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农务学堂的兴办,不仅为直隶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且推动了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晚清同治、光绪间几任直隶总督相接续,与直隶练军密切相关。刘长佑创建练军制度,曾国藩整顿练军,李鸿章扩充练军并推进其近代化,直隶练军被推广到全国,成为各省练军的楷模,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3.
晚清直隶省在办理警政的过程中,创设全省警务处,统辖全省警务。直隶警务处在推动全省警政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督促各属警政建设;制定章程,整顿划一全省警政;督促各州县定期召开巡警会议,会商警务事宜;推动巡警教育,规范警兵来源等。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调研,分析古籍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政府主导、健全法律法规、建设人才梯队、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经费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要做好馆藏古籍的数量、版本、内容的清点等前期工作,还要处理好建库中的著录、分类及定级等相关技术问题。从事古籍工作的馆员应当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古汉语、版本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国家图书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已开通,高校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提交后,要利用这个检索平台继续开发利用好特色古籍馆藏。  相似文献   

6.
直隶商会是20世纪上半叶直隶地区最有力量的资产阶级新式社团.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中介组织,它活跃于政府与工商业者之间,通过参与立法、仲裁商事纠纷、培育法律意识、引导以法维权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商事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对维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籍是高校图书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古籍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展望未来,要达到充分保护和管理古籍的目的,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还需要做得更多.  相似文献   

8.
孙墨 《黑龙江教育》2020,(12):23-2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愈加重视,这是古籍工作重现繁荣趋势的良好契机,然而中小型古籍收藏单位作为全国古籍收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绝大部分古籍处于无规章、无管理、无开发的\"三无\"状态.文章以笔者在黑龙江多所高校进行的古籍文献普查与保护规划调研为基础,希冀能够使馆舍及藏量相似的其他中小型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对直隶矿业的发展最突出地体现在回收开平煤矿主权与扶持启新洋灰公司两件事上,这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隶也因此而取代湖南成为全国的模范省。清末民初是包括直隶在内的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这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政府官员的努力不无关系。晚清重工思潮风起云涌,袁世凯乃其实行者,以往学界重思想、轻实践,并不足取。  相似文献   

10.
李光地不仅是清初理学名巨,还是精明干练,善于为官理政的良吏,其巡抚直隶期间,勤政善政,政绩卓越,体现了清初理学名臣治学从政皆能无负其所学的本色.  相似文献   

11.
古籍保护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古籍收藏环境、防虫防蛀、古籍修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古往今来古籍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古籍文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载体,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古籍整理与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重点梳理“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发文类型、作者机构和研究主题,以期总结我国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利用高科技为古籍文化解决了传播不易的问题,即古籍数字化。通过介绍数字化古籍的影像处理、全文资料库建置、机读编目制作、索引编制及网络古籍资源检索等方式,分析了图书馆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影像标准化、古籍应用系统、古籍合作编目、Metadata及网络古籍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阐明了古籍数字化及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与古籍数字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是后者的有力推动者,后者则丰富和完善了前者,二者最终统一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古籍防护技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籍书库的防光、防有害气体与防尘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霉菌的防治:害虫和鼠类的防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古籍的防护技术,操作性很强。  相似文献   

16.
《管子》中“垦草入邑”在别的文献中记作“垦草仞邑”,学者认为“仞”是正字,“入”是误写。结合方言论析,认为“入”才是正确的。由此出发,进而阐述方言材料对校读古籍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前图书馆学”经历了从“图书整理理论”到“藏书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聚书、整书的措施。历次大规模地整理图书,使“图书整理理论”不断充实完善。汉刘向班固、唐朝魏征、宋代郑樵、清代章学诚都对“图书整理理论”作出了贡献。私人藏书和官府藏书的管理、藏书的公开与公共使用理论繁荣了“藏书管理理论”。古代藏书与前图书馆学斑展联系紧密,相依相存。  相似文献   

18.
古籍数字化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古籍数字化是我国史事业的一项新课题,本扼要论述了我国古籍数字化的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古籍保护工作即将开展,本文从古籍保护管理机制的建立、古籍普查的开展,科学保护措施的采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分析了历史要籍介绍及其选读课目前教学的全面情况,着重探讨了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