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余通讯员时常有人感叹说:“写新闻如同猜谜语,谁知道哪口饭吃上了膘”。也有人常常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满有把握要被采用的稿件未被采用,而随随便便写的稿件反而一箭中的。而我的《人死何须二进“宫”》(获1987年全国地市州报好新闻二等奖)获奖却是“有意插柳柳成荫”的。说是有意插柳,即我写些稿的念头由来已久,毫不夸张地说,这篇稿至少在我头脑里酝酿了两年时间。  相似文献   

2.
意外的收获 今年5月25日至5月29日,宜昌日报科教部与宜昌市教委以《考生,祝您好运;家长,请您宽心》为题,联合主办了一次招考服务咨询周活动。一周时间内,招考服务台通过热线电话或接待群众来访,直接服务考生家长千余人。通过报纸回答读者提问,间接服务家长数万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常言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让我们事先未料到的是,这次活动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宜昌日报·科教版》在招考服务期间吸纳各种招生广告、人材招聘广告及各种商业广告近50万元,其中,在活动周结束的一期科教版上,共刊发了6整版广告,广告收入近25万元,创造了本报广告年度的又一次高峰。这一结果,在内陆城市的地市州报也算是相当可观的数目。这一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意料之外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3.
坦白说,最初主动报名采访残奥会是要弥补个人的一个遗憾: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由于工作安排没有机会去现场采访,同样在本土举办的残奥会可不能再错过了.回过头来看,真要为当初的决定庆幸.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报道,不许有意掺假,故意粉饰或歪曲事实真相,这是一种欺骗党和人民的犯罪行为,是一种严重损害新闻界职业道德的行为,新闻界同志要同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一起,严肃同这种行为作  相似文献   

5.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写新闻稿件有时也是如此。奔这个事儿去了,则采访不成功,没奔这件事去,倒写成了一篇好文章。这里面,所谓“有意”,实际上有很大的盲目性;所谓“无意”,这里面缺乏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去掉盲目性,在“有意”的和“无意”的采访中增强自觉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在采访中要紧紧捉住无意中发现的东西。有一次,我到衡水市赵圈乡采访,骑自行车转  相似文献   

6.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有些记者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意思,按总编辑或自己事先确定的意图,写出来的稿子平平;而通过偶然性的发现或突然灵感爆发,搞出来的东西,却常常“爆响”。那么,作为记者是否可以依此现象就去热衷于“插柳”,而放弃“栽花”呢?抑或为了写好遵命式的必栽之“花”,就心甘情愿地放弃可能“爆响”的即兴之“柳”呢?  相似文献   

7.
韩阳  赵秀彦 《出版参考》2007,(11S):18-18
近期磨铁文化公司在京推出年轻的人气作者桐华最新的言情力作《云中歌I》,与众多市面上流行的架空历史的言情小说不同,桐华对历史很痴迷,对历史人物更是多了一份驾驭的冲动。《云中歌》的故事主线以大汉最鼎盛时期为背景,其曲折动人的情感故事,深深打动了电视剧《大清后宫》的著名编剧于正先生。他表示,历史言情剧细节非常重要。《云中歌》有一个场景是写斗草,是需要查《物原》和典籍记载才了解到,斗草是“武斗”的一种,十分早,可以上溯到汉代。可见桐华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功的。他表示他已在与投资方接洽,他期待把《云中歌》改编成一部比《大清后宫》、《最后的格格》更好看的历史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某地发生了多起出租汽车司机被害事件,为了唤起司机们的防范意识,当地一家报纸派出了3名记者,有意打扮得凶神恶煞,在马路边上堵出租车,上了车之后又有意要开往很偏僻的地方。他们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暗访”,目的在于“考验司机的警惕性”。在采访手段方面,这属于一种暗访。与此相类似的,是在其它方面的暗访,例如,到某个据反映有嫖娼行为的桑拿浴室、宾馆去,主动找工作人员要“小姐”;到某个据反映出售假烟的商店,点名要某种牌号的假烟。这样写出的报道,因为问题属于热点,细节比较生动,戏剧性很强,对受众会有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在新闻理论上,…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待“有意制造”现象刘政目前,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单位和人士有意识地策划、制造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的事实,借以吸引传媒,通过传播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有意制造”现象。一般说来,作为力求以这种形式来形成新闻报道,从而树立自身...  相似文献   

10.
据台湾媒体报道,去年完成联合重组的台湾图书发行经销商——联合发行公司,有意合并中小型发行商,以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并制订了三年内营收破30亿元的高目标。  相似文献   

11.
1月31日,我采访原基建工程兵12支队伤残老战士陈俊贵守护班长墓地24年的稿件在《解放军报》《离退休生活》版刊登,经中国军网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到1天的时间,仅新浪网跟帖就达900余条。网友们(其中包括来自香港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埃及的网友)几乎用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语言,对老战士、对我人民子弟兵表示了真诚的赞美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往往在许多情况下,既没有自觉的目的性,也不作任何的努力,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如大多数人听广播、看电视时,随意性较大:想听就听、想看就看,随看随听随聊天,或干别的事,甚至随意转换波段、频道,也许顺手将它关掉。电子  相似文献   

13.
徐红星 《编辑学报》2009,21(5):412-413
阐述参考文献著录的重要性以及参考文献的著录应遵循全面性、时效性、代表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对参考文献的无效著录和有意回避著录2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面对同一新闻资源,为何有的记者就可以大浪淘沙火眼识金地掘出宝藏、捉到鲜鱼呢?而有的记者却对此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让人扼腕叹息呢?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这一新闻事件有无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判断和实现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是新闻传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它是新闻传者  相似文献   

15.
拍摄的理由比拍摄更重要。笔下有情,言之有物,文章才有感染力;镜头有情,快门有意,照片才有生命力。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新闻图片是在为历史"立此存照",必须真实。——孙晓青  相似文献   

16.
17.
1988年和1990年,我的一篇消息和一篇通讯分获全国首届地报好新闻和浙江省维护消费者权益好新闻。因为这两篇好新闻都是出差时路上拣来的,所以一些同行明友戏称这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但我却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写作,虽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说,但新闻报道的写作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相对的格式化和体例性,使得其中有一些规律可循。简而言之,“有意有据、入情入理”应是对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有意,是指文章的立意要高,有深度。高屋建瓴,方能洞察秋毫。“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所接触的事件,可能是轰轰烈烈、举国关注的大事,也有可能只是街谈巷议的百姓话题。要挖掘出其中的新闻价值,就要找好新闻切入点,继而才能有的放矢,有感而发。要做到这一点,须既有见识,又有胆识。   有见识,既…  相似文献   

19.
刘畅 《新闻前哨》2003,(5):44-44
2002年4月至5月,《湖北日报》组织策划的“沙市奶农倒奶事件”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的反响,先后获得《湖北日报》“头条新闻竞赛”和“中南六省党报好新闻竞赛”一等奖。此报道在编辑部的统一指导下,部站结合,成功运用策划引导新闻事件的发展,解读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为新闻人物指明解困方向。作为“倒奶事件”报道的全程参与者,我从中感受到新闻策划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