瓦指出的那样:"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也就是说,尽管城市先于工业而诞生,但城市的高速发展,则是近代产业革命后,工业化不断推动的结果.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城市化过程在英国1900年已经完成."城市化"作为一个总体概念的价值对于发达国家事实上已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自城市形成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只是那时城市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的现象和过程。城市化进程有快有慢 ,城市化水平有高有低。自工业革命后 ,城市大规模扩展 ,城市化速度加快 ,开始了世界城市化浪潮。在对城市化的研究中 ,最常见的是“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 ,二者是如何定义及量测的呢 ?一、城市化水平及其量测城市化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高低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城市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逆城市化”是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目前,“逆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一、“逆城市化”的含义“逆城市化”是指由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集中型城市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区和卫星城镇迁移的分散型城市化的城市化模式,是城市不同类型的转换。这里的“逆”不是指城市人口、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和卫星城镇的迁移;“逆城市化”也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并不意味着城市的衰败和城市化水平的…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化水平、规模、区域结构差异、城市发展趋势几个方面描述了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特征,并结合体制、城乡分割、土地利用效率、政府激励机制等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城市化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规模等级与就业的矛盾、虚假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城市规模效益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发展与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理论界在讨论城市化问题时,常常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的等级作为城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却往往忽视了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人口的城市化.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限度,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基地.因此,本文将深入探究城市化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怎样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健 《文教资料》2007,(12):129-130
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纸媒亦迎来新的局面。城市生活周刊在一波又一波的城市化浪潮中应运而生,实力逐渐增强的城市经济、个性日益突出的城市文化为城市生活周刊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申江服务导报》、《精品购物指南》、《上海壹周报》、《新民周刊》、《周末画报》、《可乐生活》、《南都周刊》、《东方文化周刊》等城市生活周刊相继问世,形成中国纸媒力量中的一支新军。  相似文献   

15.
陈兴刚 《地理教育》2013,(Z1):129-130
<正>人类的生存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保护》做为高中地理选修课,贴切学生现实生活,实用有用。《环境保护》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也是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目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贡献,工业不断发展又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环境污染如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等。本文以大气污染霾和PM2.5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危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乡土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则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一课时"城市化过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乡土案例进行分析,实现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作为“十五”期间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宏观性及政策性的问题。促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的城市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来支撑。尽快调整教育结构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山东省城市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999年,山东省城市人口3260万,城市化水平3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48个设市城市中特大城市3个、大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期,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成为美国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高度集中以及优越便利的交通和通信,使得大都市连绵带成为国家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枢纽和"孵化器"。不同规模、等级的大都市区之间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形成了有机的城市系统,其发展代表着美国城市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正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包括理论、政策和现实三个方面。终身教育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为太原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为太原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践行"对标一流"工作、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素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可见,素养并非先天所得,而是在后天的自我修养中逐渐形成的,与后天所处的环境与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