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是是一种重要的一次性能源原料和工业原料,随着我国经济的讯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2014年我国生产原油1.84亿吨,进口原油1.4亿吨,对外依存度47%。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将达到50%,超过三分之二的原油需要进口。所以,理解和关注我国石油工业,将对我国能源结构的部署和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概括性的介绍了石油工业主要领域--石油的开采的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以及安全管理,旨在为我国石油开发技术做一个总结,为石油开采的可靠进行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所谓“GDP翻两番,而能源翻一番”的设想,提出质疑。2020年我国13-15亿人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将使我国不可避免地面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本文质疑了当前某些能源专家的“乐观”预测,指出2020年我国将至少需要40亿吨标准煤,即使在大力实施节能政策、最大限度地挖掘我国煤炭工业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我国仍将至少有5~6亿吨标准煤的巨大缺口,甚而会高达10亿吨标准煤之多。如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挑战,本文建议中国在大力实施节能政策的同时,大力进口能源,如进口风电(亦即进口风电装备)、进口煤、进口天然气,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进口石油、进口天然铀。此外,本文还对我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能源缺乏已成大国之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 基本没变,但消费比例有所改变:煤炭的消费比例下降约12%,油气等资源的消费占比均有所增加.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 结构以及超过70%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远超国际50%警戒线),决定了必须尽快发展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由此,我国具备开发"煤制油"产业的各种战略驱动因素.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以含-富油煤为主.广义上,把焦油产率大于7%的煤炭称为富油煤.富油煤不仅是煤,更是煤基的油气资源,是"煤制油"战略实施的优质原料.据测算,1000亿t富油煤可提取焦油100亿t,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目前我国高能耗.高排污的能源消费的严酷现实使城市大气质量恶化.各大中城市应急针对燃煤锅炉严重的排烟污染而推行“煤改气工程”.使中低层城市居民和中小型企业付出了难以承受的高额燃气费用.由于我国天燃气短缺.继续大量取消燃煤.必然要进一步推行“煤改油”.又需多进口大量石油.必然要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若不推行“煤改气或煤改油”.根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进口政策对油轮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4年起中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加.加之,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85%需经过马六甲海峡等安全敏感地区,这些均使得我国的石油能源安全面临巨大威胁.因此,中国积极寻找多元化的能源进口通道,包括中哈,中缅及中俄石油管道的开工及投产.本文旨在考察我国新能源战略对航运业市场的影响,并通过边际替代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其影响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五十年不会变 中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又是一个能源贫国.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2,仅为美国人均水平的1/10.而且,能源结构的组成75%以上是煤,从传统的能源消费与开采情况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占全世界煤产量的1/4.中国的煤炭资源保有量超过一万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地下1500米以内的深层资源,总量估计可达5万亿吨,从而成为我国分布最广,最为丰富的矿物能源.因此,预计到本世纪中叶,甚至到本世纪末,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会改变,煤炭仍然将是当今和今后中国能源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产煤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矿产资源价格受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受到国内产能过剩和国际进口煤价格低廉的影响,造成我国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环保压力增大、能源结构调整、进口煤冲击以及煤炭价格低迷等形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标志着中国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进入境内,中缅原油管道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为我国原油进口增添了一条进口线路,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性。本文试从介绍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建设概况,分析该项目建设对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并深入阐述中缅原油管道在建设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并对如何做好该项目以便更快更好的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30多年中,世界石油消耗量约翻了4番,而煤炭产量除了中国、俄罗斯、波兰有大幅度的增长外,其余国家几乎没有增长.煤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矿物能源,根据最新资料,全世界煤炭的地质总储量达数10万亿吨,其中可供开采的储量为数万亿吨标准煤,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澳洲、中国、南非等国.在日本煤炭和石油一样主要依靠海外进口,1978伊朗革命使以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因原油价格暴涨,不得不寻求代替石油的能源.虽然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不断出现,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目前在实现上仍有许多困难;核电技术虽已过关,且从长远看经济上也合理,但短期内很难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许多国家拟把主要能源转向煤炭,尤其是煤炭技术的开发.从煤炭的特性看,煤分为一般煤和原料煤,一般煤主要用于发电,原料煤则  相似文献   

10.
