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沧州出土墓志》对沧州境内出土的墓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是反映沧州历史文化以及进行俗字研究的重要资料,但该书在录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沧州出土墓志》中所收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志录文试作校正,可增强其准确性,提高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邙洛地区近年陆续出土北魏冯聿、源模、张懋三种新墓志材料,《中原文物》2012年第5期予以集中刊布,包括图录和释文,为研究北魏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充分肯定。三通墓志均较完整而清晰,但异体俗字众多,给志文释录增加了难度。已有录文存在文字误读、缺释和断句等问题,导致志文无法读通,直接影响材料的应有价值和科学准确地利用。现对照志石拓本。结合校勘、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补正其缺误,以便学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安禄山圣武年号纪年存留下来的墓志全国只有数方,马凌虚墓志是其中之一,蕴含了有关安禄山叛乱时期的一些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考释以马凌虚墓志为中心,参以史籍和其他墓志材料,对李史鱼、独孤问俗在安禄山叛乱过程中对李唐王朝的政治态度及独孤问俗与马凌虚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出土《周故大将军西阳昭公墓志》与北周庾信撰《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分别记载了宇文廙和宇文广的生平及家族世系.两位志主为北周皇族嫡亲,曾任秦州刺史一职,其家族对北周王室立下过赫赫战功,与陇右秦州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墓志记载,志主宇文廙籍贯为河南洛阳,与北周皇族出身武川不符,通过考证可知,宇文泰通过建立府兵制、改变皇族及士兵的郡望姓氏,广幕关陇贵族,使得北周在和东魏与梁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墓志对于宇文廙籍贯的交代,是北周皇族改郡望之历史确据,和北周建国前期种种政治行为相暗合,为我们深入了解北周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两通墓志的记述较《周书》本传更为详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对于研究唐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真对照拓片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词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校读《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所收录的唐代墓志录文,发现其录文在校勘方面存在着一些可商之处,如一些释文的讹误和脱漏,列举数例并分条校补。  相似文献   

6.
《中原文物》2019年第6期刊出《洛阳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一文,著录《邴勖墓志》图版与释文。但其释文存在阙误,断句标点亦有不当之处,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科学有效利用,有必要对照墓志拓本予以校正补充,以便为邴氏家族谱牒等相关文史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新资料,为后续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崔镛墓志铭》是一方颇具史料价值的墓志。墓志详细地记述了崔镛的生平事迹、仕宦经历以及丧葬等问题。崔镛从政近30年,勤政奉公,以强干著称,在唐宣宗朝收复河湟事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合墓志,补充并改正了崔镛家族世系漫漶不清的情况。通过崔镛家族墓志,发现崔镛家族从洛阳思恭坊迁至长安怀真坊,并最终定居长安通义坊。  相似文献   

8.
传世文献但凡说到唐代墓志,时常会提及《杨执一墓志》。其非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措辞华美、藻饰精致、书法遒劲,故无可争议地厕身于唐墓志代表作之列。该墓志可佐证杨雄为观王、《新唐书》所载杨雄为"司空"无误、《唐会要》所载"阳执一"当改为"杨执一",增补"平康坊";可补贺知章传世散文之阙,印证其文学成就;其生肖石刻画丰富全面、精美工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书法敦厚淳和,笔力腴润沉实,而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承安五年赠宣武将军张诚墓志铭》载于《济南金石志》,志文中对张诚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室、子嗣等情况记载颇详,涉及金代史实颇多.墓志中提到的金代地名、官职以及一些政治制度经考释或可补史料之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任轨并妻薛氏墓志》是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隋代珍贵墓志.隋代朝散大夫、将作少匠任轨,在《隋书》中无传.墓志主要记载了任轨的爵里、历官经历及死、葬时间.任轨出身官宦世家,世袭为官,任官期间恪尽职守,奉公守法,故得隋炀帝的赏识和重用.该志石对修建洛阳东都有所记载,有补史、证史的重要作用.从任轨的入仕可以得知隋代选官的途径,对...  相似文献   

11.
赵佺墓誌铭及相关史事考述@高世华$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741000~~~~~~  相似文献   

12.
唐代宦官奉佛之风十分兴盛,从西安碑林新藏宦官及宦官之妻墓志可以看出他们奉佛的思想根源。墓志反映,唐代宦官或为佛陀庇佑,或为禳灾灭祸,或为祛病回生,或为避满招损,从而虔心归佛。通过考析新出土的唐代宦官及宦官之妻墓志,可以达到据史传以考遗刻,复以遗刻还正史传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训诂学的角度,结合俗文字和墓志文献特点如用典、对仗等知识,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在文字释读方面存在的一些疏漏和不足提出商榷意见并进行一些补充论证,以期有助于阅读和利用该墓志文献,进一步发挥其对唐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出土碑志材料真实、内容广泛、数量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准确释读、科学整理是有效利用碑志材料的关键;难点在于文字俗讹多变不易分辨,铭文残缺模糊不易识断,语言典雅深沉不易理解.考释新刊隋唐碑志俗字疑难字需要抉发俗变原因,梳理形变脉络,沟通字际关系,分析构形理据,融贯变异规律,运用有效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因的散文创新主要表现在碑志文、解体文和记体文三方面。碑志文的创新熏主要在于以小说笔法入碑文熏重视事件情节的交待熏注意碑主在事件中行为的描摹。解体文创作融入小说写法,使这种文体的创作别开生面。记体文采取文言笔记的做法,搜奇以志怪,并加以哲理说明,以志怪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学观点。  相似文献   

16.
《保定市出土墓志选注》所刊唐许公墓志提供了唐代大土地所有者财产结构和田庄内部不动产结构的具体实证材料,反映了唐代后期大土地所有制背景下的庄园经济诸关系,为研究唐代后期的华北特别是河朔藩镇地区的大土地所有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田庄标本。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中西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及英语教育的广泛普及让网络交际中英汉语码混用现象变得常见。基于语言模因理论本文分析了英语复制混用于汉语中常见的方式:英语词汇或其缩略式直接复制于汉语中、英语单词同音异形的方式复制于汉语中、英语语素横向嫁接于汉语词汇或拼音中,以及成功复制传播的英汉语码混用语言模因具有的实用性、时尚性、幽默性的特点,以期对语言的发展、变异及语言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台湾社会进入富有后现代文明特征的阶段:资讯和电子事业高度发达。这种经济文化背景带来了消费文化的兴盛,复制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一切都成为媒介化的商品,文艺作品也在所难免。文字的复制带来对文字可信度的质疑,文字革命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之一。身在消费文化中,文字的消费成为文字的价值所在,将精英文化通过文字消费深入生活大众,是此思潮的第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