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上海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遭遇巨额加班工资差额诉讼的消息颇为引人关注.一位帮助永乐员工向公司追讨加班工资的律师透露:“现在我代理的永乐拖欠员工工资差额的所有诉讼大约有50多起,共涉及金额200万元左右。”让她感到信心十足的是.已经有7起员工追讨加班工资的诉讼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原告王某与被告承德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在河北省兴隆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根据查明的事实,法院判决:被告承德某公司支付原告王某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休息日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合计24168.89元。2001年,原告王某与被告承德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2008年7月,原、被告签订了劳动合同,2013年5月,因原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公司终止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当月原告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可现实中,一些劳动者索要双倍工资的诉求却往往被法院驳回,这是为什么?单位并未拒签,无需赔付双倍工资【案例】2013年1月3日,一家公司在招聘20名员工,杨茹怡属于其中之一。随后,公司曾数次通知大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另外19名员工都已经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杨茹  相似文献   

4.
作为企业老板,不知你是否曾为遭遇个性员工而烦恼:公司内的骨干员工和自己因为工作冲突而吵了起来,并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老板,自己的权威遭到员工的挑战;公司的个别员工从来不加班,即便其他员工都在加班,但也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个别员工不按《员工手册》要求着装、打扮自己,装束过于个性,行为举止也很怪异:个别员工总是很固执于自己的方法或想法,不愿意采纳团队其他人的意见……其实,遭遇个性员工的企业老板不在少数,管理个性员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历能当劳动合同吗?近日,在中山通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上班的江泽件,入职约半年公司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愤然辞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却被裁决双方所确认的"简历表"可视为劳动合同。这让江泽件感到意外和困惑。劳动者: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告公司今年31岁的江泽件,是湖南新宁县人。2012年5月8日入职中山通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任质检员。因入职后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加上未支付2012年中秋节及国庆节期间4天的加班工资,遂在10月5日提出辞职。  相似文献   

6.
Q:我是深圳一家公司的员工,在这家公司里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了,厂方跟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这还不要紧,最令人气愤的是公司在劳动合同上签的是深圳的最低工资750元。而我们本来的工资是2500元的底薪,其他的钱包括津贴和奖金。不知解除合同时经济补偿是按750元算还是按实际工资计算呢?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问     
我姐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了15个月.当时未签劳动合同。后因加班工资的问题与公司发生纠纷,姐姐准备提起劳动仲裁。但公司说他们并未与姐姐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与姐姐之间没有劳动关系。请问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自己与公司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利益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的很多企业当中都存在着加班的问题,然而不同员工之间的加班制度也有一定的差异。研究员工加班控制制度的法律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析劳动者范围、标准的确定,完善劳动者与经济发展的同步,确立加班工资的标准,实现与其他制度的对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某最近被某外资企业录取。在与单位签订合同时,人事部主管明确告诉他根据公司的常规做法。应由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都是以现金的形式随同工资一同发放的。公司不再单独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来此内容被作为劳动合同的条款之一。王某认为公司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遂向律师进行了咨询。  相似文献   

10.
<正>骆先生是一家押运公司的押运员。日前,公司主动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并愿意作出违法解除的二倍赔偿。然而对于骆先生提出的加班工资主张,法院作出了不予处理的判决。押运员:拒绝不定时工作制被解雇今年48岁的骆先生原是韶关市振北保安押运有限公司的一名押运员。2008年,骆先生与公司签订了一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采用标准工作制,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6天,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月初始工资额为1500元。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人才事务所日前向市移动通信公司输送了数名员工做话务员,移动公司和话务员之间不签劳动合同,分别与事务所签订劳动合同。移动公司负责用人,工资、养老金、医疗保险、待业金、档案等一切人事事务均由事务所代理。有关人士认为,这种新型用人方式将是以后的大方向。 传统用人方式是员工的一切都由企业包揽。在减轻企业包袱的改革中,后勤事务正逐渐从企业分离。而人事人才事务所更将减轻企业包袱推进了一大步。当企业需要用员工时,希望有一个公司能为其提供人才,并代理一切人事事务,人才中介公司应运而生。苏州出现人才中介公司@…  相似文献   

