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为了追随你的旗帜,春天 我横渡海洋,抛却了那以 鲜果饰服、群乌为寿 和由变幻莫测的蓝色相伴的夏 我横渡海洋,遗去了我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唐霞 《文教资料》2008,(3):41-42
国内研究<圣经>对莎士比亚戏剧影响的著作颇丰,但从<圣经>的角度阐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与原型却少有人问津.莎士比亚把贯穿<圣经>的爱、仁慈和宽恕等观念以及<圣经>中重要的原型运用到十四行诗的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思想内容,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出了自己的诠释。目前国内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还相当欠缺,本文拟从十四行诗的创作内容和艺术形式两大方面,以《圣经》文化为视角来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4.
十四行诗是西方中世纪以来历久不衰的诗体之一,是西方抒情诗的重要形式,它在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成为风靡一时的诗歌形式,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分析最初确立意大利十四行诗规范的诗人彼特拉克的诗歌创作,结合其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歌集》(Song Book)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兰波十四行诗《元音》的主观意识、与法国诗歌的关系及相关批评进行探讨。《元音》是关于象征主义的哲学诗,它聚合多个类别的意象和幻想,并达到主观的沟通。认为在宗教道德的关照下,《元音》一诗强烈地表现了兰波被喧嚣的战争和激动的青春所扰乱的主观意识。指出在波德莱尔之后,兰波重新阐释了美学上的联觉。  相似文献   

6.
对三类主要的十四行诗进行语言学比较可知,三类十四行诗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主题的层面和韵律感的层面。它们都拥有各自不同的节奏韵律和描述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十四行诗的发展 ,并通过对莎士比亚第 18首十四行诗的分析 ,进行了一些文学欣赏尝试。  相似文献   

8.
夏洛特·史密斯是十八世纪末期的一位优秀女诗人。在十四行诗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她率先采用十四行诗写作,在她的《悲歌十四行诗和其他散文》中,她对十四行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她的十四行诗受到了当时社会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由于她的影响,十四行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她对十四行诗在十九世纪的复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朗费罗的诗歌创作深受18世纪英诗影响,他的十四行诗却采用的是意大利皮特拉克诗体。朗费罗的十四行诗的主题沿袭了传统英诗中的题材,既有对人生哲学的凝视又有对自然、宗教的追求,十四行诗的情调忧郁感伤、富于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0.
想在《教育文汇》创刊百期的时候写一篇文章,却像是在挚爱的纪念册上题字,很难下笔。在思考多日之后,终于想到6个字:你是我的玫瑰。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中的意象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情思,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其中就涵盖了很多意象,有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也有时间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间接向人们披露了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各种意象,希望能读懂莎士比亚,看到生活中的他是怎样对待身边的人、事、物,怎样经营自己的感情的。  相似文献   

12.
王鹿 《中文自修》2010,(6):57-59
伊丽莎白&#183;巴莱特&#183;勃朗宁是19世纪英国最负盛名的女诗人之一。她博学多才,凭借饱蘸浓情的十四行诗和短诗奠定了自己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她命运传奇,既遭遇过人生最惨痛的不幸,又拥有人间最美好的爱情。值得庆幸的是,不幸并未摧毁她的人生,而爱情则大大激发了她的创作。她以诗歌歌颂爱情,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她更以诗歌鞭挞现实,显露出一位作家的良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十四行待主题发展的历史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主题形态:一、在希望与幻灭的搏斗中去追求永恒的爱;二、对人及人生哲学的凝视和探索;三、鄙视都市文明,融入大自然,寻求心灵的抚慰;四、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焦虑,对新生活的汇歌和向往;五、体验: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税或契合中去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永恒。  相似文献   

14.
从十四行诗的结构、语言的亲缘关系及传播途径等方面来看,它不是由中国经古大食国,即当今的阿拉伯国家传往意大利的,而可能是由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的一种最古老的叫做Strambotto的诗歌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十四行诗是一种通行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英语十四行诗有较多形态。1930年代以来,朱湘、梁宗岱、梁实秋、屠岸、方平、卞之琳等人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一时成为新诗尝试与建设的重要诗体。朱湘、卞之琳的翻译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朱湘的译诗较多过滤掉原诗中爱情、忠心和崇敬等主题成分,却突出了自我哀伤情绪,并往往融入汉语的习惯表达。梁宗岱是早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最重要的译者,他的译诗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他们的译诗均表现出较鲜明的诗人译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产生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20年至1928年《新月》创刊前,为蛰伏期,主要以理论介绍、作品翻译为主,间或有些创作,却缺乏影响。第二个时期为《新月》创刊至抗战爆发时期,系十四行诗的重要发展阶段。第三时期为抗战爆发后至40年代未,为十四行诗的比较成熟阶段。第四个时期为解放后徘徊潜流期。  相似文献   

17.
丁召书 《湖南教育》2005,(19):43-43
我是1996年9月从湘西调到临澧的,在这之前,我一直在边远的土家山寨的乡村中学里工作。由于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莫说看到过《湖南教育》,就连听也很少听说过。来到临澧后,当我第一眼看到《湖南教育》时,我就被她那健康的内容和优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对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来说,就像是黑夜里遇见了一盏明灯,冬天里遇见了一盆炉火,夏天里遇见了一股清泉,那兴奋的劲儿是可想而知的。真正亲密接触《湖南教育》,还得从世纪之交算起。1999年,我的处女作《运用歌曲配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尝试》在这年《湖南教育》的最后一期上刊发了。当时我捧着…  相似文献   

18.
你是我哥哥     
瑶瑶一进家门,妈妈就说,瑶瑶,你看到韩冬的鞋子没有,也不知是,谁,把他的鞋给藏了起来,大冷的天,他光着脚回家,他妈妈见了既心疼又生气,打了他一巴掌,韩冬没哭,他妈妈自己倒躲一边抹眼泪去了。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是你     
三毛 《新读写》2009,(7):82-83
不快乐的女孩: 从你短短的自我介绍中,看来十分惊心,29岁正当年轻,居然用了一连串的——最低层、贫乏、黯淡、自卑、平凡、卑微、能力有限这许多不正确的定义来形容自己。  相似文献   

20.
教师节这天,庆祝教师节大联欢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同学们意犹未尽,刚刚坐定,班长马慧莹就飞快地跑到讲台上,对我说:“老师,全班同学想为您唱一首歌祝贺节日,好吗?”我听了她的话,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首歌的名字—《感恩的心》。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全校一至五年级同时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教唱了这首歌。此时,同学们一定是为我合唱这首歌了。我高兴地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