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近年来受到广大学者与受众的关注,尤其是在各省级卫视纷纷开播的婚恋交友类节目,节目中宣扬的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引来了观众的质疑和不满。造成节目低俗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盲目追求收视率,同质化现象严重,机制不够健全等。电视媒体应正确认识收视率,勇于创新,健全机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遏制低俗化现象,提高节目品味。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低俗化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这是部分电视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一些观众的低层次需要或低级趣味要求,人为地降低电视节目的品味和档次,一味追求收视率或经济效益的一种变异现象。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恶劣影响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一是追求感官刺激、展示暴力武斗场面的节目使部分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是衡量电视节目优劣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也越做越火,其中确实不乏精品,但电视节目和电视剧靠突出感官刺激来提高卖点,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这种现象体现在…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节目越来越市场化经营的现代传媒产业发展中,节目品牌成为影响电视节目收视率及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主持人的鲜明个性和文化特征塑造在电视节目品牌化打造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主持人文化个性塑造与电视节目品牌效应关系问题的提出,接着就主持人文化个性的内涵及其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最后分析了凤凰卫视主持人文化个性的塑造及其节目品牌效应,通过这种案例分析和研究展示了实践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品牌化和主持人个性化塑造的模式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王威 《学周刊C版》2014,(11):218-219
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而电视节目名称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电视节目名称成为观众对电视的第一印象,可以给节目锦上添花.中文电视节目名称与英文电视节目名称因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相似也有不同.因此,节目名称会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加美感,而英文节目名称的翻译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5.
刘伟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95-100
真人秀节目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吸引着受众,但似乎难以走出同质化、娱乐化的困境。在广电总局下达“限娱令”之后,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然而在这种尝试中,真人秀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构真人秀节目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研究节目倾向低俗化的失衡现状,从节目的价值导向、服务功能、媒体公信力及电视媒介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三我失衡”的危害,可以从“三我和谐”的平衡中探索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美两国都采取了立法限制、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措施来管理电视节目低俗化,但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别。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媒介内外两方面。比较中美两国反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措施,可以为中国反电视节目低俗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要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治理过程的主要特征,既需关注权力分配,又需审视治理层级。总体上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治理过程具有政治性、模糊性和法治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分别与美国的个体主义/社群传统、弱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传统和"人性恶"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联。大学的有效治理,除了完善治理结构之外,还需考量特定文化语境下决策者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刘东辉  刘琼 《湖南教育》2005,(22):30-31
电视节目低俗化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这是部分电视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一些观众的低层次需要或低级趣味要求,人为地降低电视节目的品味和档次,一味追求收视率或经济效益的一种变异现象。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恶劣影响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而电视节目名称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电视节目名称成为观众对电视的第一印象,可以给节目锦上添花。中文电视节目名称与英文电视节目名称因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相似也有不同。因此,节目名称会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加美感,而英文节目名称的翻译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剖析某些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外在表现,探讨了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产生的内在原因,认为过度草根化、盲目追求收视率、社会价值观的迷失、主持风格的低俗化倾向与媒体监管缺位是导致电视娱乐节目道德意识的逐渐缺乏、文化意味日渐淡薄的四个深层次因素,并提出了引导其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广电总局又打算颁布"限娱令"了,而且还是针对着我最爱的湖南卫视,好在不久之后广电总局就出面辟谣说没有这回事。但是我脆弱的小心肝,却在这场风波中荡了好几圈,生怕一个不小心最爱的节目们真的被"限娱"了。谁都不可否认电视节目的娱乐化给大家带来的欢声笑语,也不能将某些电视节目低俗化带来的恶果归于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广电总局这样一竿子打死,最终伤害的其实  相似文献   

12.
分析研究受众心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以增强传播效果。只有准确定位收视群体,从整体上把握节目的受众心理,并进行节目策划和调整,才有可能在电视节目高度同质化的媒介环境中实现突围。本文以旅游卫视的《有多远,走多远》节目为个案,从受众心理与节目策划上分析它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节目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脱口秀节目应运而生。本文以《壹周立波秀》为例,从栏目定位的不准确、节目内容的局限性以及非专业主持人的不足等方面,着重分析电视脱口秀节目在节目设置上的局限性。同时也分析了《壹周立波秀》在节目形式等方面突破局限的创新,从而得出栏目准确的定位对一个电视节目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另外,节目内容应该注重社会内涵,并应注重时效性,这样才能有利于一个电视节目拥有一批稳定的受众。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屏幕是选秀节目当道的媒介,各个卫视的选秀节目做得风生水起.选秀节目成为屏幕的新宠,承担起了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但随着节目形式多种多样的发展,同质化、低俗化现象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一、心理模糊性模糊性是指由于不可能给某些事物以明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而引起的对客观事物进行划分时的不确定性。它是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一种抽象。心理模糊性则是指心理现象的差异在中间过渡时所表现出来的“亦此亦彼”性。1.心理模糊性的实质模糊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认识。客观世界中的模糊现象是模糊心理产生的源泉。没有模糊现象的存在就不会有模糊的反映。但是,模糊心理的产生又不单纯是客观影响的结果,它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征折射出来的,要受个体经验、个体心理特征等主观因素的…  相似文献   

16.
一、英汉翻译的模糊性及其特征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看 ,翻译的实质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一思想 (意思 ) ,因此 ,翻译的中心任务是再现原文的思想而不是原文的语言符号。从现代语义学的观点看 ,翻译有两个步骤 :一是透彻理解原文的意思 ;二是用译文语言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必须运用语言这一载体。语言有一基本特性——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语言包括语音的模糊性、语法的模糊性、语义的模糊性和模糊词语等诸多方面。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引起英汉语言翻译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英汉语言翻译实践中俯拾皆…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09,(16)
本文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西方国家大众化电视节目形态进行了逐一分析:英国创造了许多新的节目类型,并且推动了世界电视的不断翻新;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从谈话节目中可见一斑,季播节目带来了美国电视节目的变革;澳大利亚大众化节目反映新移民心态,其观众参与性增强.笔者对以上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作了调整与分析,希望可为我国电视节目运作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悬念是处理电视节目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增强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在现代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观众的心理需求、新闻事件自身发展等要求电视新闻节目设置悬念。电视新闻节目可以从主播播报、新闻导语、后期剪辑、节目结构等方面巧妙设置悬念,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与电视,不仅是一个电视专业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节目制作者,既要从电视本体出发制作符合影视规律的节目,还要充分考虑儿童对节目的认可与否。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受众群体,电视节目在给他们提供生活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节目对其的引导和教育。从“儿童需要”出发制作、编排节目,是从业者实现节目与儿童“双赢”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美国优秀的少儿电视节目——《芝麻街》及其成功之处,进而探究美国少儿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给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启示。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我国要加大少儿节目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把握好节目的宗旨理念,定位好节目的受众,发挥好地城特色,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平台,办出更多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和受广大家长认可的好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