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忠 《成才之路》2014,(20):22-22
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呢?关键在于怎样把学生懂得的道理教得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践行。需要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真实感人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体验、感悟。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教师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下面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本人教学的实际,谈谈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认识。一、研读课程标准、勤于疏通教材和参考资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针对《思想政治》教材全国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作出相应的规定,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有条不紊地讲学。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使自己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籍,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插进一些课外知识,一方面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孟金伟 《新疆教育》2012,(16):179-179
课堂提问是学科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课题提问对学生和教师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往往把“怎样做人”的道理贯穿于教材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方法,可使开课就引人入胜,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授教学环节,明确教材所蕴涵的道理,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一、猜谜导入法 猜谜导入法是教师运用与新课相关的猜谜语的导入方法导入新课。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一课时,教师可先出示谜面:“一个矮胖子,绿衣绿裤子,敞开大肚子,吃饱薄饼子。”学生揭出谜底是:“邮筒”。教师引导提问;“像邮筒这样的设施是谁设置的?是为谁服务的?大家应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成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道德践行的重要契机。如果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就必能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欲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下面我就思想品德的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留白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但是 ,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提问和怎样运用好课堂提问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下面 ,笔者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谈几点认识。一、新课导入时 ,提问必须要有艺术性。开课的提问得当与否往往决定这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由于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直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 ,整个教学过程都要求学生在充满激情中主动参与学习。如果教师一上课就以讲授为主 ,生硬地灌输“道理”,就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被动地接受 ,在内心不能产生共鸣 ,收不到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6.
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六册教材,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中三至五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新教材力求体现时代气息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在新一点、实一点、活一点上下功夫,为教师培养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教学凭借。 本册教材中每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都在教参中作了说明。这里仅就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方法,作揭示性的介绍和分析。 一、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3课。按照《课程标准》中三至五年级的德目要求,本册重点反映了八项德目中的有关内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思想品德课必须实施活动教学。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主体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这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活动形式,并将各种活动有机结合,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思品课堂教学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体现本节课的问题,同时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设问,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中挖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的提问技巧,让这些技巧能贯穿在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在提问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教材知识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形式,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中,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课的横向联系,应当说是最紧密的。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大都兼思想品德课,一身而两任,在操作上易于将两门学科综合贯通。其次,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关联、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教师统一把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综观目前使用的教材,这两门各成体系的学科的教学内容水乳交融,内在联系一目了然。这里且以小学五年级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教学,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广大一线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根本问题。那么,如何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上好思想品德课呢?我以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功夫,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思想品德课,要求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主体者——学生及它的有效载体教材和借助的手段都必须是开放的,这样才会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教程的和谐性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只有开放,才能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让思想品德课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建构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从层次不同的系列开放性情境作为学生活动的素材,这种富有新意的设计,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新观念,创造新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教学方式活动化,活动内容生活化。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所谓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那些与学生的生命经历密切相关,以学生的生命需要为依据,能够引…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是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难题。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笔者就思想品德课选用事例、材料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教育资源,是教师传播教学理念、教导学生正确认知所学内容的主要依托,在教师、学生之间搭起了教与学、学与用的桥梁。教材的这种共享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全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过  相似文献   

16.
<正>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贯彻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材无疑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要正确把握教材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理论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即根据小学生思维简单、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力求程序简化,重点突出、活泼有趣。只有正确地认识并掌握这门学科的教材教法特征,才能用正确的标准去评价一节思想品德课。 一、首先看是否讲清了道理 思想品德课教材,每一课都阐述了一个道理,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明白道理,深刻理解道理。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明确的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年龄大小要求适度,要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坚持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范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资源,是实现课标的一个工具.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生活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设计留出了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为个性化教学留有了余地.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创生者,教材的主人,真正地用教材,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使教材的内容真正为自己所用.  相似文献   

19.
罗致权 《考试周刊》2009,(33):163-164
如何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现代思想品德教师在从事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学生自身存在矛盾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势必就会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本文提出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及时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才能有效地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增强教学实效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可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织一个七彩的生活世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教好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