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多年写与工会工作、职工群众等题材有关的文章,十多年下来,发表的言论作品不下千余篇。近来正准备积集出版。为此有人问我,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的言论文章,这些“偶得”是怎么得来的?除了其他写作技巧等因素外,我最深刻的体会之一,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找点子三法     
去年以来,我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言论稿,其中有的被几家报刊转摘,有的在好稿件评比中获奖。有些同志问我这些言论稿件的点子是怎么想出来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笔者一本言论集《静思偶得》,收编了本人在各级党报、党刊发表的百余篇党建言论。有人问我,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的言论,这些“偶得”是怎么得来的?我粗浅的体会是:写言论者要做三种人。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我在二十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一百多篇言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朋友问我:“你的这些言论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言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言论来。那么,言论的“由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纵观我自己写的这些言论稿,其“由头”有20%是从报纸上“拣”来的,有70%是从生活中“抓”来的,还有10%是顺应时节“变”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好的言论,当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一朵朵一片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我较长时间从事言论、杂文写作得出的一点体会之谈,是耶非耶?谨录于此求教于大方之家。纵观我20多年的文字经历,基本上搞的是言论,我把杂文包括到这里所说的“言论”之中了。因为依我之见,杂文就是以作者个人的  相似文献   

6.
自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以来,我先后被刊发的新闻、文学类作品数以千计。在多次参加的各类评比中,获奖的言论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仅以1996年为例:在全国记协、省记协、全国医药报刊协会、省企业报协会等的评比中,六篇得奖作品,除一篇是通讯外,其余均为言论。于是,一些通讯员朋友向我探询“你怎么有这么多言论可写?”,“什么事让你经历了总能论出一番理来”的秘诀。其实,我只是坚持不论  相似文献   

7.
王洁 《青年记者》2007,(7):55-55
言论被称作报纸的灵魂,报纸的旗帜。言论如此重要,怎么写,怎么发,自然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现在,我们报纸上言论并不少,但说得不客气一点,很多言论是一些正确的废话。真正能够判断是非、甄别真假、驱散迷雾的言论太少了。说话的腔调仍是老一套,预设的权威却早已很难站住脚。言论的这种衰弱现象,映射出报纸与社会的互动很不充分。网络媒体的长处就在于能迅速实现与社会与受众的互动。报纸依赖影响力,言论对报纸影响力的形成不可或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断断续续地向报刊投稿,在《新疆日报》、《新疆支部生活》、《乌鲁木齐晚报》发表言论160多篇。这些文章都很短,一般是五六百字,短的只有二三百字,姑且叫它“小言论”。我写的小言论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但由于没有用过笔名,日久了,也就引起常看报刊的熟悉的或陌生的朋友们的关注。有的朋友关心地问:你怎么尽写些“豆腐干”文章去填报屁股,何不弄几篇分量重的大块文章呢?我只得如实回答:我没有时间写,更没有写作大文章的水平。从我业余写作的实际出发,写“豆腐干”文章兴许还是自己的一点长处。我是怎样写起小言论来的呢?这要从我的工作岗位和年龄谈起。我年轻时酷爱读文学作品,步入中  相似文献   

9.
好的言论,当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一朵朵一片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我较长时间从事言论、杂文写作得出的一点体会之谈,是耶非耶?谨录于此求教于大方之家。纵观我20多年的文字经历,基本上搞的是言论,我把杂文包括到这里所说的“言论”之中了。因为依我之见,杂文就是以作者个人的身份和笔触来“言”和“论”社会上的人、事、理,不过,杂文与通常的言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社论等等)相比,要更带着文彩、情感和哲理。更运用形象思维。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有一个观点:杂文“时评化”则杂文死,时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不要看报纸上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因为它太呆板。怎么就不呆板?要写得活一点。怎么个活法?要有些抒情意味,要旁征博引,要吸收群众的语言,要少一点穿靴戴帽。这些意见都对。除了对抒情略感为难以外,其余的是可以尽力而为的。当然即使为难,论而有情也是应该的。那么是不是语言群众化了,论证知识化了,文章减掉些不必要的饰品,就一定能活起来了。我看未必。当然这些都是解决言论呆板症的良药,吸收了没  相似文献   

11.
议论的腔调     
如今,报纸的言论栏目不少,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似乎并不多。像当年《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未晚谈》之类的文章已经如凤毛麟角,难觅踪影。现在有许多言论,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至少十有八九我是不看。这并不是我不喜欢言论,也不是清高,而是双方思想沟通的气味不合。不少言论的作者意思也算好,就是下笔前的态度好像有问题。往往一面孔的正气,似乎惟有他独个儿得了千古道理的真传。明明在讲个小道理,也要有意无意地用政论、社论的腔调,硬邦邦的政治术语一大堆,全然不顾别人爱看不爱看。这就使人颇不舒服。政论、社论自有它承担…  相似文献   

