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一年轻教师执教《凡卡》一课,该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中有关凡卡给他爷爷写的信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找出信中凡卡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迫切心情的一句话--"我的生活没指望了,我快要死了."  相似文献   

2.
小语第十一册第 1 0课《凡卡》 ,主要写 9岁的凡卡在城里当学徒 ,忍受不了“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写信给爷爷 ,哀求他带自己回去的事 ,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白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文章最后写道 :凡卡把一封没贴邮票 ,没有写清地址的信寄出去后 ,满怀希望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爷爷坐在炕上念他的信。这种结尾暗示凡卡的爷爷将收不到他的信 ,所以他的愿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 ,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他的信 ,他的悲惨命运是否就可以改变了呢 ?为了深化主题 ,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文章的内容 ,我逆着文章思路 ,给同学们留了个…  相似文献   

3.
猜谜游戏     
本期话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找一些谜语,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请把你准备的谜语说一说,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直播时间王老师:同学们,你们都找到谜语了吗?谁能和大家说一说自己找谜语的过程。周蒙:我的家里有一本谜语书,我从书里挑选了3条有趣的抄了下来。王老师:你知道谜底吗?周蒙:当然知道。王老师:自己可要知道谜底,要不别人猜得对不对你就不知道了。李敏:我请妈妈从网上下载(zǎi)了很多条谜语,我把它们都带来了,一会儿请同学们来猜。周林:我和他们都不一样,我让爷爷给我出谜语,我来猜,猜不出来的请他告诉我,这样,我就…  相似文献   

4.
老师:“请把你的同桌叫醒!” 学生:“是你把他并睡的,你自己来叫醒他吧!” 历史老师:“请你回答,从前我们这座城市里有没有出生过大人物?” 学生:“没有;只出生过很多婴儿!” 老师:“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学生:“是呀,每句都是。” 老师:“啊,尊敬的朱自清先生,见到您真高兴,原来您还活着!” 学生甲:“王小强他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报告老师?” 学生乙:“当然能,他是什么时候骂的呀?” 学生甲:“上个学期。” 学生乙:“那你早该报告老师了。” 学生甲:“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 地理老师:“同学们。如果遇到了地震,你…  相似文献   

5.
问:凡卡在信封上只写了乡下爷爷收几个字,却没有写明具体地址,这是《凡卡》这篇小说中的一个细节描写。请问编辑老师,教学这个细节描写除了让学生明白爷爷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凡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质疑:小说的主人翁凡卡只有9岁,家里很穷,又没有读过书,他怎么能给爷爷写那样长的信呢?另外,凡卡又为什么不会写信封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一、课文是经过编者删节的。在《契诃夫文集》第五卷的原文小说,有这样一段被删去的话:“当初凡卡的母亲彼拉盖雅还活着,在老爷家里做女仆的时候,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时,我致力于引导、组织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在精神与心灵的碰撞中,感悟课文传承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凡卡》一课的教学。片断一:师:课文为什么两次写到凡卡爷爷身边的狗?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生:老师,课文还有一句也提到了狗。“我们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师:对,你把课文读得很仔细,我们也可以把这三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生:凡卡想起了爷爷身边的狗,可能是因为他羡慕狗,狗可以和爷爷形影不离,而…  相似文献   

8.
【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发现、一处质疑、一句插话,这些微小的细节,有时竟藏着一个个教学生成点,抓住了这些细节,就促进了课堂动态生成。在《凡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及时关注了课堂中的两个细节,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充满了思辩与灵性。【片段一】凡卡为什么会写信生:老师,凡卡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识字,为什么会写信?生:是啊!小凡卡家里很穷,他才九岁就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哪有钱去读书?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凡卡为什么会写信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生:我知道,凡卡会写…  相似文献   

9.
《凡卡》中对凡卡“叹气”的描写,前后共出现三次.在圣诞节前夜,小凡卡偷偷给爷爷写信,“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是作者对凡卡“叹气”的第一次描写.第二次描写在想象回忆爷爷的生活和对乡村冬夜美景之后,“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第三次描写是这样的:“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这次描写是在凡卡叙述自己挨打、挨冻、挨饿等方面的生活情景,哀求爷爷带他回去并向爷爷介绍莫斯科大城市的情形之后.对其“叹气”的又一次描写.  相似文献   

