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课程与辅助课程相结合、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地方教育资源相结合、学生成长与教师成长相结合的"四个相结合"原则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校课程建设团队初步探讨了贯彻"四个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路径,并在课程建设实践中精心组织实施,推进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精品课程,首先要明确本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其次要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合,创新教学内容;再次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最后要加强基础建设,提供措施保障。这些建设工作能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努力做到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指导思想及原则;构建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体系;打造一流的德育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该课程达到精益求精的质量境界,实现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实践。笔者以"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就课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路径选择及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关系进行探讨,着力突出精品课程在构建"基础"课教学体系中的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实践。笔者以"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就课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路径选择及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关系进行探讨,着力突出精品课程在构建"基础"课教学体系中的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结合《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从课程意识、课程特色、教学资源及其呈现方式等方面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张晓荒(1962-),女,湖南祁阳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心理咨询工作。主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被评为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思政理论课精品课程;参与第二届广西高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面向21世纪,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如何正确定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面临的任务。当前《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和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建设,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五个一流”的建设标准,围绕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与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王,引起更多同行的共鸣而促进《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谈《汽车电器设备》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器设备》首批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结合其建设过程。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课程特色、课程实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课程须紧紧结合MOOC兴起这一时代背景,充分借鉴MOOC的关联主义理念,在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高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共享。作为全国首个依托中国式MOOC平台建设的思政类共享课程,上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采用了全新的教学设计,率先开展了线下教学与网络课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内容,构建了较完整的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教学队伍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绩突出,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新潮流迅速席卷全球,并对现实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整合多所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共享平台课程,探索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文章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博雅教育理念的关系,并对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共享平台课程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提升学科内涵的重要手段。搞好精品课程建设,有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研究了该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并给出了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思考林华编者按《思想道德修养》是目前全国电大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人数多,影响面大,该课程的教学一直受到电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思考》一文指出了目前该课存在的缺憾,并就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及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本文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把"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使思想道德和法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要真正做到新课程中"德"与"法"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必须采取如下措施:统一认识,明确任务;重视思想、狠抓落实;与时俱进,提高本领;注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编排等。  相似文献   

18.
韦文广 《文教资料》2011,(18):200-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实践。为突出“基础”课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本文作者就构建“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路径选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廖彩云 《广西教育》2012,(11):51+60-51,60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可从精品课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核心+拓展"的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20.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可从精品课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核心十拓展”的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