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7):74-75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备受万众瞩目,主要讲述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和他毫无感情的医生奇灵渥斯,在孤独和追求自由中,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并生下一女儿。学术界对海丝特·白兰的人物性格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将从海丝特性格中的叛逆精神和勇敢坚强的意识两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悲剧命运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中心,造成她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海丝特与清教徒冲突,海丝特自身的性格,以及霍桑个人经历对《红字》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海丝特的悲剧因素,从而得出海丝特并没有获得新生,而是最终接受了清教社会对她的审判,认同了清教主义的人性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靳玉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红字》中海丝特·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依据本文描述,依次阐释海丝特公开、绽放、勇敢的爱和丁梅斯代尔隐藏、深沉的爱,揭示虽然两人表达爱的不同方式,但爱却彼此相同,都是对对方刻骨铭心的、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5.
七一初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108-110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杰作《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身处十七世纪新英格兰的清教社会,她因爱而犯下大逆不道的通奸罪,但爱成为她反抗清教社会压迫、追求个人权利的最顽强的方式。直至她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性,爱始终是海丝特女性意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相似文献
6.
海丝特·白兰是<红字>中的女主人公,一个倍受侮辱的坚强女性,一个犯有通奸罪的女人,一个带着红A字走进墓地的人.文章力求通过海丝特·白兰性格发展的过程分析人物,并评价和发掘白兰这个艺术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剖析了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9.
10.
宫桂梅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3)
霍桑《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堪称圣母形象。她追求真爱,争取做母亲的权利,她以自己善良而崇高的美德,获得身份的认同,成为妇女争取个性解放的典范。文章通过解读、分析海丝特.白兰及珠儿的形象,探讨《红字》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Hester Prynne is the heroine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She is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feminism.There are many explanations on the scarlet letter "A" on Hester’s bosom:ability,Angel… On the basis of deep reading of The Scarlet Letter,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discusses a new meaning of the scarlet letter "A" - active. 相似文献
12.
黄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5):84-85
霍桑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红字》一直受到大家喜爱,其中所表现的女权主义倾向也吸引了众多目光。通过对霍桑作品《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的形象分析,阐述女权主义在海斯特身上的体现,并以此探究作者霍桑的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试析《红字》的女权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红字>更是受到大家的关注.<红字>所表现出的女权主义倾向多年来也吸引了众多目光.从<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刘画的一个反抗者的缩影,"一个女权主义的天使",一个期待着男女平等地位的坚强女性. 相似文献
14.
女性对独立自主的追求长期以来都是众多作家关注的题材,纳撒尼尔·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塑造的海丝特·白兰可以算是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典范。在海丝特漫长的抗争中,她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追求,而且通过自身的行为改变了周围人们的看法和社会的观念,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对社会的改造,这也许就是霍桑在对社会罪恶的认识和寻求社会的出路的过程中找到的最理想的道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霍桑的个人经历,他把这一重任赋予了女性,使海丝特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英雄之一。 相似文献
15.
霍桑的小说《红字》被认为是一部心理小说,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文章将侧重人物不同的异化类型,包括小说中被迫异化的孤独而坚韧的女主人公赫丝黛·普丽恩、发生社会异化和宗教异化的懦弱又矛盾的牧师亚瑟·丁梅斯德以及那些不觉异化的愚昧跟众的波士顿居民。接着将从殖民地时期和资本主义工业时期的相似点以及作者特殊的生平两方面来探讨作者如何穿越时空,通过以十七世纪故事来揭露十九世纪文明现象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以丰富对小说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 ,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 ,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剖析了霍桑寄寓其中的人生隐秘、道德渊薮及浪漫主义的悯世情怀 相似文献
17.
曹曦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所著的一部关于道德、文化、宗教的经典作品,也是一部关于精神分析的有先见之明的杰作.本文拟从精神分析批评学的角度出发,以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为依据,指出白兰力比多升华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教社会的束缚及其健全人格所提供的保障;白兰力比多升华的途径则在于将早期力比多升华成为爱的信念、艺术美的追求及对人们的博爱;白兰力比多升华的结果是实现了自己本能冲动的适当满足,也避免了自己力比多与社会的冲突,为社会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最终成为人们认可和尊重的真正女主角. 相似文献
18.
王忠杰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5):11
Ⅰ.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materials of the colonial New England, Hawthorne tried hisbest to portray people's ideological conflict and psychological movement.His ideological contentand artistic qualityare bestdemonstrated in his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相似文献
19.
魏莉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88-89
《红字》是美国杰出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最有声望的作品之一。小说塑造了一位饱受争议的主人公海斯黛·白兰,或被认为是回头浪子,或被称为女权主义者。本文将从另一个视角重新解读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梁汉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121-123
小说《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闻名于世。小说对四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表明霍桑运用象征主义的高超技巧,并由此揭示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及珠儿的人性的善与恶。本文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这四个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