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将分配领域的方针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成“效率与公平并重”,提高了“公平”的地位。为了践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方针,为了解决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权益保障问题,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分对象探讨了失去农用地农民和失去宅基地农民的权益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2.
“考试”一词潜在的含义,把“主考”的教师和“被考”的学生放到了极不平等的层面,学生在这里完全处于无助的被动状态:被“隔离”(生生间隔开距离),被“监视”(有时还是几双眼睛),被“审问”(不管你乐不乐意,都得回答)。考试中,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学生失去了信任,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愉悦。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抽考”、“统考”、“调研考”、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普遍采用“三步模式”:倾听音乐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式——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学生在整节课中只能被动地“听”音乐,“听”教师对音乐的介绍,逐渐地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了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了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普遍采用“三步模式”:倾听音乐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式——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学生在整节课中只能被动地“听”音乐,“听”教师对音乐的介绍,逐渐地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了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了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5.
文末用反问句“保护自己的同时不也失去了自己吗”点化“伞”的故事。“伞”承载了“不能因保护自己而失去自己”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古人讲写作,强调“言有物”、“言有序”、“言有文”,这都主要是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的。写文章只有明确了文章写给什么人看,才好控制“有物”、“有序”、“有文”。如果失去了读者,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也不必去写了。阿·托尔斯泰在《谈谈读者》一文中,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写作要预设读者古人讲写作,强调“言有物”、“言有序”、“言有文”,这都主要是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的。写文章只有明确了文章写给什么人看,才好控制“有物”、“有序”、“有文”。如果失去了读者,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也不必去写了。阿·托尔斯泰在《谈谈读者》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把作家抛到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一个人,身后的东西永远不能与世人见面,你是不是还会去写作?回答当然是“不写”。这表明,写作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写作是为了读者,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读者的影响。虽…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印刷和视听教材等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高等学校。也就是说,广播电视大学的特殊本质和个性,一曰“多媒体”,二曰“远距离”,三曰“开放性”。我们听说的要办出电大的特色,就是要保持住电大的个性,如果失去个性,就失去了电大存在的根据,也就失去了电大本身。  相似文献   

9.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如幽幽轻风,依然萦绕在耳边。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如此匆匆,“失去”等于一瞬间吗?为什么比光还快的失去竟然闪现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0.
阿布 《教师博览》2009,(2):31-31
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情绪衰竭”,对工作失去了新鲜感,丧失了教书育人的热情,工作处于疲惫、低迷和消极状态;二是“去个性化”,对学生失去了耐心,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烦躁、易怒、体罚学生等;三是“个人成就感丧失”,教育教学工作失去了价值追求,感觉个人能力得不到体现,无法获得成就感,出现懈怠、想改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振立 《成才之路》2009,(16):82-82
“学而优则壮”的观念在国人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正是基于此,低分的学生往往被默认为“差生”,他们在学校和家庭被批评包围着,失去自尊,失去自信。而“差生”一旦失去自信,他们的创造性、进取心,也会随之消失,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差生”的心里,帮他们找回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说,我们都是在各种各样的“规矩”中长大的。比如只能用右手吃饭写字而不能用左手,上课时不许说话不许动,等等。这些“规矩”中有的是很科学的、必须遵守的,但也有一些“规矩”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的。人们在那些不科学的“规矩”的规范下,逐渐地失去了棱角,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创造能力,失去了敢闯敢干的精神。这些“规矩”使得许多原本可以成为爱迪生、达尔文的人都成了平庸者。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倡导人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但是,更新观念谈何容易。笔者曾因工作的机会,听过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14.
汶川震灾,深可哀痛。亿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亲人,失去了美丽家园,但让更多的人学会了“镇定”,树立了“信心”和“勇气”,见证了“强有力的指挥”并体验了团结、关爱所释放的暖意。全国哀悼日的确立和实施更是给生命以尊严,给牺牲以敬意,彰显人文关怀和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钱塘新区江湾教育集团以“半天学校童年味道”为办学愿景,以“不能因为读书,而使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不能因为考试,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升学,而使孩子失去生活的能力”为办学理念,全力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江湾特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家王文湛说过:“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优质教育是办学的生命。”没有了生命,“生物体”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了质量、没有了对高质量的追求,学校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失去了办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范鹏 《海南教育》2010,(4):25-25
中国教育家王文湛说过:“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优质教育是办学的生命。”没有了生命,“生物体”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了质量、没有了对高质量的追求,学校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失去了办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失去是一种幸福,苦难同样是一种幸福。诗哲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失去群星了。”这看似平常、简单的话,却为我们架起了将失去变为拥有的桥梁。失去绿色,我们享受丰收;  相似文献   

19.
“嗳 ,刘珠依 ,昨晚语文作业 ,你得了多少分 ?”“90。你呢 ?”“10 0。”某君的脸上洋溢着打了胜仗后的喜悦。我也笑了 ,因为对我而言 ,缺憾也是一种美。自小到现在 ,具体地说 ,是从幼儿园开始 ,我便知道了荣誉的滋味。我的童年及少年时代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我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一切。鲜花、掌声 ,都曾垂青于我。正因为如此 ,我失去了许多。我失去了一颗能承受打击的坚强的心 ;我失去了大海边被岩石激起的美丽浪花 ;我失去了冬天过后春天的妩媚 ;我失去了对缺憾的一声叹息。我甚至一度失去了航海的目标 ,失去了我心中的指南针。从此 ,我便一…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诚实、爱撒谎的孩子,会失去机会、失去朋友、失去未来、甚至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