10.
《凡卡》是一篇长课文.既有凡卡给爷爷写的信, 又有他写信时的联想以及作者的叙述.如何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弄清段落层次, 就成了教学的难点.一位教师是这样突破难点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凡卡》一课时,为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较深的认识,我注意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诱发联想.训练发散思维,首先要选好发散点.我以“乡下,爷爷收……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一段话为发散点,提问:“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收不到的!并说出好几点理由:没有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没有贴邮票……接着,我进一步问:“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你们设想一下,那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有余数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学生处理余数常常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设计: 师:“老师这里有170支铅笔,请同学们算一算:如果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全班同学(40人),每人应分得几支?还余多少支?”生甲:“每人应分得4支,还余1支。”立即引起一部分学生应声附合。师:“请你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生甲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开心果     
《小读者》2005,(1)
语文老师布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临近下课,李涛才写了250字,同学们都已交了,怎么办呢?他急中生智,在作文的结尾写上“×2”。几天后,作文本发作文 文本发了下来,老师给他的得分是“75÷2老师说:“我很高兴地在数学考试中给你81分。”学生:“为什么不给我100分?那样你肯定会感到更加愉快。”更加愉快老师:“欣欣,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人是虚伪的吗?”欣欣想了一会,说:“哦,老师,早晨面带笑容来上学的学生。”虚伪开心果谁去开家长会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一年级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上课了!蔡老师唱首歌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范唱歌曲《绿叶》,学生兴奋地鼓掌。)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老师为同学们制作的MTV《绿叶》,比较一下它与老师刚才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5.
凡卡写了一封信给爷爷,渴望爷爷接他回乡下,可是这封信一直没办法寄出去,凡卡只好在鞋匠铺里继续绝望地等待。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凡卡每天仍免不了受伙计们的戏弄和老板的打骂。有一天,鞋匠铺里新来了一个年轻人,伙计们都叫他约翰。没过几天,正直热情的约翰便和凡卡成了好朋友。一天晚上,凡卡不小心打翻了老板的一小瓶墨水,墨水洒到地板上。老板立刻揪起凡卡,就要狠狠地揍凡卡。约翰挺身而出,说:“打翻了墨水,可以赔,不能随便打人。”老板看了看身强力壮的约翰,只好悻悻对地凡卡说:“算你走运,明天马上赔我一瓶新墨水。”可是凡卡一个卢布…  相似文献   

16.
1.凡卡给他爷爷的信是断断续续写的,把信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八、十、十一、十二、十五自然段是凡卡信的内容。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凡卡说自己是个只有一个爷爷的孤儿。他告诉爷爷自己在城里学徒时如何挨打、受折磨,要求回到自己的村子里去,干什么都行,并告诉爷爷莫斯科不是穷人呆的地方。最后求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学生好奇心理 培养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 ,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动力。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 ,我认为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努力创新 ,因而在语文教学上 ,教师要多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训练。例如教学《凡卡》一课 ,学生知道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 ,诉说自己当学徒的悲惨遭遇 ,当他把这封充满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时候 ,封面上写着“乡下爷爷收”。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 ?这件事的结局会怎样 ?我抓…  相似文献   

18.
一、在疑中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思疑、解疑,面向全体,通过质疑、思疑、解疑,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参与。学《凡卡》一课,当凡卡把这封充满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时候,封面写着“乡下爷爷收”,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有的说:“爷爷收不到,但是每天早上凡卡都会在村门口等着。”有的说:“信封没写清,没贴邮票,爷爷收不到。”有的说:“这只是凡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爷爷根本收不到信。”……可见,学生的想象符合现实,通过学生讨论,学生创新潜能得到发展。二、在自由…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听公开课,老师讲的是经典老课文《凡卡》:在城里富人家打工的凡卡深夜给乡下的爷爷写信,诉说在主人家里遭遇的种种不幸。比如:要给"狗崽子"摇摇篮,摇着摇着自己睡着了,遭到主人的毒打……老师在让孩子们反复诵读那些"不幸遭遇"时,把孩子们心底的仇恨情绪煽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较难的分数应用题,同时向同学们说:“这道题谁能做?谁能给同学们讲?”教室里安静了片刻后,两个同学站起来争着说:“我上来给大家讲。”我让甲先上台来讲。他学着老师的姿态,先念题一遍,再用三角板画线段图,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由乙上台去指着算式说出理由。两人合起来,讲得非常全面,学生易懂,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老师当堂表扬了他们,于是同学们都要求上台讲课,当小老师。我就顺水推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