从1904-1948年的45年间,旧中国累计生产原油只有278.5万吨,而同期进口“洋油”2800万吨。中国是外国油品的倾销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年艰苦努力,自1978年始,我国原油年产量超过亿吨,已跻身世界产油大国行列。  相似文献   

11.
1现状与问题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推动了能源工业的巨大发展,同时能源工业也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1996年一次能源生产量达到13亿吨标煤,其中原煤占75%,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占17%和20%,水电和核电占5.6%和0.4%。中国的能源消费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人均消费量低;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比例较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出现了三个新变化:居民生活用能和第三产业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液体燃料消费增长很快;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全世界年能源消耗量约合1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约占1/3,在煤耗中燃煤发电又占很大的比例,每年燃煤发电排灰量约5亿吨,其中粉煤灰4亿吨;我国的能源生产以煤为主,且煤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发电以燃煤电厂为主,如此多的粉煤灰若能得到合理利用,不仅节约大量能源和相关资源,还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石油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时的年进口量不足1000万t,但到了2000年石油的年进口量就达到了7000万t,年均递增32%,占国内石油消费总量的30%。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国内能源短缺将达到8%以上,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从1996年6.6%上升到23%。因此,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方面考虑,能源安全都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说,无论是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考虑,结合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国情出发,及时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根据我国资源结构状况,应尽快选择较为适宜的能源发展之路,其中真正能够解决我国21世纪的能源问题的,无论是在产品价格、技术性能、环境效应及生产规模等竞争方面,利用煤洁净技术或综合利用其他有效原料生产基础化工产品一甲醇,无疑是较为现实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煤化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并走上世界尖端行业。煤炭是我国最早开发的能源资源,也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的能源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浪费是企业管理层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炭供需方面的基本情况是产量不断增加,增幅有所减缓,供需基本平衡.我国煤炭供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运力较为紧张,煤炭回采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煤炭消费的环境压力较大,煤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煤炭价格偏低.由于我国资源特点是富煤少油.我们在能源消费上必须坚持以煤为主.我们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友好型发展原则,努力推进煤炭企业技术进步,发展洁净煤技术,积极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煤炭企业整合.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积极推进煤电联动.逐步提高煤炭价格,政策上要鼓励煤炭进口,以期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已面临严重问题 我国石油年产难以超过2亿吨,煤年产难以超过30亿吨。这些远不能满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且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因此,我国必须依靠自己技术的发展,建立起可靠的、持久的、清洁的、经济的能源系统,以支持国家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降低供应风险的角度,对2020年前我国原油进口结构的优化路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为应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减少提出了数量化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显示,由于我国对世界原油的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大量增加从俄罗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墨西哥及阿尔及利亚等传统产油国的进口,同时减少对沙特阿拉伯、安哥拉、苏丹和伊朗的原油依赖。从未来原油进口的地区分布上看,中东地区依然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同时也是供应风险最大的地区。为应对伊朗石油禁运,我国应该增加从加拿大、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卡塔尔等国的原油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并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原油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8)的统计数据,中国2006年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达56亿吨,占世界总量(280亿吨)的20%。而展望未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导致我国CO2排放量进一步增长,因此我国必将面临来自各方面越来越严峻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在火力发电中占着无可替代的地位。然而,煤炭资源的消耗量逐渐增大,电煤供应日渐紧张,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大量进口外国的煤炭资源,印尼煤成为我国首选的煤炭。本文特对锅炉掺烧印尼煤的经济安全性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开发西部能源灌木资源 实现生态能源双赢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中国探明的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分别为1000亿吨和62亿吨,按照目前开采速度,还可分别开采80~100年和17年。我国现在石油消耗量的半数左右已经依赖进口。全球石化能源紧张,甚至走向枯竭,已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人类把未来能源的希望寄托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