12.
言论在报纸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党报,强调指导性,首先要写好言论。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们首先是从言论中获得判断的;当前应注意些什么倾向、动向,也总是通过言论来体现的。从总体上说,地市报的言论是个弱项。地市报与省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就更显薄弱。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地市报人的深刻思考。多年的地市报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突出言论的乡土韵味,是强化地市报言论作用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前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地市报工作者更应锐意改革,编写出一篇篇富有乡土韵味的言论来。选准地方视角也许是长期形…  相似文献   

13.
“人有百姓,文有百法”。言论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步骤和方法。然而对于初学写作者,还要要懂得言论写作的一般的、常用的步骤和方法为好。一、言论写作的一般步骤当你捕捉到一个理想的言论题目,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那就紧跟着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是写好一篇言论的重要环节。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写言论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叫柳玉柱,是刊院学员,今年四十一岁,从事基层通讯工作已经十六七年了。这中间,虽没有半途而废,但因为工作繁杂,家事拖累,加之久居一处,视野狭窄,又从没受过专门教育,所以,时间虽长,成绩甚微。多年来、学写过消息、言论及诗歌曲艺等,在省内外十几家报刊电台,发表了各类稿件二百余篇。我的体会是:一、勤能补拙是良训怎么个勤法?一是我很早就喜欢抄书,也相信“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以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的通俗格言。我觉得抄书有很多好处。一是促使你读时认真,以  相似文献   

15.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16.
我是报纸的忠实读者,无论工作怎么忙,每天都要挤时间阅读手头的报纸。出于我这个层次读者的需要,对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提出一孔之见。在日常工作中,我把报纸当作学习的重要阵地和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我经常把报纸上有见地的改革论文、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有预见性的社会动向新闻、好的典型经验等,剪裁下来,然后抽时间仔细阅读和研究,从而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我还经常把重要文章复印交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去研究借鉴,指导一个方面的工作。多年实践证明,上述两个方面的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我立志要坚持下去。为此,我读报最感兴趣的是经济、理论、社会新闻、重要言论等版面。但是,我发现目前地市报纸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爱写一些有感而发的小言论,并喜琢磨用谐音作标题,有几篇已在报刊上发表过。有人问我谐音的字眼是怎么“抠”出来的,就此谈一点粗浅体会。一是在成语中求谐。成语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若能活用得好,推陈出新,作为言论标题,既有助于语义的明确性,又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1989年冬,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下决心过几年紧日子”,当时报刊上这方面评论较多,我也跃跃欲试,虽然主题已经明确,腹稿基本打好,但  相似文献   

18.
田之章 《军事记者》2006,(11):54-55
刚接手编辑《集思广益》专栏时,经常有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同志问我,怎样给这个栏目写稿。所提的问题归结到一起,就两句话: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也是两句话:多看看、多想想。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使提问者满意。一些熟悉的朋友反问:多年的厨师难道煮粥不会?当然,这是把我看高了,把这个栏目看小了。不会煮粥的厨子有的是。经过几个月学习摸索,放水多少,添米几许,火候大小,总算摸到一点门道。我把我的体会说出来,算是对我回答的一个补充吧!知道“写什么”,先得搞清“是什么”。这就要从栏目的特点说起。《集思广益》是军报一版一个新闻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8,(1)
我写言论的一些体会文/亦杰通讯员园地我从50年代末就开始业余写作。起初是新闻、通讯、诗歌、散文胡乱涂鸦,从80年代初主要写言论。十多年来在全国十几家报刊发表言论600多篇,有30多篇获全国和省市报刊言论征文奖。我为什么偏爱写言论?一是这种文体适合我的...  相似文献   

20.
早先,我爱好写通讯报道,偶尔也搞点文学创作。自从1989年从企业调到工会机关,我感到工会领域很宽,值得写的东西很多,有不少思辨性的题材可以通过言论来写。经过10多年的不断写作,积累发表的文章超过1000篇,计90多万字,其中言论文章已达600多篇。我所写的言论,大都与工会工作有关,尽管形势发展很快,拿出旧作,有些读来仍不觉得过时。我写言论稿的目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理,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去讲明道理,给人以提醒。一次,我们县总工会搞调研,听到一位总工会领导在说“,现在有的企业职工不认识自己单位的工会主席”。听了这话甚觉诧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