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布衣天下     
任桂全 《文化交流》2013,(10):52-54
走进绍兴,特别是柯桥中国轻纺城,简直就是一个布的世界。纺织业是现在绍兴地区的支柱产业,绍兴生产的布及丝织品销往国内外,称之为“布满全球,覆衣天下”实不为过。 绍兴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由越王勾践夫人亲自倡导的传统产业。勾践为了富国强兵,积极推行“劝农桑”政策,夫人亲自纺织以示倡导。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纺织原料,主要是葛与麻。《越绝书》卷八“葛山”条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同一件事,《吴越春秋》卷八也说:“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欲献之。”这两条记载说明,当时纺织原料的需求量很大,有采集的,也有种植的;动员织治葛布的面也很广,国中的男男女女都投入了;葛布的产量亦非常可观,由文种献给吴王的,就有“葛布十万”。当年种葛的地方,就在若耶溪边的一座小山上,后来被叫作“葛山”,名称至今不变,或许是为了纪念这段以布兴邦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艾珺 《文化学刊》2013,(2):182-188
“好人”与“贤人”好人,古谓“贤人”,誉称品德高尚的人,亦即行事能够顺应天道、地道、人道客观规律和规范者。《易·系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亦即孔夫子所云,“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古来还把好人喻为“美人”,以此比喻品行端正、善良的人,如《诗·魏风·葛屦》:“要之檬之,好人服之。”  相似文献   

3.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离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4.
《清单时代》的概念来源于印度裔美国医生葛文德(Atul Gawande)最新出版的《清单宣言》一书。这本书副标题是“怎样把事情做对”,它主张使用一个更好的工具来综合泛滥的信息--清单。葛文德讲述了清单如何拯救了重危病人、预防大厦坍塌、防止飞机从空中坠落等事实,揭示了清单是如何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带来令人惊讶的改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6.
沙舟 《文化交流》2008,(12):40-41
对于素有"音乐鬼才"之称的谭盾,人们有着许多辉煌的记忆: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国际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古典音乐权威葛罗威麦耶奖大奖得主,其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述而不作”和“述”中有“作”之二层面对孔子诠释传统的双重表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前一层面论述了孔子引述或评价古代典籍的四种情形 ,认为此种诠释之意义生成主要并非指向古代文本 ,而是通向自己的仁、礼之道 ;后一层面讨论孔子对传统的创造性诠释 ,指出中华文化自孔子始有以思想本身作为思想之对象的事实出现 ,而他所有对传统之创造性的诠释均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8.
张洋  沈晓敏 《职业圈》2014,(15):40-40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特有的一对范畴。古代的哲学家大多都十分关注知行问题,比如,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程朱的“知先行后”;王夫之的“行可以兼知,知可以兼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等等。而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知行”以“良知”为本体,知行合一并进,行而后有真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如何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自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就必须用“知”来指导“行”,用“行”来实践“知”,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则库县西南73公里处的“和日石经墙”,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石经群。“和日石经墙”所刻佛经主要内容为大藏经,共分为《甘珠尔》、《丹珠尔》、《当增经》、《葛藏经》、《普化经》5部,总字数约2亿个,用石料多达3万多个。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说中存在大量的同性恋现象。从关系性质来说,这些故事大致可分为“色”恋、“情”恋、“色”“情”兼备之恋三种。纯粹的色恋主要发生在渔色的男性与职业小官之间;纯粹的情恋主要发生在妻妾之间;“色”“情”兼备的男男之恋较为普遍,当事人之间不仅有肌肤之亲、精神之恋,有的甚至结为“婚姻”组成“家庭”,可视为同性恋故事的典型模式。妻妾之间的情恋故事中,丈夫或隐或显,始终“在场”;“色”、“情”兼备的男男之恋故事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方拥有传统文化所规定的男性应该拥有的一切,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则往往需要像“贞女烈妇”一样无私地不断奉献,因此,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来看,在以这两类故事为典型代表的明清同性恋小说中,“情”的外壳之下包裹的是地道的、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1.
"游必有方"和"粪土之墙"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里仁》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句中“方”,《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保存了汉代郑玄的解释:“方,犹常也。”宋代邢昺进一步解释为“常所”,目前的《论语》注本大多把“有方”解释成“有固定的地方”,联系先秦时期其他典籍中“有方”的用例,“有方”义为“有道理”或“有原因”。《论语.公冶长》有“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现存《论语》的各种传世古注中,没有关于“粪土之墙”的解释,近年出版的《论语》注本,则多把“粪土之墙”解释为“污秽肮脏之墙”;《说文解字》:“粪,弃除也。”可见先秦时期“粪”是动词,是“弃除”的意思,那么,“粪土之墙”应以解释为“剥落泥土之墙”为宜,这样的墙,才真正“不可杇”。  相似文献   

