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林桦 《良师》2010,(3):46-46
有一次,一个德国人在法国朋友家吃饭,他特别喜欢一种法国奶酪,便要了一块。当主人第二次端出奶酪托盘,众人纷纷第二次要奶酪时,德国人在那里欲言又止,问他是否还要再添一块,他想了一想,摇了摇头,认真地说:“我说过只要一块,就是一块。”  相似文献   

2.
夏爱华 《良师》2011,(7):32-33
人在德国,处处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3.
闻己 《成长》2007,(9):75-76
去年11月初,我赴德国波恩考察一家园艺公司,回国前夕,为答谢这家园艺公司部门经理施密勒先生的不吝赐教,我特地邀请他到一家中国餐厅吃午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德国打工记     
沈浩 《成长》2006,(6):47-47
我所在的城市是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对中国留学生的意义就像是延安之于中国革命一样,这里是打工者的天堂.因为这里不光是奔驰和保时捷的总部,也不光是有博世等大公司的巨大厂房,更关键的是这里有数以干记的中小企业。而德国人的习惯是到了七八月份就开始带薪休假了,这时就需要大量的临时工来代替.并且德国人有聘请学生的传统。所以到了暑假中国留学生就会从德国的各地涌向斯图,尤其以东德为甚。有一个小插曲足以证明我说的确是实情:我一个同学在东德的凯美尼茨找了个女朋友,问他怎么认识的,他说他女朋友刚来凯美尼茨的时候,中国学生都去斯图加特打工了,整个大学里就只剩下两个人,他去帮她报名注册找房子就这么好上了。  相似文献   

5.
杨佩昌 《教师博览》2013,(12):24-25
<正>德国人有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印象中,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是,德国统一后东西德之间是否还存在差别?对此,我往往会这样回答:两德之问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了,但如果仔细观察,总还能发现一些痕迹。去年年初,我与一位企业家朋友自驾游德国,从柏林前往法兰克福的路途中,他问道:东西德分界线在什么地方?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  相似文献   

6.
徐笑红 《中学教育》2005,(10):63-63
德国公司裁员的方式很简单。消息传出来,员工不用盘算,也不用走关系,每个人几乎都清楚,谁将在这样一场动荡中告别同事。所以,大家心胸坦荡,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因为德国裁员的方式,大多是这样的:先是培训期的员工,然后是单身员工,接下来是结了婚没孩子的员工,再接下来是结了婚有一个孩子的员工,最后是结了婚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的员工。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7,(7):59-60
在德国的时候,让我最感慨的就是德国人的时间观念。他们遵守时间的精准程度,就像他们是钟表上的指针一样。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井然有序的法兰克福机场,安检的德国人问完几个简单的问题之后,麻利地在我的护照上盖了个戳,并微笑着说:“欢迎来到德国。”就这样.我踏上了德国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9.
德国人喜欢自己动手.无论是议员,大学教授,还是大公司的老板。  相似文献   

10.
张冬梅 《小读者》2012,(7):56-56
在德国,休假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据统计,德国人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德国学生的假期更多,一般来说,他们每年享受的各类假日加起来约有150天。  相似文献   

11.
吴思 《教师博览》2013,(1):49-50
<正>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有一片纪念碑群,占地超过两个半足球场。2700多个水泥碑,长宽如单人床,密密麻麻排列着,没有任何文字符号。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碑群,好像进入一个街区。地势高低起伏,碑体高低错落,低的不及膝盖,高的足有四米。2011年11月,在德国绿党伯尔基金会的安排下,我随几位中国学者访问德国,主题是德国社会如何面对和反思历史,再访此地,有机会请教专家。  相似文献   

12.
《家教指南》2007,(7):32-33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14.
车耳 《学习之友》2014,(5):18-20
严谨,说的是严密而谨慎,它经常指人们的作风和习惯。在工作、学习和待人接物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严谨都是一种优点。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地区,找些作风严谨的人士并不难,难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全是这样风格的人。德国就是这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秋天,我接待了两位来自德国的专家。他们去过很多国家,但是第一次来中国。上海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站。按照德国人的工作风格,一定要提前落实好每件事他们才安心。这两位学者亦是。他们提前半年预订好机票,所有的schedule(日程)来中国几个月前已确  相似文献   

16.
《良师》2011,(4):54-55
上课半个多月以后,来了个插班生,而且是德国人——西德人。我禁不住开玩笑说:“啊,来了个德国鬼子。”  相似文献   

17.
18.
19.
根据我国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笔者以赴德职教师资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细述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体会。以达到顺利地从学术型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爱自己的孩子,对每个父母而言都是相同的。但爱的理念,爱的方式,爱的方法,各国的父母却有很大的不同。以我三次在德国侨居生活的实地观察,我认为德国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有很多可贵的地方值得中国父母借鉴。在这里我想把我所看到的情况介绍给中国的父母们,希望能给中国的父母们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