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结合他所经历的"十年新闻改革的探索",专门探讨了电视如何构建良性的"舆论生态"空间问题,认为"有太多的例证足以说明舆论建设是怎样  相似文献   

2.
对于什么是“用事实说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强调的是“事实”,也就是说传播某个观点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为了自己的宣传意图来制造事实;一种观点看重的是“说话”,认为报道事实就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还有一种观点将“说话”的含义泛化,认为它不只是指“观点的宣传”,“报道目的”也是其应有之义,比如报道生产和市场的信息,就是为了帮助生产者和经营者了解经济动向,等等。①那么,“用事实说话”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对此,最经典的莫过于胡乔木1946年9月1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所作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34):7
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出版产物?《光明日报》报道:出版业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不断的数字革命浪潮,出版业会有怎样的改变?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数字出版。"我个人对数字出版有一点见解,认为数字出版是基于数字内容的一种服务,它应该顺序满足几个层面。"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的程晓龙指出,第一应满足对内容的基本战线和传播;第  相似文献   

4.
词语的体温     
体温,是身体的温度。再进一步说的话,它是指人或动物身体的温度。那么,词语可有体温吗?我的回答是:有。它本身虽然没有,但它是"热"的良导体,颇能传导使用它的人的体温。这正如一个人身上所佩带的玉类饰品一样,随时传递出主人体温的信息。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吧。前几天,报纸上一篇《火车票不会一票难求》的消息中有这么一种表述:"……尽快将学生运输完毕。"我相信,所有读到这个句子的人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以其独有的精神人格魅力,享誉古今。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该书形式体例与其精神人格魅力的关系。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最大的形式特征就是以类相从的体制。那么,该书各个门类的类目名称有多少是沿袭古人,有多少是编者独创?独创者表达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和编者的何种匠心?沿袭者又与传统名称的内涵外延有何变异?以上二者与该书"新语"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典型报道的渊源,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以陈力丹为代表,认为它源于空想社会主义,并上启列宁的"典型宣传",苏联剧变后主要存在于中国;一种观点以吴廷竣、顾建明为代表,认为它源于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这两种说法有一点是一致的:典型报道的生命力在中国。典型报道最终将会怎样我们姑且不论,它从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出现至今已有60多年,并且毫无退出历史舞台的意思,这个事实证明了中国是适宜它生长存活的土壤。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思索:为什么典型报道能在中国长期存在,中国是否有这方面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7.
金仙 《兰台内外》2013,(2):31-31
根据《档案法》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什么是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按照《现代汉语词其》的解释,"观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也"专指政治观点。"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个人只要思维正常,对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的。而"观点新闻"则不同。所谓"观点新闻",一般是指对专家学者,也包括一些党政官员在各类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学术讲座上提出的新观点所作的一种报道。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水汶 《兰台世界》2016,(8):125-127
关于《诗经·召南·采蘋》一诗的主旨,古人多认为与祭祀有关。然与何种祭礼有关,却是众说纷纭。《毛诗序》认为,《采蘋》诗表现了大夫妻能循法度,可以承先祖、共祭祀。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表现大夫妻能奉祭祀,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方玉润认为此诗与贵族嫁女的"三月教成"告祭宗庙有关。考察诗中"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之"尸""、季女",从诗中出现的祭品、祭祀地点来看,方说有理。《诗经·召南·采蘋》当是反映"三月教成之祭"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在整理清·范锴《汉口丛谈》一书时,读陆长春《汉口丛谈序》,其中有"卖驴博士"一语。原文是:"楼头(?)笛,落五月之梅花;马上攀条,感昔年之杨柳。有卖驴博士,骑鹤寓公,负《鸡次》之典于吴宫,搜龙威之书于禹穴。"(见《汉口丛谈校释·附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按《颜氏家训·勉学》引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此古人用以形容文辞烦琐,不得要领的典故,已为人们所熟悉。而此处谓"卖驴博士"。一作"买",一为"卖",两者在这里有没有什么不同?这"卖驴博士"又是指什么呢?各家语文工具书均末收"博士卖驴"、"卖驴博士"这  相似文献   