12.
从老玄到佛玄——略论玄学的发展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玄到佛玄——略论玄学的发展与分期张海明对魏晋玄学的分期,学界历来看法不一,有所谓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着眼于思想倾向者,有“儒玄”之分,“贵无”、“崇有”、“独化”之分;着眼于朝代变迁者,则有“魏玄”、“晋玄”之分,有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  相似文献   

13.
萧子显将文章描述为“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是将“性情”“神明”视作文学之本体,文章即呈现及体知此本体之媒介,论文学创作则言“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不脱“神一象多”之范畴,此观念皆本王弼玄学而来;然其论文所重者在具体、变化、多样之现象,以其用而论其体,目的是为文学变化寻求依据,所本正是郭象玄学即体即用之观念,其论文学之演进,即“新变”之发生,逻辑理路又甚合于郭象“独化论”与“自性”说。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或称为不开化的野人,或称为类同禽兽的蛮夷,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孟夫子提倡的“用夏变夷”,鄙视“南蛮(?)舌之人”,引经据典地推崇“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也与此相类。  相似文献   

15.
美摄欣赏     
《文化交流》2009,(4):42-43
安徽黟县宏村南湖的风景照片,已是屡见不鲜了,但这幅作品却“秀”出了新意;静的水面波纹不惊,倒影摇曳;群绿丛中红枫突立,对比鲜明。可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乃摄影创作之不变真理,无论是实拍还是后期的“PS”,对于艺术创新而言,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含山蚕花节     
浙江省的湖州,植桑养蚕的历史亟是悠久。1958年从市郊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到的碳化绢片,考证有4700年历史。三国时就有“吴绫蜀锦”之名,唐朝有“湖州开元贡丝布”之录,宋代更有“湖丝遍天下”之说。由此可见一斑了。 蚕桑成为当地百姓的生活之源,生存之根,它演变出了至今不泯的种种蚕  相似文献   

17.
宫浩然 《文化学刊》2022,(6):120-124
“圣”是儒家最高的完满人格和治世理想,儒学本身即是一套以希圣、成圣为最高精神追求的修身治世之学。在孔子看来,圣人人格是不可企及的超越性理想人格,做一个正人君子、仁人志士则可矣;其本人也不敢以圣自居,认为纵是尧、舜亦与圣人有一间之未达。这一切皆缘于孔子认为“圣”是“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的超越性境界,“圣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至高理想人格和内圣外王之道的最高体现。基于孔子理想人格之教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中心对孔子圣人观加以考察,可还原其统合与涵摄的基本内容,亦可探求其所透显的儒学之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于“出世”、“入世”之间 无论是阿拔斯的“苦行诗”,还是唐宋的“出家诗”,都是宣传“出世”思想的诗歌,这一点,在本文的上篇中,已经交待过了。除此之外,“苦行诗”和“出家诗”在内容的分类上,亦极其相似。纵观这两种诗歌,恰恰都可分为下列三类:一,剖白信念之作;二,阐发哲理之作;三,讥切时弊之作。  相似文献   

19.
《谷梁传〈春秋〉》 :襄公二十有一年“冬 ,十月 ,庚辰朔 ,日有食之……庚子 ,孔子生。”《公羊传〈春秋〉》 :襄公二十有一年“冬 ,十月 ,庚辰朔 ,日有食之……十有一月 ,庚子 ,孔子生。”《左氏传〈春秋〉》 :襄公二十有一年“冬 ,十月 ,庚辰朔 ,日有食之”(按 :无“庚子 ,孔  相似文献   

20.
宋欣  马宇峰 《职业圈》2014,(10):116-117
提及“水”这种物质,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水是万物之源、自然之灵,更是与我们每日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必要元素。古人有云:“一周无水,人则虚;一年无水,则国损;百年无水,将如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数据调查显示,有68%的人对饮用水的要求不仅是解渴,而是更加关注水的品质和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