12.
小侯2011年7月从商业职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饲料加工企业工作,签定了1年期劳动合同.2012年6月,公司人事部门要求小候选择填写《终止劳动合同申请书》或《劳动合同续订协议书》,填写前者的结果是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填写后者的结果是劳动合同期限延长1年,按照省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以及调整后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增加8%的工资.小侯咨询公司人事部门,变更是否等同于续订劳动合同,变更两次后是否可以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答复说要视工作具体表现决定,咨询其他老职工后,小侯得知很少有人签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小侯茫然:难道永远也签不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吗?  相似文献   

13.
小王是一家橡胶制品公司的HR经理,在去年他遇上了这样的问题:公司进行年度身体健康检查时,查出公司有两名职工患有乙肝(小三阳),公司担心传染,便根据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给予了两人各六个月的医疗期,并每月照常发放他们的基本工资。到医疗期满后,公司还是担心乙肝会在公司内传染,便决定与工人解除劳动合同,按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给了两人经济补偿金。但两人领完经济补偿金后,却认为公司以此理由解除劳动合同是歧视行为,要求恢复原来的劳动合同,否则将上诉到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相似文献   

14.
<正>王某于2009年3月1号与某机械公司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在职期间,王某有大量的加班情况,但该公司只支付了部分加班时间的加班费,并在工资表中列明了已经支付了加班费的加班时间。2012年2月29日,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合同终止后,王某向该公司索要公司尚未计算的加班费,但公司拒绝支付。王某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举证中,该公司出示了工资表和由专人手工记录的考勤表,但工资表中显示的加班时间与考勤表上记录的加班时间存在部分出入。最终,仲裁委以工资表与考勤表不一  相似文献   

15.
Q:2004年6月,我以临时工身份来到现在的厂里上班,厂里一直没和我签合同。2005年2月厂里让我签了一份《劳务规则》,内容是我作为丙方被甲方(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乙方(我们厂里)工作。到现在为止劳务公司以及厂里都没和我们直接签订合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家劳务公司在什么地方,每月的工资要比厂里的合同工少好几百,加班工资也没有按1.5倍和2倍计算。请问厂里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6.
<正>法定假日加班应有300%工资的规定,几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知道。现在国庆节已过去一个多月了,按说国庆节加班工资应该发到或即将发到加班的劳动者手中。但据11月7日《人民日报》题为《看得见的加班拿不到的加班费》报道称,一民营企业的职工说:"除了春节以外,其他的法定假期公司里都有人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员工都要写自愿加班申请,那样公司就更不用支付加班费了。"一事业单位的职工说:"大家都想给领导留点好印象,不会为一  相似文献   

17.
<正>《劳动合同法》规定了2种情形下(一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是"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然而,司法实践中,"双倍工资"之罚则并非如上述法条规定的那样简单。下面案例警示劳动者在主张此项权益时,要注意防止下列五个误区。误区一:未续签劳动合同,等同于未签订?[案例]高先生于3年前应聘到某铁合金公司工作,与公司签订的3年期劳动合同,并于2013年3月1日到期。因该公司已决定于2013年7月份终止经营,所以未与到期的几名职工续签劳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二倍工资罚则存在以下争议:二倍工资的法律性质是劳动报酬还是赔偿;劳动者拒签,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事后补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合同期满后未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不明确;用工之日的内涵不确定;一个月签约宽限期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正>【案情介绍】2008年11月,建湖籍农民工付某进入江苏某装备公司(以下简称装备公司)工作,岗位为车间操作工。双方签订了2008年11月3日起至2010年11月3日止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签订了期限自2010年11月3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书。第二份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付某实际工作至2013年9月30日。2013年10月1日,付某以单位没有足额支付加班工资为由,向装备公司邮寄了辞职申请书。付某在辞职后,向装备公司提出三项诉求:  相似文献   

20.
<正>老刘2013年2月1日从原单位办理离职并入职上海某生物医药公司,担任药剂师一职,由于单位工作繁忙,入职后一直没有休年休假。2014年5月31日双方劳动合同提前解除,在计算老刘的年休假天数及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时,双方产生争议。老刘认为自己参加工作已二十余年,每年应享有15天年休假,未休年休假应按照正常工作工资的3倍支付工资报酬;单位认为老刘在本单位入职仅一年多,至多享有5天年休假,应休未休年假期间的工资是按正常工资的2倍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