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语和汉语的应答词语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及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不同,很多俄语应答词语还是具有一些汉语所没有的特点。文章专门分析了俄语应答词语中具有独特感情色彩和民族特色的一类,并尝试进行汉语的译介。  相似文献   

2.
沈璐 《考试周刊》2010,(4):36-37
词类转换法是英汉翻译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指将英语中的某种词性的词语翻译成汉语中的另一种词性的词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袁达方式不同,很多句子在翻译时不能采用逐词对译的手法,只有转换词类才会变得自然、通顺。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将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从而使译文既能表达原意又能通顺、地道.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3.
曹静 《文教资料》2009,(17):46-48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其主语的选择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汉英科技翻译过程中,确定主语需遵循以下原则:必须符合英语国家人的语言习惯,必须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必须是句中应突出的信息.必须符合句中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各语种皆然。而作为一种古老的表意文字.汉语更是深深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词语教学中,从词义的渊源、词语的构成方式透析汉语词语和中国文化的某种内在联系.既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词语的意义和内涵,又能让学生加深对中国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汉语中必要的词语在英语里有时却是多余的,所以汉译英时需要将汉语中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译。汉译英时可以省略的词语主要有:原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汉语中意义重复的词语、原文中一些表示范畴的词语以及可能影响译文修辞效果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朱林 《文教资料》2013,(33):24-25
英语和汉语在词类的划分及功能、词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两种语言词对词的翻译变得很困难.汉语连动式便是一例。本文从汉语连动式的句式特点入手,探寻对汉语连动式中不同类型的谓语动词结构的英译处理方法.同时对连动式英译简单句与复合句的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范畴词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汉语命名中加范畴词的倾向可以追溯到汉民族特定的整体性思维习惯,与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有着本质的差别。中西思维差异意味着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所以在英语翻译中遇到范畴词不能笼统直译,而是要首先准确把握范畴词语的涵义,明确它在汉语语境中的语意功能,作出适当的删减,或是进行抽象表达和具体表达的转换,从而使目标语的表达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9.
英译汉时,词语的省略取决于目的语的语言特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以及化差异,使其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修辞性以及情态的表达手段都有所不同。为了使译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省略是英译汉的变通手段。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修辞中最常见的一种辞格。英语和汉语,由于在词语选择、句式安排、文体风格以及文化背影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比喻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我们要充分了解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中国式的英语”或“英语式的汉语”。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有不同的意义关系和构成方式。根据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平等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等类型;偏正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主次之分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等类型。虽然复句类型和联合关系纷繁.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句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中大部分复句是借助有些特殊的连词、副词和短语来关联分句和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同关系的分句间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连接。下面就汉语选择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取舍关系复句中的常用关联词语及其维吾尔语表达形式加以简明总结。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和修辞上的差异,有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在英语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搬到译文中去,就会影响译文中的简洁与通顺。因此,为了避免重复,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在翻译过程中有除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字词语。数字词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民族形成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这些数字词语由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和认知思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英汉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其中,比喻性词语之间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两种语言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两种语言之间的比喻性词语中有相通的一面,也有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如果想要进行更好地沟通,就需要掌握这些比喻性词语的语义和内涵。本文通过分析英汉比喻性词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提出更加贴合内涵要求的翻译方式,帮助加强英汉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5.
对比<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了得、了不得、得了、不得了"四个词语的解释,发现两部工具书在一些义项的设立上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大规模语料检索,在实际语例的基础上重新分析了四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和句法分布状态,它们呈现出了一种较为整齐的对应格局.工具书中词语的义项应该根据真实语料的实际情况来设立或废止,以避免漏收义项或多设义项.  相似文献   

16.
红色在中国人与泰国人眼中的文化意义有相同、相似点,亦有迥然不同处,这导致了汉泰语中含"红(■)"字词语在引申意义上的相似与不同。汉语中含"红"字词语在引申意义上与泰语中含"■"字词语的对应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汉语中含"红"字词语在引申意义上与泰语中含"■"字词语基本相符;第二种是汉语中含"红"字词语有某项引申意义,而泰语中含"■"字词语此项意义缺失;第三种是汉语中含"红"字词语某项引申意义缺失,而泰语中含"■"字词语有此项意义。汉语教师在面向泰国学生教授汉语中含"红"字词语的引申意义时,针对汉泰两种语言中含"红(■)"字词语引申意义的三种对应情况,可以酌情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连贯的说话和语篇中,英汉两种语言都用词语作为相邻句子的衔接手段.这些词语衔接可分为词语重复、同义词使用和词语配置.总的说来,英汉语的词语衔接功能与用法基本相同,但英语的同义词似乎用得更多一些,而汉语的词语重复则用得较多.  相似文献   

18.
黄火炎 《广东教育》2010,(11):13-14
[靓题精讲] 要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技巧之一是从语法分析入手。《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法的解释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短语和句子的组织。"由此可见,词语的选择必须符合语法规律。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某一动作概念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可以选择静态的表述方式,也可以选择动态的表述方式。由于英语中名词、介词等呈静态趋势的词语占优势,所以选择表述动作意义的方式时,常常是静态表述多于动态表述方式;而汉语因有多用动词的习惯,重视动能描写,因此,在选择表述动作意义的方式时往往是动多于静。借助《给我三天光明》的中译本,比较了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动作意义方式上的一个典型差别———动静态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差别背后的深层原因,即:哲学观的不同;语言使用中的"词汇优势"各有侧重;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主客体思维差异及抽象与具象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都十分丰富,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同一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含义可能大相径庭。通过分析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实现沟通的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