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六年琱生簋是一篇西周时期的涉法铭文。在吸收各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铭文进行集释,并做出按语。为方便对全文的理解,在集释的基础上对铭文做了翻译,希望能对六年琱生簋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2.
五年琱生簋是一篇西周时期的涉法铭文。本文吸收各家的研究成果,对铭文进行集释,并做出按语。为方便对全文的理解,在集释的基础上对铭文做了翻译。希望能对五年琱生簋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11月8日,陕西扶风城关镇五郡西村六位农民为修水渠垫基础,在挖土时发现青铜文物27件(组),其中两件"大口尊"上铸有长篇铭文。《文博》2007年第1期在"国宝新发现"栏目公布了其中一件青铜尊的铭文拓片,《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公布了《五年琱生尊》甲、乙两件铭文拓  相似文献   

4.
"太极生两仪"不是一分为二,也不是二分法,而是一生二。《易经》的类是生出来的,《易经》爻卦符号系统形成的过程就是一生二的生类过程,生类是归类和分类的基础。生类的基本特征是类与类之间外延相异而内涵相容。  相似文献   

5.
古今说《甘棠》诗者皆围绕“召伯听断甘棠下”,“敬其人爱其树”的主题。树木崇拜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存有的一种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周人也有树木崇拜,《风》、《雅》、《颂》中多有树木形象,即与树崇拜的遗俗有关。甘棠非社树,召伯非社主,召南地的人们认为召伯亡魂栖居于甘棠树,并通过甘棠树往来于天地之间。召南地的人们关怀召伯亡魂,故有“勿剪”、“勿伐”、“勿败”、“勿拜”甘棠树的禁忌,故有《甘棠》诗的产生并传颂于后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尹光方鼎的定名问题和繁簋的铭文释读。尹光方鼎,有学者定名为逦鼎、各鼎。本文认为该器应定名为尹光鼎,句中"唯格"是一种表示时态的句式,大意为,尹光参加宴飨的时候。繁簋,"繁伐于伯"中,"于"可能是连词。为节省刻写空间,满足铭文谋篇布局的需要,使铭文更显美观,将"于■伯"后置于谓语动词后,"■伯"使用重文符号表示,既作前句连词"于■"的宾语,又作后句主语。"繁伐于■伯",大意为,繁与■伯征伐。  相似文献   

7.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新年 《教师》2014,(15):108-109
待进生,不是学业稍差,就是纪律较差,都是有待进步的学生。而对待进生的思想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莫过于谈心了。班主任与待进生谈心时要对学生知人知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并要选准切入点引起待进生的共鸣,激励待进生自我纠正、自我进步。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美刺诗是其重要的抒情主题之一。然而,在与政治有关的诗歌作品里,绝大多数属于怨刺诗。除去《大雅》和《小雅》中那些用于庙堂祭祀的史诗和颂诗外,很难再找到真正意义上的颂美诗,而《召南·甘棠》就是这为数不多的政治颂美诗之一。厘定召公奭或召伯虎与《甘棠》的关系,探讨《甘棠》表现的主旨及其表达方式,是正确解读此诗的管键。  相似文献   

11.
西周金文《倗生簋》“典”的交易性质是个难题。由殷周“典”的义项、《倗生簋》铭文的补充释读,可以证明《倗生簋》“典”训“主”,指仅次于所有权的皮权的买卖。此类“典”指占有与厢益的转让或部分转让,为活卖制度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钱耕森先生提出了“大道和生学”理论,突出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创生、诞生、发展功能,颇具新意。该理论契合史伯的“和实生物”与老子的“道生万物”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实践意义。主要展现为:和谐的开放生成性、和谐的价值生成内涵、和谐的谦下生成品质等。  相似文献   

13.
如今,有关"生本教育"的信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于是,有了这样一种不祥的感觉,我们所谓的"生本教育"还只是处于口头上,远远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落实。难道不是吗?如果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做到了以生为本,怎么还需要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开展什么"生本教育"实验?网络中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令人目不暇接的相关信息。本来嘛,以生为本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聋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与文本真切"对话",从中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尽可能地理解作者的原旨。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聋生与文本不断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去开启对话的窗口,以实现沟通融合。  相似文献   

15.
元末明初儒士陶宗仪的生平情况,见于其友人孙作《陶先生小传》、《明史.文苑传》、贝阙《南村外史传》、邵亨贞《南村辍耕录疏》等,然对其生年和早年求学情况,现存文献大多语焉不详。由于其墓志铭和行状未能保存下来,故而学术界对其生平多有争议。现据陶宗仪老师钱璧《元钱伯全札》、友人孙作《陶先生小传》、邵亨贞《南村草堂记》、同乡林克贤《南村辍耕录后叙》等文献,结合《南村辍耕录》等资料,考订其生年及从钱璧问学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士绅自身生存条件的变化等原因,众多士绅在家训中畅谈治生问题,他们期待家人子弟的治生方式在首选耕读传家的基础上,发展到农工商贾无不可为、"诸业均可"的范围———表现出他们对家人子弟治生期许的多元性一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艺体生招生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艺体生步入大学,但由于高中的阶段的学习时间分配和自身的学习特点,导致绝大多数艺体生英语水平较差,在听力方面尤为明显。文章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分析了高校艺体生在听力学习方面的障碍,并阐述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这一概念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简单地说,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学习《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感受最深的是生本教育的全新理念给我们的思维带来了巨大冲击。生本教育尊重生命的发展.极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现欲和表达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20.
职业价值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了高职生的职业价值定位和职业选择,处在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其职业价值观呈现的状况及发展状态是不同的。学校要采取措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实训课及校企双向交流等诸方面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不断培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领,形成文化自觉,使高职生职业价值观逐渐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