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舞台技巧上,怀尔德戏剧中时空处理的写意性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空舞台、虚拟性和舞台监督的设置摆脱了西方传统戏剧箱式布景的束缚。这些有中国元素的舞台技巧要求观众共同参与戏剧表演从而打破了幻觉效果。怀尔德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影响。他在接受中国戏剧元素的基础上做出了超越性的发展,使他的戏剧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和道德说教意义。这说明作为人学的戏剧文学超越了历史和国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戏剧"一词,唐代杜牧以其表"游戏"之意,涵义较为宽泛。随着戏曲的发展,"戏剧"逐渐成为一个曲学概念。元代曲学家甚少使用"戏剧"这个概念,但对戏曲的特点已有初步的判断,注意到唱、念、诨、故事诸因素。明清两代曲学家对"戏剧"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大为增加,其中明代曲学家对"戏剧"的认知已充分把握了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元明清三代曲学家对"戏剧"特点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戏曲发展的轨迹,与戏曲发展的阶段性面貌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军旅戏剧有着突出的美学风格,在创作主题和意境开掘方面取得了独特成就,为丰富中国当代戏剧舞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下社会戏剧的创作正处在最好时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艺术因素,通过直观的舞台形象反映生活。幼JL戏剧是戏剧的一个特殊分支。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它具有般戏剧的性质、特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不仅仅具有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故事给幼儿看的儿童剧场形式的传统戏剧的涵义,还可以作为-_一种教育教学手段,以创造性戏剧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6.
外文教育戏剧是教育戏剧的一种,具有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三大特点和语言与舞台两大要素;主要运用戏剧手段,以戏为项目、以舞台为场景、以演为学习活动实施外文教育,发展学生在理解与表达、创作与表演、鉴赏与迁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戏剧艺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案例阐述外文教育戏剧课程的理念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戏剧家,也是人类戏剧史上的天才。他在戏剧舞台上辛勤耕耘了20余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风俗画,创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辉映千秋的人物形象,戏剧情节丰富多姿,戏剧语言繁茂、丰富、有力。莎士比亚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已经成为人类戏剧艺术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熊佛西是江西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起着拓荒与奠基的作用。他的戏剧创作始于五四,止于抗战时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戏剧理论造诣和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使他的戏剧创作风格独特、成就突出,江西学者应充分重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汉画与中国戏剧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由学,音乐,舞蹈,雕塑,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融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汉画中的乐舞,傩仪等都是戏剧的因素而不能称为戏剧,其中的角抵百戏是融诸多艺术而成的,具有更强戏剧因素的艺术形式,因此,汉画反映了中国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研究汉画对研究中国戏剧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即兴表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台表演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说来自于戏剧表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态。笔者通过对中国戏剧舞台的即兴表演的发展历史的梳理,以便于把中国即兴表演的发展脉络整理清楚,从而掌握其演变的轨迹及其规律与特征,为现代戏剧即兴表演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12.
从表面上看,实验戏剧是对中国现代戏剧传统的反叛和否定.但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实验戏剧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某些传统.如现实主义,民族化和大众化等传统.  相似文献   

13.
戏剧游戏     
祝海燕 《双语学习》2009,(9):F0003-F0003
这是一段非常短小的戏剧台词,同学们先把它背熟,并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然后找几个朋友一起玩。  相似文献   

14.
西方戏剧理论与高校戏剧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方戏剧理论史中有价值的理论提取出来为我所用,对于高校戏剧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无疑有所裨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应是高校戏剧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和审美属性;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可以是高校戏剧教育的现实目的和实现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特点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戏剧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人格教育,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对目连戏现象的形成作了剖析,并就目连戏对我国戏曲以及在民间社会思想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辰河高腔目连戏的特点以及对目连戏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初步归纳,对目连戏的传承和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对商洛市境内戏剧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戏剧文化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文化立市”的文化发展策略和戏剧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商洛市境内戏剧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戏剧文化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文化立市"的文化发展策略和戏剧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三大戏剧理论的斯坦尼体系、布莱西特体系和梅兰芳体系实际上有许多相融的地方.如对现实主义的共同追求,注重表演的真情实感,寓教于乐等等.这三大体系对中国当代戏剧理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焦菊隐融斯坦尼与梅兰芳体系于一身,创立中国自己的演剧学派,黄佐临则把布莱西特和梅兰芳结合,创造出既现代化又民族化的中国戏剧形式,徐晓钟融会三家,创造了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拓宽的戏剧艺术,从而使中国当代戏剧理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Empathic communication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bilities for social work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their work with clients. in this study one group of social worker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a 3 month course of intens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was compared to a group of students following the ordinary social work course of study.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relation to communicated empathy as measured on the Carkhuff Scale of Empathic Communi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eriod.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kill training program increased their level of empathic communication significantly.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increase their level.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ublished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training on the level of communicated empathy.  相似文献   

20.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