11.
帛书《老子》的篇次与今本正相反,似乎把《道德经》变为《德道经》了。过去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帛书《老子》的篇次才是"原始道家古本的原型。"①蒋一种看法正相反。它认为帛书的篇次可能是竹书排放与抄写之误。②或者说,"先德后道,殆写经者偶然之例"。③第三种认为战国时期既有德上道下之传本,亦有道上德下之传本。④粗看孰上孰下无关紧要,小事一桩。其实述对于《老子》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老子说教的出发点、中心思想与归结。或者说,欲弄清老子思想及《老子》之主题,恢复掩盖已久的老子的许多思想,这是个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报纸"瘦身"是一个正为国内外报界密切关注的词汇。综观全球,包括一些严肃大报在内的许多报纸正争先恐后地加入"瘦报"行列。"瘦报"缘何而起?它是否代表了报纸变革的一种趋势?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性"大报瘦身潮"的起因与启示》一文对此作了较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白豪 《兰台世界》2017,(18):108-112
崔卫峰先生在其《王弼本〈道德经〉十八章"伪"意辨析》一文中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伪"字的含义,并且认为"绝学无忧"句应该置于第十九章末。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并且对于"绝学无忧"的位置,目前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许抗生、彭浩、高定彝、尹振环、郭沂、陈锡勇、严灵峰等先生都有自己的观点)。文章列举了这四种观点,并根据世传、帛书、郭店简本等《老子》一一进行了分析,认为"绝学无忧"置于第二十章首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方琦、申支燕在《大众传媒》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数字报业已经给未来的报业拓展了一片新的价值蓝海,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国数字报业到底有哪些优劣势?它的发展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发展趋势怎样?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传媒科技》:您认为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会不会有情感?如何赋予其情感?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以及怎样的逻辑?刘挺: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未来机器人肯定会拥有情感,只是机器人的"情商"会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初级阶段会有点儿"呆萌"。情感是机器人拥有高级智能的一种体现,尤其是目前人们对陪伴型机器人的需求呼声极高,缺乏情感的智能是残缺不全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够形式化,就可以  相似文献   

16.
作为蓝田人,对于华胥陵(俗称羲母陵)我一直有一种不可言及的抱愧心理。蓝田作为三皇故里,闻名遐迩的蓝田猿人的诞生地,它是早期人类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发祥地,古老华夏文明辉煌的“曙光”。尽管中华民族现已发展为56个民族,有着十三亿人口,亦称华夏民族,但是最早是指居住在陕西和中原大地上,以华族为主体的民族,这个华族实际上就是指蓝田的华胥氏族团。  相似文献   

17.
东汉张芝的"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后人主要有两种解释:大多数人的主流看法,认为它是指因时间仓促而来不及或顾不上用草书字体书写;另有一小部分人则认为它是指因时间匆促来不及先起草稿而直接写信,与使用哪一种字体并没有直接关系.本文研究认为,乃是由世人特地将张芝之书法墨迹冠以"匆匆不暇草书"一名,即人们借用张芝本人在书信中这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从中引申出特定的语义,用以称颂这位"草圣"的书法.  相似文献   

18.
《开元天宝遗事》为宋前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重要史料的笔记小说,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洪迈认定为伪作,并否定其价值;二、《四库全书总目》以苏轼《开元天宝遗事四绝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为证,为《开元天宝遗事》辩护。经考证苏轼所作诗与此书无关,"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亦见于孔平仲《续世说》,与司马光同时,疑另有渊源。《四库全书总目》观点不足取,洪迈之说当可信。洪迈之言记录此书较早成书流传情况,且《遗事》的成书与流播,反映了早期笔记小说成书过程中不断被增扩的轨迹,进一步印证《总目》所言有失。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是缘于一种观点。苏轼词自南宋起便集外单行,有几首却长期混杂于诗集,与词集并行。它们是1、《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鸟),诗题作《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2、《生查子》(三度别君来),诗题作《古别离送苏伯固》;3、《阳关曲》(受降城下紫髯郎),诗题并下二首,总作《阳关词三首》;4、又(济南春好雪初晴);5、又(暮云收尽溢清寒)。这些词作为什么会混入诗集呢?有人认为,这"正可作为苏  相似文献   

20.
出版源头的景观--读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古籍号称有十余万种,这知识的宝库是怎样积淀起来的?古人是怎样编撰图书的?如果拿这个问题去询问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多少可以回答一点道道出来。例如,《诗经》是搜集当时的民歌汇集而成的;《史记》是司马迁蒙羞受辱后发愤而作的;《聊斋志异》的一部分是蒲松龄在路边摆了个茶摊,向路人收集而来的。这些回答并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除了了解这些常识之外,还应该知道得更多一些。知道这些知识,对于做好今天的出版工作,是大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